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除草搭配技术

2021-06-20 06:59王传军李娜
农家参谋 2021年5期
关键词:叶期本品选择性

王传军 李娜

唑草酮

本品属于选择性、触杀型、苗后茎叶处理剂。由杂草叶吸收,在有光的条件下和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通过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导致有毒中间物的积累,从而破坏杂草的细胞膜,施药后15分钟内即很快会被杂草叶片吸收,不受雨淋影响,3-4小时杂草出现中毒症状,2-4天死亡。防除阔草、莎草。在小麦3-4叶期至拔节前,杂草基本出齐后施药,在小麦3-4叶期、阔草2-4叶期施药效果最佳。春小麦:登记亩用40%干悬浮剂5-6克。冬小麦:登记亩用40%干悬浮剂4-5克。根据杂草对本品的敏感程度,酌情确定用药量。播娘蒿占优势的麦田,亩用量可降至40%干悬浮剂2克;猪殃殃占优势的麦田,亩用2-3克;泽漆占优势的麦田,亩用4克。

二甲四氯钠盐

本品属于选择性、内吸型、苗后茎叶处理剂,系激素类除草剂。其作用方式、选择性等与2、4一滴相同,但其挥发性、使用速度较2、4一滴丁酷乳油低且慢,因而在寒冷稻区使用比2、4一滴安全。适用于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的阔草、莎草。禾本科作物幼苗期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因此必须适时用药。小麦:亩用56%可溶粉剂107-142克或13%水剂307-461毫升。

双氟磺草胺

本品属于选择性、内吸型、苗后茎叶处理剂。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由杂草茎叶吸收,适用于小麦(冬小麦)等。能防除猪殃殃、繁缕和十字花科、菊科杂草等阔草。冬小麦田防除阔草,亩用5%悬浮剂10-15毫升,茎叶喷雾。无土壤残留问题,对后茬作物安全。

氯氟吡氧乙酸

本品属于选择性、内吸型、苗后茎叶处理剂,具有有机杂环类激素除草剂的特點。由杂草茎叶吸收,施药后,很快被传导到杂草体内各个部位,使杂草生长系统功能紊乱,积累在分生组织中的氯氟吡氧乙酸能使细胞中DNA重复复制,阻碍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使其生理和生长方面的代谢机制受到干扰,杂草植物出现畸形和扭曲的受害症状。温度低时药效慢,可使杂草中毒后停止生长但不立即死亡,气温高后杂草很快枯死,对繁缕、播娘蒿、卷茎蓼等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猪殃殃、泽漆等对苯磺隆抗性杂草有特效。本品对小麦安全性好,从出苗后到抽穗前均可使用,施药期宽,以杂草基本出齐后早施为佳。春小麦:在麦苗2-5叶期,阔草2-4叶期施药。冬小麦:一般是早播麦在冬前出草高峰期,阔草2-4叶期施药,晚播麦在冬后返青期或分蘗盛期到拔节前施药,南方亩用20%乳油40-50毫升,北方亩用20%乳油50-66毫升。

炔草酯

本品属于选择性、内吸型、苗后茎叶处理剂,属乙酰辅酶抑制剂,药效比较缓慢,杂草从吸收药剂到死亡一般需要1-3周,适用于小麦等。能防除禾草,不仅对看麦娘、野燕麦防效高,对硬草等恶性杂草同样高效,对早熟禾、雀麦防效较差。除草时在小麦苗后施药,春小麦亩用15%可湿性粉剂20-30克,冬小麦亩用30-50克,兑水30-40升,常规手动喷雾。

氟唑磺隆

本品属于选择性、内吸型、苗后茎叶处理剂。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由茎、叶、根吸收。药剂被杂草(1-6叶期)吸收后,在杂草体内传导,使杂草脱绿、枯萎,最后死亡。在土壤中有残留活性,对施药后长出的杂草仍有效。70%水分散粒剂,适用于小麦(春小麦、冬小麦)。春小麦,在小麦苗后早期(3-4叶期)、杂草1-3叶期施药,亩用70%水分散粒剂1.9-2.86克。冬小麦,在小麦苗后早期(2-3叶期),杂草1-3叶期施药,亩用70%水分散粒剂3-4克。

甲基二磺隆+烷基乙基磺酸盐

本品为冬小麦苗后内吸选择性茎叶除草剂。防除硬草、早熟禾、节节麦等麦田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于小麦3-6叶期,杂草2-5叶期施药,亩用量25-35毫升/亩,亩兑水30-40公斤,均匀茎叶喷雾。

1.阔草杂草

(1)氯氟呲氧乙酸+二甲四钠盐+双氟磺草胺;(2)唑草酮+二甲四钠盐+双氟磺草胺;(3)氯氟呲氧乙酸+二甲四氯钠盐+双氟磺草胺+唑草酮。

2.阔叶杂草和禾本杂草

炔草酯+(1); 炔草酯+(2);炔草酯+(3)。

3.雀麦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氟唑磺隆+炔草酯+(1);氟唑磺隆+炔草酯+(2);氟唑磺隆+炔草酯+(3)。

4.节节麦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

甲基二磺隆+(1)。

麦田除草剂由于单剂有它的局限性,效果都不太理想。应该进行有效单剂组和,使它们之间各有互补,从而达到彻底杀草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叶期本品选择性
仙鹤草:止血 止咳 补气力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选择性听力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
中成药外治足癣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玉米田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寒地水稻本田管理技术要点
选择性××
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形成生物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