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鱼类资源调查

2021-06-19 09:46闫雪朦魏金锁胡军娜郭倩倩蔡海瑞张赛武樊华伟刘如垚丁琪琪汤永涛周传江聂国兴
河南水产 2021年2期
关键词:区系渔获样点

闫雪朦,魏金锁,胡军娜,郭倩倩,蔡海瑞,赵 光,丁 峰,张赛武,樊华伟,刘如垚,丁琪琪,汤永涛,周传江,聂国兴*

(1.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453007;2.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3.漯河市源汇区农业农村局,河南漯河462000)

漯河市属河南省地级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南边缘地带,是中国地形上第二第三阶梯的接合部位。西部为伏牛山,东部为平原。处于暖温带的南部边缘地区,属于温暖过渡型季风气候。漯河市冷热交替,四季分明。市境范围内沉积了新生界地层,形成较为平坦的平原地貌景观。该市水资源也较为丰富,分布有沙河及澧河等过境河流,这也是漯河市鱼类资源较为丰富的一个原因。

1 调查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

在对漯河市鱼类资源调查期间,针对该地的河流分布及地形地势,设置了36个样点,包括在当地农贸市场经询问及调查收集野生鱼类共37个样点。其中,有些样点采样期间进行多次采捕,如样点19;有些样点干涸或被污染,已经不具备采样的条件,如样点8、9、14等11个样点。具体样点信息见表1。

表1 鱼类调查采样点

1.2 调查方法

调查期间,获取渔获物的方式包括渔民网布、自行地笼采捕等方式,同时走访当地渔民及钓友,对漯河市的鱼类资源进行详细了解及统计。

1.3 样品的采集固定及鉴定

调查期间,对捕获的渔获物进行体表清洗,参考国内权威出版物[1-3]及权威网络资料进行初步分类鉴定以及相关信息的核实,同时做好详细记录,对渔获物进行甲醛和酒精固定[4]。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漯河市鱼类隶属于5目13科39属47种。具体鱼类名录见表2。鲤科鱼类为主要鱼类,共31种,占总种数的65.96%;其次为鳅科鱼类,共3种,占总种数的6.38%;鲿科和虾虎鱼科有2种鱼类,占总种数的4.26%;其余均为1科1种。本次调查发现,鲤形目涉及3科鱼类,为鲤科、鳅科和刺鳅科;鲇形目涉及2科鱼类,为鲿科和鲇科;合鳃目涉及2科鱼类,为合鳃科和银鱼科;鳉形目涉及1科鱼类,为青鳉科;鲈形目涉及5科鱼类,分别为塘鳢科、鳢科、虾虎鱼科、鮨科和丝足鲈科。

表2 鱼类名录

本次调查对该市鱼类营养结构、栖息环境等指标进行了分类(见表3)。从栖息环境来看,漯河市底栖鱼类有19种,占比为40.43%;生活在中上层的鱼类有20种,占比为42.55%;生活在中下层的鱼类有8种,占比为17.02%。由此可见,漯河市的鱼类主要以底栖鱼类和生活在水上层的鱼类为主。漯河市鱼类产卵类型也较为多样。其中,产黏性卵的鱼类有9种,占比为19.15%;产漂流性卵的鱼类有12种,占比为25.53%;产沉性卵的鱼类有24种,占比为51.06%;产浮性卵的鱼类有2种,占比为4.26%。从食性来看,杂食性鱼类居多,有23种,占比为48.94%;植食性鱼类有6种,占比为12.76%;肉食性鱼类有18种,占比为38.30%。

本次调查对该市鱼类营养结构、栖息环境等指标进行了分类(见表3)。从栖息环境来看,漯河市底栖鱼类有19种,占比为40.43%;生活在中上层的鱼类有20种,占比为42.55%;生活在中下层的鱼类有8种,占比为17.02%。由此可见,漯河市的鱼类主要以底栖鱼类和生活在水上层的鱼类为主。漯河市鱼类产卵类型也较为多样。其中,产黏性卵的鱼类有9种,占比为19.15%;产漂流性卵的鱼类有12种,占比为25.53%;产沉性卵的鱼类有24种,占比为51.06%;产浮性卵的鱼类有2种,占比为4.26%。从食性来看,杂食性鱼类居多,有23种,占比为48.94%;植食性鱼类有6种,占比为12.76%;肉食性鱼类有18种,占比为38.30%。

表3 鱼类生态习性和区系划分

漯河市鱼类大体分为静水定居型鱼类、溪流定居型鱼类和江湖洄游型鱼类。其中静水定居型鱼类有22种,占比为46.81%;溪流定居型鱼类有20种鱼类,占比为42.55%;江湖洄游型鱼类有5种,占比为10.64%。

2.2 区系分析

漯河市的鱼类资源调查显示:漯河市鱼类分为五个区系[6]。属于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的鱼类有19种,如四大家鱼、华鳈等,占比为40.43%;属于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的鱼类有2种,为麦穗鱼和赤眼鳟,占比为4.25%;属于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的鱼类有12种,如泥鳅、红鳍鲌、翘嘴鲌等,占比为25.53%;属于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的鱼类有11种,如稀有花鳅、乌苏拟鲿等,占比为23.40%;属于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的仅有青鳉一种鱼类。此结果与漯河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相符的关系,可以看出漯河市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和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为主。

3 讨论

3.1 漯河市鱼类资源特点

漯河市内的河流属淮河水系,因此在设置采样地点时,设置了36个采样地点和1个收集地点,为的是系统全面地了解该市的鱼类资源状况。收集本地原生鱼时涉及有15种鱼类。本次调查主要涉及沙、澧二河,在采捕过程中,有些样点鱼类资源较为丰富且资源量较大,如似鳊、乌鳢、斑鳜、乌苏拟鲿等,应继续保持并保护水环境。在调查样点5期间,通过访问得知,该地点几年前曾捕获到鳡,当地人也发现该采样点的蛇鮈资源量显著下降。总体来说,在此次调查过程中,除无渔获物样点外,其它各采样点捕获到鱼类资源量较为丰富。

3.2 漯河市鱼类资源管理

漯河市鱼类资源状况整体较为丰富,但是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发现多个地点不具备采样条件,水体污染、河道干涸等情况在多个样点出现。其中样点8、15、26存在被排污现象,且该河流在调查期间是干涸状态,为季节性河流。样点9、14、24、25为干涸状态。样点11、34水面有较多水草、浮萍,但在收集地笼渔获物时仅有死亡的鲫。样点12水体呈黑色,污染较严重。样点27、37为河道断流,仅有小面积的积水,不具采样条件。因此在表2中没有出现不具备采样条件样点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漯河市存在河流断流、干涸、污染等情况,这会导致样点鱼类资源的大量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对于鱼类资源较为丰富的地点,可以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资源保护和违法行为监管力度,保护鱼类资源,并为后续相关的渔业发展提供基础。而对于整体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地点,在改善水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水体生态修复和涉水工程监管。另对参与资源保护人员进行渔政执法教育以提高执法水平,对群众进行渔政及渔业保护和水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是当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的事情。

猜你喜欢
区系渔获样点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东海区电脉冲与桁杆虾拖网渔获比较研究
丁香鱼围网副渔获物鱼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汾河源头水生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类型
基于上岸渔获调查的海南岛近海渔场伏季休渔效果评价
林业“犟牛人”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神农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渔获登记制度起草完成:从“海洋到餐盘”跟踪鱼品 阻止非法渔获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