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痹的证治

2021-06-16 12:58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娄玉钤张国胜刘传慧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邪气滞通络

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娄玉钤 张国胜 刘传慧

【摘 要】 肝痹为五脏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治肝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肝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6型:邪实候(寒滞肝脉证、湿热痹阻证),正虚候(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痰瘀候(肝气郁滞证,痰瘀痹阻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肝痹;绝经期关节炎;五脏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肝痹多由筋痹[1]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肝而致;筋痹若见胸胁满闷或疼痛,夜卧则惊,多饮,小便多,小腹胀满,筋挛节痛或阴缩者为肝痹[2]。肝痹为五脏痹之一[3],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4-5],肝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肝痹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中多处提及“肝痹”。《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肝痹,……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为治疗肝痹的最早记载。《黄帝内经》对肝痹的病因病机提出“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后世医家也多沿用此观点,并有所发挥。《黄帝内经》对肝痹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从病因病机到临床脉症都做了详细的描述,为后世论治肝痹奠定了理论基础。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针对肝痹提出了“补养宣导”的方法,创治疗肝痹导引法之先河。宋代《圣济总录》则首次将肝痹单独列出,系统论述其理法方药。详细列出治疗肝痹的多种方剂,如薏苡仁汤、补肝汤、人参散等,为后世治疗肝痹提供了依据。明·龚信《古今医鉴》中提出肝痹之症为“其病在筋者,屈而不能伸,应乎肝,其证夜卧多惊,饮食少,小便数”,与《黄帝内经》所述略有不同。清·秦之桢《症因脉治》对肝痹发病原因进行了完善和丰富,根据脉象不同,分别用泻青丸、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和逍遥散等方剂治疗肝痹。费伯雄《医醇賸义》以养血疏肝、调理脾胃为准则,创三灵汤治疗肝痹。

西医学的绝经期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精神性风湿症等可出现肝痹表现。另外,当结缔组织病出现肝损害时,或各种风湿病出现精神情绪等肝气不舒等症状,可参照肝痹论治。

1 肝痹的病因病机

肝痹的病因多为筋痹不已、复感外邪,七情过用、伤及肝气,肝血亏虚、筋脉失荣,他脏久病、传之于肝,气滞痰瘀、痹阻肝脉等。

1.1 外邪入侵 筋痹反复不已,复感风寒湿等外邪,内舍于肝,出现胸胁胀满、疼痛,甚则成积,发而肝痹;或肝脏亏虚,外邪直中肝脏,而致痹;或风寒客表,内舍于肺,失治误治,则由肺痹累及于肝,而为肝痹。如《素问·痹论篇》曰:“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名曰肝痹。”汉·华佗《中藏经》曰:“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因而寒热所客。”

1.2 肝血亏虚 久病体弱,或产后失血,房劳过度,致肝血不足,筋失所养,筋脉拘挛,而成肝痹;或肝血不足,外邪侵袭,而致痹;或肝脏亏虚,不藏魂魄,不荣于筋,出现卧而多惊,目眩筋挛。如《素问·痹论篇》曰:“……淫气乏竭,痹聚在肝。”《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曰:“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明·张介宾《类经》注曰:“少阳不足则肝脏气虚,故病为肝痹。”清·陈士铎《辨证录》曰:“肝之所以成痹者人知之乎?……肝之血不足,……不能变精以分布于筋脉,则筋脉无所养,安得而不拘挛哉。”

1.3 气滞痰瘀 七情过用,损伤肝气,情志不遂,肝气拂郁,气滞血瘀,痰浊凝滞,致肝脉痹阻,痹聚于肝,发为肝痹。如《素问·本病论篇》曰:“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素問·五脏生成篇》曰:“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清·罗美《内经博议》曰:“七情过用,则亦能伤脏气而为痹,……痹聚在肝。”“肝痹者,肝气郁而血不荣筋之症也。”张璐《张氏医通》曰:“肝痹则血液阻滞,水饮客之。”《症因脉治》曰:“肝痹之因,逆春气,则肝气怫郁,恼怒伤肝,则肝气逆乱,……皆成肝痹之症也。”

综上所述,肝痹多由筋痹日久发展而成,多由感受外邪、七情过用,肝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但其病因总不外“虚、邪、瘀”[6]三类。即虚为肝血亏虚,邪为感受外邪(风寒湿等邪),瘀为痰瘀气滞。本病病位主要在于肝脏,涉及筋脉、关节,与肾、脾(胃)、胆等脏腑关系密切。肝痹的基本病机为肝脉痹阻,筋脉失养;其病理往往虚实相兼,为本虚标实之证。标实者多为寒凝、湿热、气滞、痰瘀等;本虚者多为气血两虚、肝肾阴虚。两者或主或从,夹杂为患,使本病缠绵难愈。

2 诊断要点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常与情志关系密切;多发于筋痹之后,有筋痹病史。表现为胸胁胀闷或疼痛,睡眠多惊易醒,或胁下积聚,阴囊缩小,筋脉拘挛,抽掣疼痛,关节屈伸不利,多饮,小便频数等。以胸胁胀闷或疼痛,睡眠多惊易醒,或胁下积聚,筋脉拘挛,关节疼痛,不得屈伸等为诊断要点。

3 肝痹的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主要辨虚实和病邪:肝痹实证表现为局部疼痛较甚,痛处拒按,脉弦紧或弦滑有力;肝痹虚证,表现为精神疲惫,面色无华,唇甲不荣,脉细无力。寒盛者,以胁肋或少腹冷痛,筋脉拘挛,遇阴雨天加剧,得暖则舒为主要表现;湿热者,以胸胁胀痛,筋脉拘急,目赤身黄为主要表现;气滞者,症见胸胁胀满,痛无定处;瘀血者,症见痛如锥刺,痛处不移。本病治疗以通经活络,养肝柔筋为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或温经散寒,或清热利湿,或理气活血,或化瘀祛痰;虚证以扶正为主,或益气养血,或滋补肝肾。无论虚实,均应结合疏肝理气、柔肝舒筋等法,并配合心理疏导。本病按“虚邪瘀”辨证可分为3候6型。

3.1 邪实候

3.1.1 寒滞肝脉证 筋脉拘挛,胁肋或少腹冷痛;阴囊挛缩,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以筋脉拘挛,胁肋或少腹冷痛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筋痹经久不愈,复感受寒邪,内舍于肝,寒邪凝滞于肝脉,则筋脉拘挛,胁肋或少腹冷痛、阴囊挛缩,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寒滞肝脉之象。

治法: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方药:补肝汤(《圣济总录》)加减。方中乌头散寒止痛,为君药;附子、肉桂温助肾阳,暖下焦,通血脉,山茱萸补肝肾,共为臣药;独活祛风湿,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防风、细辛祛风散寒,特别是细辛配独活可祛厥阴风邪,柏子仁养血明目安神,共为佐药;大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舒筋活络之功。若目昏不明者,加决明子、青葙子等。

3.1.2 湿热痹阻证 筋脉拘急,胸胁胀痛,目赤身黄;纳呆泛恶,口苦,关节肿胀热痛,屈伸不利,小便色黄,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以筋脉拘急,胸胁胀痛,目赤身黄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湿热蕴结,痹阻肝脉,气血痹阻,则筋脉拘急,胸胁胀痛;湿热痹阻,则关节肿胀热痛,屈伸不利;湿热中阻,致纳呆泛恶,口苦;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肌肤,故见目赤身黄;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湿热痹阻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宣痹通络。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方中龙胆草、泽泻、车前子、木通清利湿热;柴胡、黄芩疏肝清热;当归养肝;防己、薏苡仁、木瓜、桑枝清热利湿,舒筋通脉。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利湿、宣痹通络之功。若痛甚者,加延胡索;热重于湿者,加生石膏、忍冬藤;阴伤者,去车前子、木通,加生地黄、白芍。

若肝痹筋脉不利,拘挛急痛,夜卧多惊,上气烦满,宜薏苡仁汤(《圣济总录》)。

3.2 正虚候

3.2.1 气血两虚证 筋脉挛急,胸胁隐痛,爪甲色淡;夜卧多惊,或肢麻,面黄少华,目眩乏力,心悸;舌质淡,苔薄白或薄少,脉沉细弱。以筋脉挛急,胸胁隐痛,爪甲色淡为本证辨证要點。

分析:气血亏虚,肢体筋脉失养,故筋脉挛急,胸胁隐痛,肢麻;气虚则乏力;血虚则面黄少华,爪甲色淡,目眩;心失所养则心悸,夜卧多惊;舌淡苔薄,脉沉细弱均为气血亏虚之象。

治法:益气补血,养肝通络。

方药:肝痹散(《辨证录》)加减。方中当归、川芎、黄芪、人参益气补血;代赭石通肝气;茯苓、白术健脾益气;桂枝温经通络;熟地黄、白芍养肝血;酸枣仁、丹砂安神定惊。全方共奏益气养血、养肝通络之功。

若肝痹气逆,胸胁引痛,眠卧多惊,筋脉挛急,镇肝祛邪,宜人参散(《圣济总录》)。

3.2.2 肝肾阴虚证 筋脉拘急,胁肋隐痛,腰膝酸软,颧红盗汗;关节屈伸不利,头晕耳鸣,咽干目眩,失眠多梦,易惊,五心烦热,日久筋脉挛缩,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以筋脉拘急,胁肋隐痛,腰膝酸软,颧红盗汗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肝肾阴虚,肢体筋脉失濡,则筋脉拘急,胁肋隐痛,关节屈伸不利,日久筋脉挛缩,形体消瘦;阴液不足,故见咽干;肝阴不足,外窍失养,则目眩;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故腰膝酸软;肝肾阴虚、虚火扰心,故五心烦热,失眠易惊;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通络。

方药: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加减。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脾固肾;丹皮清泄虚热;柴胡疏肝理气;栀子清肝热;当归、白芍、大枣养血柔筋;络石藤、菝葜养阴通络。全方共奏滋补肝肾、养阴通络之功。因该方滋阴降火,疏肝养肝,对绝经期关节炎属阴虚火旺者尤佳。

若肝痹头目昏塞,四肢不利,胸膈虚烦,宜防风汤(《圣济总录》);若肝痹筋挛,肢体不随,宜牛膝汤(《圣济总录》)。

3.3 痰瘀候

3.3.1 肝气郁滞证 筋脉拘急,胸胁胀痛,走窜不定;少腹胀满而痛,关节屈伸不利,每因情绪变动而增减,易怒、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脉弦。以筋脉拘急,胸胁胀痛,走窜不定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故筋脉拘急,胸胁胀痛,少腹胀满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肝与情志相关,肝气不疏,气机不利,故症状每因情绪变动而增减,易怒、善太息;气属无形,时聚时散,故疼痛走窜不定;舌淡红苔薄,脉弦均为肝郁气滞

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通络。

方药:三灵汤(《医醇賸义》)加减。方中柴胡、青皮疏肝解郁理气为主;辅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神健脾安神;葛根生津解肌;佐使龙齿、石决明、羚羊角粉镇肝安神,半夏和胃。全方共奏疏肝理气、解郁通络之效。若筋脉拘急,关节疼痛明显者,加木瓜、鸡血藤、丹参。

3.3.2 痰瘀痹阻证 筋脉挛缩,胁腹刺痛,触及包块;肢体顽麻疼痛,关节肿胀,甚则畸形,屈伸不利,颜面及关节局部皮色紫黯,有痞核硬结等;舌质紫黯或瘀斑,苔白腻,脉弦涩。以筋脉挛缩,胁腹刺痛,触及包块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痰瘀互结,留滞于筋脉,故见筋脉挛缩,胁腹刺痛,触及包块,肢体顽麻疼痛,关节肿胀,甚则畸形,屈伸不利;瘀血阻于肌肤,故见颜面及关节局部皮色紫黯;痰浊痹阻,故见痞核硬结;舌质紫黯或瘀斑,苔白腻,脉弦涩为痰瘀痹阻之象。本证多见于肝痹中后期。

治法:活血行瘀,化痰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合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没药活血化瘀;茯苓、陈皮、半夏、地龙化痰通络;羌活、秦艽蠲痹通络。诸药同用,共奏活血行瘀、化痰通络之功。若胁痛甚,有积块者,加炒山甲;兼寒者,加桂枝;兼热者,加忍冬藤;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白芍、熟地黄。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50岁,1992年2月13日就诊。以全

身筋骨疼痛4年,加重1年为主诉。患者1988年

3月因精神刺激及受寒,渐见双手指胀痛、僵硬不适,病情持续发展,波浪式加重。1年后病情明显加重,全身多关节及双下肢皮肤胀痛、虚肿,眼睑肿胀。曾间断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中成药

(不详),症状不减。来诊时,全身筋骨肌肉疼痛、酸困、憋胀,以四肢为甚。手指晨僵,活动3~

5 min即解。局部怕冷,喜热敷。伴身倦乏力,手汗多,盗汗,焦虑易怒,情绪不稳。每遇劳倦、精神刺激等诸症加重。时纳差、口苦、心悸。日常梳头、穿衣、行走困难。舌淡体暗,苔薄白,脉沉缓。西医诊断:更年期关节炎。中医诊断:虚痹、肝痹(证属脾虚气滞、经脉痹阻)。治以健脾益气,活血养血。处方:黄精20 g、茯苓20 g、白术20 g、首乌20 g、泽泻15 g、青皮9 g、陈皮9 g、桑寄生30 g、鸡血藤20 g、甘草3 g。6剂,水煎服,每日1剂。

1992年2月23日二诊,患者精神好转,症状减轻,自述药性平和。上方加枸杞子20 g、丹参30 g、枳壳6 g,继服。

1992年4月15日三诊,患者间断服用上方

20剂,自感身体舒适,症状消失。目前,遇劳累时感手指稍僵、肢体沉困,别无不适。舌质淡红,体稍胖,苔薄白,脉沉缓。嘱服六味地黄丸,连服2个月,以巩固疗效[7]。

按语:妇女更年期关节炎又称绝经期关节炎,以正虚候肝肾阴虚证为多见。本案表现以脾气亏虚、肝郁气滞为主,故治宜健脾益气、养血疏肝。方中黄精、白术、云苓益气健脾,枸杞子、首乌养血滋肝益肾,桑寄生壮肾、祛风湿、通络止痛,丹参、鸡血藤活血通络,青陈皮、枳壳理气疏肝。本方以健脾益气为主以扶正补虚(脾气虚);同时理气疏肝通络以祛郁(瘀);兼顾祛邪(风寒湿之邪)。根据虚邪瘀病因病机制定本方,方药对证,故临床收到佳效。

5 肝痹的预防与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静心坚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肢体保暖,避免外邪入侵。饮食宜清淡,禁用或慎用克伐肝脾的药物。避免劳累,适当进行功能锻炼[8]。

6 结 语

肝痹是按五脏组织分类的痹病,为五脏痹之一。肝痹病位主要在肝脏,涉及筋脉、关节,与脾(胃)、肾、胆等脏腑关系密切。肝痹发病原因多为筋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所致,有外邪侵袭筋脉,或七情过用,或病久体虚等因素,但总不外“虚、邪、瘀”三类。即虚为肝血亏虚,邪为感受外邪(风寒湿热等邪),瘀即痰瘀气滞。其基本病机为肝脉痹阻,筋脉失养。其病理往往虚实相兼,为本虚标实之证。标实者多为寒凝、湿热、气滞、痰瘀等;本虚者多为气血两虚、肝肾阴虚。治疗以“虚邪瘀”为纲进行辨证。以通经活络、养肝柔筋为治疗原则。正虚候当以扶正为主,治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邪实候祛邪为主,治以温经散寒、清利湿热;痰瘀候治以通络为主,治以理气活血、化瘀祛痰。必要时可配合心理疏导。本病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情志不遂,心结不解者,难治;肝脏有实质损害者,不易治愈。因此,本病应当早期及时、积极治疗,以防病邪深入。准确辨证,对症用药,尽快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等.筋痹的证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1):39-42.

[2] 李满意,娄玉钤.肝痹的源流及相關历史文献复

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4):46-53.

[3] 李满意,娄玉钤.五脏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36-42.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5-141.

[6]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7] 娄高峰,娄玉钤.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107-108.

[8]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10-416.

收稿日期:2021-01-20;修回日期:2021-02-22

猜你喜欢
外邪气滞通络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