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馆,韩国又一流行文化符号

2021-06-18 04:17济冬
环球时报 2021-06-18
关键词:照相馆顾客韩国

本报特约记者 济冬

近年来,不少韩国照相馆内都缺少一个关键元素——“摄影师”。今年36岁的林惠英是一名芭蕾舞爱好者,不久前,她在一家没有摄影师的“自助照相馆”拍摄了一组芭蕾舞主题的个人照。“比起在陌生摄影师指导下摆姿势,自己看着显示器找感觉呈现出的样貌,似乎更加自然、漂亮。”最后需要她做的就是,挑选令自己满意的照片,交由真正的摄影师负责后期修图。

据韩国统计厅调查显示,韩国照相馆数量从1999年的13398万家减至2019年的9862家,20年间减幅为26%。当摄影行业慢慢趋近于夕阳产业之时,没有摄影师的自拍照相馆的数量却在急剧上升。仅在3年前,首尔自拍照相馆的数量仅为十多家,但最近仅在首尔一地就能搜索到300多家自助照相馆。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输入检索词“自拍馆”,相关帖子数量多达12.5万个。在韩国业界专家看来,自拍馆是自拍文化的一种衍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MZ世代”(“M”千禧一代与“Z”世代的总称,泛指80后至00后)“我最了解自己”的特征。

几年前,笔者在韩国与朋友体验过一次自拍馆。这个名为“人生照相馆”的自拍馆并非常设,而是在韩国多个城市流动展出,本月还在中国香港推出最新主题。根据主题的不同,这个更像展览的自拍馆在韩国的门票从1.5万韩元至2万韩元不等(1000韩元约合6元人民币),每个场景配有不同色彩的背景板和相关物品(如图),也可供受众租用自拍杆以及不同主题的服装和造型等。

韩国“Photomatic”自拍照相馆代表洪胜贤坦言,自己以前去照相馆拍照总是很尴尬——想要避免他人视线打扰,又想拍出好效果,这就是他开设自拍照相馆的初衷。他的店内提供专业相机和灯光照明,工作人员会事先调试好设备,顾客需要做的就是摆出造型再按下自拍按钮,等待成片出炉。在该自拍馆拍摄15分钟需支付7万韩元,虽然比其他自拍馆价格高,但依然比在传统照相馆拍全家福便宜,也有很多韩国明星光顾。据洪胜贤观察,前来预约拍照的顾客大都为年轻人。他们有的独自来拍证件照、写真,有的带着宠物——没有陌生摄影师在的拍照空间会让小动物更放松,这也是自拍馆的优点。

在首尔另一家自拍照相馆,33岁的李佳允带着刚出生满500天的孩子前来拍全家福,这种拍摄方式让宝宝避免紧张和表情僵硬,“特别是在疫情环境下,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更为敏感,减少与外部人的接触显得格外重要。”

韩国还有一种“看不到相机”的特色自拍馆。首尔麻浦区的“照片温室”将相机藏在半透明的镜子后,顾客不用看相机而是盯着镜子,按下遥控器拍照。据该自拍馆运营者介绍,顾客在这里不是摄像机的拍摄对象,而是观看自己形象的主体,自拍馆内还会播放顾客喜欢的音乐或香薰。“比起拍照的空间,自拍馆更像是为拍摄者提供一个回顾自我的空间。在安静的空间中独自面对自己,不少人会不自主地哭出来。”

据韩国媒体报道,近来自拍馆还进驻韩国传统酒店、大学庆典等场所。韩国成均馆大学经营学教授具珉廷指出,MZ世代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比起传统照相馆千篇一律的照片风格,他们更喜欢能展现个性的自拍馆,这也是对这一文化走俏的一种解释。

其实对于自拍文化的流行,韩国社会的态度一直较为矛盾。“看展览就是为了发Ins照?”韩国《亚细亚经济》曾提出这样的疑问。有人担忧,如今自拍文化的重心更多转向“为了自拍刻意制造事实”——找网红餐厅,见特殊的人,化妆甚至是整容。有学者指出,自拍文化根本上反映出一种日益扩大的自恋现象。而在韩国仁川才能大学摄影影像媒体系教授陈正根看来,“自拍的意义应该在于以‘视觉日记的形式将短暂且珍贵的人生经验记录下来,标记自身的存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自拍无疑是在因社会距离而产生隔绝感、抑郁感等负面情绪之时,可以寻求心灵安慰的手段。▲

猜你喜欢
照相馆顾客韩国
A LONG LENS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豆腐多少钱
照相
我卖个桃容易吗
莹莹照相馆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