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风

2021-06-20 14:31路来森
躬耕 2021年5期
关键词:杨树林萱草树林

路来森

树林,是一片杨树林,树,是一棵棵的白杨树;面积,约有百亩。

位于一个山岭坡上,自西向东,自低至高处,密而疏,因为,低处是一些相对肥沃的河滩地,渐上高处,就进入山岭地带,红砂岩土质,生长环境恶劣,树木不仅稀疏,而且也生长得瘦枯、低矮,一副生硬而营养不良的样子,枯槁、寂寞如岩石。

树林中间处,自然形成一道山溪,自上而下,溪道越来越宽,最终在岭坡低处,生成一个冲积扇,沃养着下面的一大片杨树林。一道山溪,成为树林涌动的大动脉。

春渐深,日渐暖,白杨树吐芽、舒叶,晴朗的天气,早晨,我就特别喜欢站在岭下一条穿林小道上,观赏这片树林,感受穿林而过的树林风。

树林风,舒舒地吹着,春风拂面,快意畅然。

芽叶初舒,叶片嫩嫩的,叶面呈现出淡雾一般的嫩红,嫩红里还透着隐隐的紫气,给人一种飘忽的迷离感。那嫩红,是一种青里红,那紫气,是一种青里紫,整片树叶,到底还是以“青”打底子的,所以,那种“飘忽的迷离”,实在是一种色彩上的迷离。迷于“色”,春天,似乎就该如此。树林,仿佛刚刚睡醒一般,打着哈欠,满树林都散逸着浓浓的树脂香。怎么说呢?难可言说,可就是给人一种新鲜的、黏稠的、清芬四溢的生命涌动感。

我喜欢这种“树脂香”。清新的早晨,它悄悄地弥散着,深深地吸一口,让人觉得晴日美好,日子芳醇。

叶片尚小,还没有完全生长成型,枝条上的叶片,显得有些疏落,整片树林,看上去亦是萧萧散散,隙缝处处,树叶们,还没有力量遮蔽整个树林。

早晨的阳光,可以很轻松地穿林而下,照在树枝上,洒在叶片上,然后,投下一地斑驳。青白色的树枝,白里透青,青中溢白,展示着鲜亮的肌肤,洋溢着生长的欢喜。阳光照在树枝上,青青白白,青的光,白的光,肆意流淌。阳光照在树叶上,淡红淡紫的叶片,更是红光跳跃,紫光闪烁,晴光熠熠,哗啦啦灼人眼目。阳光在树叶上跳跃,在树枝上跳跃,在林丛中跳跃,细细、碎碎,点点、片片,迷离、恍惚,纷繁、闪烁,整片树林,都流淌着清新和明亮,轻松和喜悦。

无风的时候,树林很静,树叶很静、很柔、很软,淡红淡紫的叶片,像晴空下的一片片美人痣,长在伊人脸颊上,美人艳艳。有风的时候,清风吹过,叶片蝴蝶般翻舞,却也没有生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依旧是软,依旧是柔,柔柔软软。叶芽初舒的杨树林,给人一种温软欲醉的感觉。

一地斑驳。一地斑驳,是树叶的影子,是闪烁的阳光。很少有静止的时候,似乎,总在跳跃、闪烁。

一场场的春雨落过,树叶渐渐变大、变绿,杨树林的色彩,也变绿了,变浓了。

这个时候,你最好走进树林,走进树林,走进它的肌体内部,感受其美好。

经年老树林,地面上堆积了厚厚的树叶,一层层,由枯黄,渐至焦黑,直至与泥土融为一体,生成一层肥沃的腐殖土。人行林下,脚踏在树叶上,脚下软软的,有一种渐次陷入的感觉。没有恐惧,是一种舒心、沉绵的“陷入”,仿佛踏在沉厚的日子上,让人走在时间的回归路上,想起昨天,想起前天,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的日子。

一些杂草,已经从泥土中钻出,草很细、很软,细如长梦,软如腹脂。那些杂草,正慢慢铺展开,相信不久的将来,树林下,就是芳草如茵。一些花,已然开放,杂草杂花,大自然之本然。花,纷繁,如:萱草、菖蒲、苦菜花、鸦葱花、紫花地丁、野连翘,更有一些卑微的花,贴地而生,连名字也叫不出,真是纷纷扬扬,点缀和纷繁着这个林下世界。

鸦葱花和紫花地丁,均是搨地而生,葉片径直出地面,然后,就匍匐在地面上,每一片叶片,都是大地的一片绿色的肤屑。花葶从中间窜出,花朵就撮在花葶的顶端,像骄傲的公主,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鸦葱花,金黄色,圆筒喇叭状,花葶短促,厚实而茁壮;复瓣的叶片,一层层翻卷开,给人一种层出不穷的无尽感。紫花地丁,顾名思义,其花色,为紫色或者淡紫色,只是花葶长而细,一朵花开在花葶顶端,总给人一种娉娉婷婷、摇摇曳曳的颤巍感;花开五瓣,是心中的莲,但似开未开时,情状最佳,也最美,像一只翅膀半舒的鹤鸟,仿佛随时都会振翅高飞而去,样子很美,很美。

鸦葱花和紫花地丁,遍地都是,树林中像是铺了一层地锦(繁花似锦),纷繁着,美丽着,恰好与挺拔的白杨树,形成一种高低相望的情状,卑微和高大,和谐地存在着,展现着一座树林的包容性。

最惊人眼目的,还是萱草花。受到树林的遮蔽,萱草花的花葶,生长得特别高,挺然,拔然。数朵花开在花葶的顶端,无风也自摇,总是摇摇曳曳,仿佛弱不禁风。花色,多为金黄色,喇叭状,仿佛正在醉饮琼浆。一株萱草花,叶片不多,三五片,或者七八片而已,稀疏的叶片,托起一枝或者三两枝花穗,那金黄色的萱草花,就格外醒目。

萱草花,是入得画的,多为陪衬或者点缀,这是一种适宜于衬托的花。但八大山人的萱草花,似乎除外。他的萱草花,常常只是一株或者一枝花,破空而出,无根无系,孤零零的一株萱草,独占整幅画面,傲然,倔然,特立然。而且,八大山人画过多幅萱草花,但每幅画的样子,几乎都一样:花一枝,花朵四五,已开未开,杂然相间;叶仅四片,轻微弯曲,似人微弯的手指,从叶片中伸出的花朵,如从指间溢出,而开放的花朵迎风微笑,灿烂艳灼,如同向人示意。

萱草花,开败了的时候,整座树林,就进入了夏季。

进入夏季的杨树林,郁郁葱葱,葳蕤黏稠。雨水增多,树木疯长,树枝树叶长满了水分,仿佛随时都会四溢而出,整座树林,都湿哒哒的。林子变得昏暗下来,一种阴湿的昏暗;变得沉闷下来,一种忧郁的沉闷。站在林边小道上,你只能看到附近的一小截树林,根本看不透树林的深处。树林深处,是暗淡的,是混沌的,是充满诱惑的寂静。

早晨,或者黄昏,树林为水汽缭绕着,丝丝缕缕,聚散飘逸,徘徊游荡,完全是一个迷幻的世界。鸟儿在林中鸣叫,你却看不到鸟儿的影子,鸟儿的叫声也湿哒哒的,仿佛被雨淋透了心扉。林间的风,亦是湿湿的,一早一晚,尚带来丝丝凉意,而一到中午,连风也是一种湿漉漉的热,溽热。

夏季的树林,是虫、兽、菌们的世界。

走进树林,随处都能看到蠕蠕而动的虫子,绝大多数,你根本就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只能茫然,乃至于目瞪口呆地看着它们,在地面上爬行。白色的、黄色的、绿色的、黑色的,异彩纷呈;长的、短的,大的、小的,圆的、扁的,肥的、瘦的,形状各异,它们,成了地面泥土的主人。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也可能是疏松土壤,乃至于构成土壤养分的一些成分。

蝉,成了这座树林最主要的歌唱者。都说蝉声噪人,寻常日,也许只是觉得有些噪,但你若蓦然听到一林的蝉,齐声歌唱,那就不仅仅是噪的感觉了,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一定会使你惊叹,惊讶不只是声音的宏大,更是一种力量的伟大。都说“蝉声如雨”,在这儿,蝉声已不是平淡的一场雨,而是一场飘洒的大雨,倾盆而下,铺天盖地,大有江河决堤,一泻而下之气势。

站立树下,举首,就能看到树干树枝上遗留的蝉蜕,像一座座人去楼空的房子,寂寞在时间的河流中。再举首,望向更高处,你就会看到枝条上踞满的一只只的蝉:有的静卧如睡,有的蠕蠕而动,有的则翘臀嘶鸣,各具情状,却又各各喜人。很少听到鸟儿的叫声,因为在这个季节里,鸟儿的叫声,几乎完全被蝉的聒噪声淹没了。即使偶尔听到几声鸟鸣,你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鸟”,鸟儿们,已被树林黏稠的绿完全遮蔽了。不过,山鸡似乎是一个例外,因为山鸡体型颇大,而且只能飞行在低处,所以,一旦受到惊扰,山鸡雀然而飞的样子,还是很惊人的。尤其是公山鸡,毛色鲜亮,色彩斑斓,一旦飞起,呱呱鸣叫,人就会情不自禁地目光追随,直到它重新隐身于丛林杂草中。

树林靠近城镇,容不下奇珍异兽。所谓的“兽”,也只是一些极普通的兽。野兔最多,这样的环境,似乎特别适合于野兔的生长,地面土肥叶厚,多虫类、菌类。不过,野兔也是最机灵的一种野兽,一旦有微风草动,野兔就会霍然跳起,如烟一般,奔蹿而去,跑远了,还会回头看一下,意识到危险已经消除,方姗姗而去。刺猬,也常常出现,刺猬是一种丑陋而又可爱的小动物,嘴巴尖尖,身体胖胖,永远是蠕蠕而行,永远也不会出现奔蹿的狼狈相。一旦遇人,刺猬也不会惊慌,它会转头看人一眼,然后,从容地将自己的身体缩作一团,将身体的刺,根根竖起,静卧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有时,我会特意用脚踢一下,刺猬也只是将缩起的身体滚动几下,依然静卧。直到人走远了,刺猬才舒展开身体,收起长刺,继续走自己的路,依旧是那样舒缓,那样从容,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少见的动物,比如:一头獾,一条花蛇,一只野狗,几头放羊人偶或失散的羊,但很少见,很少见。

多雨的夏日,泥土湿润,于是,各种各样的菌类,纷然而出。

于是,树林中就多了一些采蘑菇的人,多为老人,或者小姑娘。老人们习惯拿一只塑料袋,踢踢踏踏,用脚寻找隐藏的草菇;小姑娘们则喜欢挎一只竹篮,蹦蹦跳跳地四处寻觅。每次,看到采蘑菇的小姑娘,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首耳熟能详的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小竹筐。”的确,采蘑菇,就应该是小姑娘的事,她们边采边玩,边干边唱,几个小姑娘,在一起,满树林都会飘起欢笑声,飘出歌唱声;姿态也美,此时,每一个小姑娘,都成了树林中盛开的最美的花。

菌类中,最鲜美的当属草菇,伞盖极大,外表光滑红润,宛若二八少女,楚楚诱人。三四只草菇,即可熬一锅草菇汤,美味极了,鲜,真鲜,仿佛晨曦微露。一勺入口,满口沁芳,林间清风徐徐而来。

这个季节,我喜欢顺着林中的那道小溪,蹚水行走,从下而上,或者从上而下。夏日,雨水增多,季节性的小溪,水量陡增,虽不至山洪泛滥,但却也是终日流水不绝,潺潺湲湲。重要的是,因为上游是红砂岩地,所以,水至清,清可见底,见溪底细碎的鹅卵石,和游走的鲦鱼。

从下而上,水流愈细,愈清。到上游,岸边,红砂岩多裸露着,赤红赤红的,灼灼烧人眼目。白杨树变瘦,变矮,砂岩上,却生长着一簇一簇的荆棘。荆条顺滑,棘条刺刺,荆条上窜出的花穗,正渐次开放,灿灿然,紫红紫红的;棘条的枝叶间,结满了青涩的酸枣果,翠碧莹莹,点缀其间。南岸,不远处,有一处玫瑰园,此时,正当玫瑰花盛放季节,远远的,就能看到抖着包袱,躬身弯腰采摘玫瑰花的女人们,女人如花,花如女人,一阵阵的玫瑰花香,顺风吹来,真正给人一种熏风如醉的感觉,香艳得很,生生的一部《花间集》。

从上而下,水流愈大,水面愈阔。直到树林的最下方,被一道穿林小道拦住,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水湾,然后,折而向南,流出树林。这些大小不等的水湾,是这座树林夏日里最美的所在。周边的树木,生长得特别葱翠,而且,总有人在水湾边纳凉,或者垂钓。积水成湾,湾中有鱼,有青蛙,有芦苇、杂草,还有漂浮的浮萍。鱼,多自生自长的鲫鱼,垂钓的人甩起鱼竿,上钩的鲫鱼,蹦蹦跳跳,亦活泼可爱;青蛙,终日叫个不停,蛙声如鼓,传出很远很远。午间,让人觉得聒噪,黄昏,则叫人觉得清凉,蛙声相同,然四时之叫声,给与人的感觉各异也。许多青蛙,就隐藏在芦苇,或者水草丛中,人一走近,便扑嗵扑嗵跃入水中,景象一时壮观。一些蛙,则干脆卧于水面,脑袋探在漂浮的浮萍上,蛙萍一色,叫人真假难辨,亦是一趣。

那几年里,夏日工作之余,我便常常来到这些水湾边,观蛙。以至于多年后,我固执地认为:观蛙,亦可怡情,人生一乐也。

小溪中间处,有一座桥,当地人谓之“情人桥”。桥,其实只是一个水槽,跨涧而过,终日被树林遮蔽着。这确是一个适宜“谈情说爱”的地方,相信,确然也有不少年轻人,夏日里在此谈情说爱。谈情说爱的恋人们,是这幅山水画的点题人物,楚楚动人,给人一种世俗人情之美。水流情,情流水,恋人们赋予小溪一些香艳的浪漫情怀。

对于一片树林,特别是一片白杨树林来说,秋季和冬季,是很难决然分开的,因为,一进入秋天,一片树林,就注定要开始做减法了。

秋风一吹,整片树林的色彩,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那样的葱翠、鲜碧,叶片逐渐失去它饱满的水分,光滑的外表也变糙、变干,手摸一下,明显感受带一种轻微的粗糙感和生硬感。走进树林,你会觉得空气也开始清爽、通透起来,不再是那樣黏稠、滞涩,仿佛人一向紧张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了。雨水减少了,地面的泥土,也干燥起来,甚至于一些较为敞亮的地方,地面泥土出现了硬壳般的垢尘,像时间结下一块块暗癍。走着,走着,蓦然间,头顶上,一片片的树叶,就落下来了。轻飘飘的,羞答答的,有一种不忍,有一份恋恋不舍,可还是挡不住,毕竟是秋天了啊。

叶片,在一片片脱落,把曾经的美好现实,转化为生命的一枚枚记忆。

秋风,渐吹渐紧,叶片的表面,呈现出淡淡的暗黄色,进而变干,变枯,终至于霍然一变为枯黄色,整片树林,变得有些苍苍茫茫,沧沧凉凉。从坡下,向坡上望去,你会发现,越向高处,白杨树的叶片,就越黄,最高处,那些白杨树的叶片,金灿灿的,简直就是片片金箔。纷然而落,那简直就是黄蝶纷飞,绚烂至极,生动至极。

树林,开始变得疏朗起来,枝瘦了,树瘦了,林瘦了。站立林丛,能望见枝叶间露出的空隙,空隙间一丝丝、一片片、一汪汪的蓝天。渐渐地,高树顶上,一个个的喜鹊窝露出来了,撮在高高的大树杈间,像瞭望林世间的一只只黑眼睛,静观着这个神秘莫测的林间世界。地面上,花朵大多凋残,只有野菊花,进入盛放季节,傲然地开放着。密集的地方,金秀一片,莹莹灿灿的,像帝王龙袍上的片片襟衣。鸟儿,从夏日的遮蔽中飞出,重新活跃起来,各种各样的鸟鸣声,塞满树林,其鲜活和生动,与落叶的凋零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终于,最惊目、壮观的时刻到来了。

大风起兮,早已变黄了的杨树叶,在狂风的猛吹之下,纷然凋零,哗然凋落。站立林边,但见满树林中,落叶凌乱、纷飞,飘逸,跳跃,纵横,驰骋,如天女之散花,如花雨之飘洒,这等华丽的退场,真是热闹至极,更是壮观至极。此时,鸟静了,虫静了,兽静了,溪流也安静了下来,只有落叶,在狂舞。这是一场落叶的盛宴。

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却又是如此的华美而伟大。

当树叶全然落尽的时候,冬季,也就到来了。

树林中,就只剩下高挺的树干,和树干上纵横的树枝。每一棵树,都是光秃秃的,但又是倔然不屈的。每一根树枝,都直刺天空,仿佛要刺破这冬日的寒冷,以便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寒风,嗖嗖地刮着,枝条扭动、缠绕、嘶鸣,发出阵阵啸声,在林间回荡,在岭坡沟谷间盘旋。整片树林,在演绎着宋人的一幅《寒林图》。

同时,它们,也在等待一场抚慰,一场雪的抚慰。

雪,终于落下来了。纷纷扬扬,是大片大片的雪花,撕扯的棉絮一般,铺天盖地,汹涌而至。雪花,落在土地上,落在林丛中,落在树枝上,生发出吱吱吱的声响。

雪满地,雪满枝,地面铺雪,厚厚如棉被;枝上生棉,一串串,洁白如云。一片树林,进入一种安静、肃穆状态,进入一种休眠、等待状态。

太静了,静如太古。小溪,断流了;水湾,冰封了;大地安静如沉酣。偶或,有一群麻雀,哗然而下;或者,一只花喜鹊喳喳叫响,反倒愈加衬托出树林的安静。

大地睡了,树林睡了。它们在沉睡中积蓄力量,在等待一个新的春天。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没有人涉足过的森林,都有一片连飞鸟的踪迹也没有的雪原。在那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且希望这孤独永远不受干扰。

我曾在这片杨树林边的一所學校,工作过十几年。十几年里,我经常光顾这片杨树林,它见证过我的孤独,也见证过我的欢喜,它深入我心,已然成为了我心中永远也抹不去的那片密林。

猜你喜欢
杨树林萱草树林
四月节令百草之萱草 谁言四月芳菲尽 萱草葵花觉昨非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大长夜
雨后的树林
杨树林地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研究
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及造林技术
北堂种萱草
秋叶有情,萱草有爱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