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比空种植模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1-06-17 11:23王凤行
天津农林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样点果穗夏玉米

王凤行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0061)

株行距配置是作物高产栽培的一个主要群体调控手段,通过调整株行距配置,改善植株的空间分布,降低群体压力,达到群体与个体平衡发展的目的。研究表明,在高密度下,适当调节行距能够有效改善群体形态和内部的光照、温度、通风等小气候环境,缓解高密度造成的遮阴加重和抗逆性降低等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四比空种植模式下夏玉米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分析,明确了四比空种植模式对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以期为天津市夏玉米四比空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自然对比试验,设常规60cm等行距和四比空种植模式2个处理。四比空栽培模式是指采用60cm等行距种植4行后,空出1 m的行距,之后再以60cm行距种植4行,依次类推。每个处理6.67hm2。常规60cm等行距种植模式的株距为22.2cm,四比空种植模式的株距为19.0cm,播种密度均为5000株·667m-2。

1.2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20年在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周家务村进行,土壤基础地力见表1。供试品种为郑原玉432,6月19日播种,底施“施易得”复合肥(N∶P∶K=27∶10∶12)40kg·667m-2+地下害虫药毒死蜱4kg·667m-2,播种深度3~5cm,播后浇蒙头水50m3·667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kg·667m-2。玉米6展叶期进行化控,施玉米专用加锌型调节剂(金得乐)30 mL·667m-2。10月8日收获。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表1 试验地土壤基础地力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玉米生育进程。

(2)测产考种:收获前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 m双行,计算株数和穗数;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后,称取鲜果穗重量,按平均穗重法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含水量,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测定产量(折合为14%的标准含水量)。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初步整理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下夏玉米产量

图1显示,不同种植模式下夏玉米产量有显著差异。等行距种植模式下产量变异幅度明显大于四比空种植模式,四比空种植模式较等行距种植产量增加41.9kg·667m-2,增产5.8%。调查显示,四比空种植模式不仅能增加群体产量,而且还可以提高群体整齐度,增加群体的稳产性。

图1 不同种植模式下夏玉米产量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式下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收获穗数和千粒重在2种种植模式下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差异显著。由表2看出,四比空种植模式下穗粒数较常规种植增加115粒,提高32.0%。

表2 不同种植模式下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图2a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但等行距种植模式下,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异幅度明显大于四比空种植模式。由图2b可以看出,两种种植模式下,夏玉米收获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四比空种植模式下的收获指数变异幅度明显低于等行距种植模式。四比空种植模式下收获指数为0.49,较等行距种植显著提高5.4%。

图2 不同种植模式下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

3 结论

试验表明,四比空种植模式显著改善了夏玉米个体生长发育环境,提高了个体物质生产能力,增加了群体物质生产能力的整齐度,扩大了群体库容,增强了群体后期的物质转运能力。与传统等行距栽培模式比,该模式较好的解决了密植与通风透光之间的矛盾,改善了生长环境,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边行优势,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解决了休闲养地与稳产、高产之间的矛盾,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方便条件,具有省工省力,降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玉米高产栽培模式,适宜在本试验条件或类似区域大面积示范应用。

猜你喜欢
样点果穗夏玉米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双孢线虫草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叶面喷施甜菜碱对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
气象条件对济南市济阳区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2020年为例
林业“犟牛人”
玉米新品系合17-7003的组配及表现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多管闲事的邻居
土地整理后样方田坎与二调样方田坎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