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学校管理创新的探索

2021-06-15 01:56杜正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规新课改学校

新课改下,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文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思想创新的不足仍然是影响学校管理水平的最大因素。对教学及教学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更符合当今教育事业对健康发展和稳定进步的要求,但教学制度发展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下学校管理的创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应该依照每个课程不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在保留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因为传统课堂上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一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造成学生主体地位渐渐被淡化,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很被动,缺乏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初中生大多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意识观念、身体素质、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发展不成熟,学校对学生做出的教育以及引导是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学校的管理策略在教学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应当因材施教,顾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行为能力,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做不同的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国传统的教育,往往容易忽略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尤其在小学、中学阶段,因为考试的压力渐渐把素质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培养与发展,其实也是造成现今中国人才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管理思想的创新就是从管理的根源着手优化管理的条件、环境等,使新课改的思路、理念得以很好的发扬。一方面,认清当前学校管理的思想路线,对陈旧的、不利于师生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改进、优化,以一种服务的、民主的精神对待学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引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例如,深入课堂参与教学实践、多与师生交流谈心、积极与家长沟通实现学校管理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等,这些思想认识都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面,要多学、多听、多思、多做,作为学校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在思想上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进而影响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多听是指以一个“实验者”、“服务者”的姿态对待工作,亲临教学实践,多听取学生、教师意见,实事求是的解决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多思,一方面要对新课改的内容、思想、目标等进行深入的思考,結合本校教学实践灵活把握新课改方向,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学校管理的实践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更新理念、完善学校管理理论,使学校管理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状态,使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的管理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多做就是要能够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学校活动的质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单位就要有很多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一个单位就是一盘散沙,结果将不言而喻。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海原县各学校纷纷出台各种措施,不断地强化教师管理,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实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这其中就包含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应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各自分工和权责明确,保证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有计划性和可操控性,认真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如果学校的常规管理跟不上,不仅学校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影响,而且其它的创新性管理也无从谈起。多年来我校管理中存在着不少漏洞,就是由于常规管理不完善、管理涣散所导致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校在学校管理中要加强做好常规质量检查,要确立常规管理思维,让学校常规管理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它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学校管理的本质是对参与学校发展的所有关系人的管理,在兼顾学校发展的同时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在新课改下依然要重视校章校规的应用,同时也应该重视校章校规的创新和完善。第一,打破教学管理中“成绩”的指导地位,以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为主要目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奖惩评价中,要以教师的发展为管理目标,淡化成绩对教师评价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成绩统计、分析方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劳动付出得以体现,以此激励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勤于创新,也使学校管理具有新的精神风貌,积极的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实践。第二,避免对校章校规的机械化应用,要结合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校章校规,以此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但绝不是让管理者不分黑白的“盲从”领导,也不是让其以校章为借口打击教学的新思想、新主张,应在学校管理理论的支持下积极实践,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体验完善校章校规,给教师提供一个更优良的教学环境,使其敢想、敢言、敢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多思、多想、多做,以此体现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三,发扬学校管理创新中的民主思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来,增强学校管理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参与度,以确保学校管理方向的准确性,学校管理效果的优良。

所以,以人为本应该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只有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得教学不断往前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以人为本”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样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但是,与此同时,也要多注意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变化以及利弊关系,及时做出调整,坚持应有的原则,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我国教育的创新发展。

贵州省威宁县龙场中学 杜正英

猜你喜欢
校规新课改学校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学校推介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
校规啊,校规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