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2021-06-15 03:27王永鑫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

王永鑫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在基层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基于此,论述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04

1 农业经济概况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国家历来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等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收入稳步提高,尤其是在一大批乡镇企业的带动下,农村非农结构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9年超过15 000元。不仅如此,直播带货、乡村旅游等依托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也促使农业产业更加多元化、可持续化。在这个过程中,为确保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1]。

2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学谋划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可以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升级服务体系,优化管理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拟定合理的奖惩措施,确保经济管理能够稳步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涵盖农业经济活动的制订规划计划、组织开展工作、协调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2]。

2.1 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对“三农”相关资源进行更精确、更合理以及更高效的配置。可以将农村区域的生产资料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发展目标匹配资源,做好统筹,避免生产资源浪费,更大限度提高对于地域资源的利用效率,挖掘区域潜能,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和产业发展。此外,农村也要放弃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绿色转型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开发新的合作项目,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增值。

2.2 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一直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产业获取经济收入,一些地区过分追求提高农产品产量,依赖农药和肥料,采用过度消耗土地可持续能力的办法来获得收益,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产投资增加、农产品质量下降,进而使得农业收益降低。同时,农药和其他化学用品的使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损害当地农业生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思路,采用绿色种植手段科学种养,在增收增产的同时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地区长远发展[3-4]。

2.3 规范农村经济活动行为

做好农业经济管理,有助于完善管理制度,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就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实际情况而言,还缺乏完善系统的管理机制,农业经济发展仍存在问题。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吸引农民改变农村经济面貌。

3 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建設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农业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治理水平提高,需要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建设,消除信息屏障,打破信息壁垒,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国际化、现代化的数据和科学方法,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技术共享。1)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地方政府应继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覆盖,实现村与村、户与户、企业与农业资源共享,搭建现代化沟通和交流平台,积极推广新型发展模式,有效利用直播带货、农业电商等模式为农产品打开销路,为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打开思路。2)配套完善的信息化设施。政府应通过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升级设备,完善信息化配套设施,迅速了解新技术、新理念。3)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课堂直播、培训讲座、网络红人现身说法、农产品带货达人现场介绍等多元化的形式,让信息技术走入农村,深入寻常农民心中,植根于农业经济现代化的理念里,促使农民从被动了解转变为主动学习,认识到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

3.2 挖掘特色农业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应进一步挖掘自身特色,采用个性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经济增长新途径,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农业。1)充分利用乡村特色生态资源。每个地域的生态、旅游、文化都具有不可复制性,相关部门可以深入调研本地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从文化习俗、绿色旅游、生态开发等角度入手,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乡野体验项目,做好产业研发,形成特色产业,打造品牌和名片,积极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多元创收。2)打造特色产业,做好品牌管理。地方政府应对美丽乡村建设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从农业部门、文化旅游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规划资源部门、媒体宣传部门选派工作人员,整合队伍,指导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并积极招商引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延伸。农村地区应以绿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为抓手,利用网络进行广泛宣传造势,严格把关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元素,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扩大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吸引农村劳动力投入建设队伍中,不断创新思路,改变农村旧貌。

3.3 加强农业财务管理

做好财务管理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要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的账务混乱不清等问题进行重点改进,积极推动农业财务管理改革。1)健全财务体制。农业部门要规范所有农村、农业产业、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迅速、及时进行账目结算,严格把控各类开支,尤其是非生产性方面的开支,让财务工作运行在制度的框架中。2)做好财务公开。所有农业企业、农村部门要做到财务公开,广泛听取意见并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监督,让财务管理阳光化,及时回应外界质疑。3)严格控制集体债务。各级机关尤其是农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集体债务的规模和数量,科学使用每一笔经费,统筹规划,维护农村经济秩序,对于债务问题要及时解决[6-7]。

3.4 加强指导培训,完善人才储备工作

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1)加强组织保障。组建专业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并建立后备人才库,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后备力量。重点关注财务管理和会计审计人才队伍组建,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班强化现有财会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做好业务指导工作,与会计事务所、高校或财会院校等专业机构对接,成立业务指导组织,确保农村财务和经济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2)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和会计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打造一支既熟悉农业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财会队伍。同时,农村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拟定人才吸引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各类农业信息系统研发,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为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5 促使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农村大量土地和劳动力转移,土地承包规模有限,交易成本過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因此,要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保证用人单位平等对待农民工,尊重和保护农民就业权,改善农村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应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区域农业优势,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4 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对促进农村经济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必须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挖掘农业特色资源,建设特色产业,搞好农业金融管理,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为促进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莹.农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2019(07):35-37.

[2] 赵变霞.对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农村财务会计,2020(01):26-27.

[3] 张春.农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9(11):18-19.

[4] 王虎.对农村经济管理委托代理制的思考[J].当代农村财经,2019(04):75-77.

[5] 李娅.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新农村(黑龙江),2017(05):48-49.

[6] 牟洪凯.农业经济管理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J].农技服务,2015,32(12):225.

[7] 段月琴.试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10.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