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日报社史馆的三件革命文物讲起

2021-06-21 09:37于岸青
传媒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山东

文_于岸青

2018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80年来,大众日报不懈践行‘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办报宗旨,是一份有着光荣传统、广泛影响的党报。希望大众日报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弘扬沂蒙精神,加强改革创新,为鼓舞大众、团结大众、服务大众作出新的贡献。”

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是我国连续出版历史最长、刊期最多的党报。1938年12月,在山东省沂水县的王庄教堂里,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相继成立;1939年1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这里创刊。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抗战期间,我党领导的十几块根据地,以沂蒙为中心的山东根据地是唯一一个以省命名的。经过8年的艰苦斗争,山东军民出色完成了中央交给的任务,把山东建成了抗战胜利后我党最完整、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大众日报从无到有,与山东根据地的成长相伴始终。到解放战争,大众日报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为战争胜利服务,向全国各地输送了近千人的新闻干部,参与创办了全国各地45份党报。战争十年,有578位同志为大众日报献出了生命;艰苦创业中,大众日报创造性地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邮发体系,日后是中国人民邮政的雏形。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大众日报共出版2331期,全部是在沂蒙根据地出版的。

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2015年11月8日建成使用,是山东省第一个以报纸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馆内藏有包括大众日报历史报、挑过创刊号的扁担、20世纪40年代报社印制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以及1945年印制的《图书目录》、老报人于冠西的战地日记本等2000余件珍贵革命文物,见证了抗战时期大众日报艰苦创业,誓死捍卫党的舆论阵地的峥嵘岁月。让我们走进报史馆,通过一件件革命文物讲述那段交织着烽火与号角的故事。

挑创刊号的扁担

2008年11月,大众日报报史馆筹备人员于岸青到创刊地沂水县夏蔚镇采风。工作结束,即将告别,当地接待的同志张德生突然冒出一句,“俺家有个扁担,挑过大众日报创刊号呢”。就这样,这条烙着大众日报硝烟足迹的扁担来到了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

张德生的曾祖父张之佩,是沂水县云头峪村人。云头峪村在王庄以北8里地,背靠奇崛的云头崮,地势十分隐蔽。兵荒马乱的年代,村民害怕“队伍上”的人,特别是年轻女性,不敢穿新衣裳,脸上故意抹得脏乎乎的,往往是队伍前脚进村,后脚大姑娘小媳妇就从村后躲到山上去了。

大众日报创刊号

《光辉的面北岱崮保卫战》

1938年底,大众日报筹备处一成立,同志们就参加了山东分局组建的民运工作团,一个村一个村地去开展工作,发展党员、播撒火种,把党的主张晓喻群众。匡亚明带着大众日报的同志来到云头峪。他们先是开了一次村民大会,然后分头入户进行宣传发动。村长张之宸思想开明,一听说是抗日救国,表示坚决拥护,当场提出把儿子送到印刷厂“参军”。他说到做到,带领妻子王为锡、儿子张道宣、弟弟张之佩、侄子张道利、张道三、张道奎、张道兴、张道发等一家九口加入报社,参加了革命。张道兴在1941年大青山突围中壮烈牺牲。

报社经过慎重考虑,选40多岁的张之佩做交通员,不仅因为他身体强健,更因为他政治上可靠。1938年12月31日深夜,那个披着蓑衣、挑着装有创刊号报纸的担子,行走在云头峪至王庄风雪路上的人,正是张之佩。创刊号送到王庄,编辑部、发行部的同志分头将红色的报纸张贴在王庄的大街小巷,早饭后,驻在周边的机关、部队、学校都派人来要新出版的《大众日报》,大家都很高兴,“咱们有了自己的报纸。”

从此,张之佩每隔三天便风尘仆仆地挑担送报,将报纸直接送到山东分局、山东纵队指挥部……吃苦受累,屡次历险。他是大众日报成百上千位交通员的代表,大众日报在沂蒙深山出版,全靠交通员们越过万水千山,冲破种种险阻艰难,冒着枪林弹雨,发往全省各地、大江南北甚至革命圣地延安。战争年代,大众日报共有578位同志壮烈牺牲,其中有468位是交通员。

1941年以后,张之佩兼做保管员。战争年代,器材物资的保管十分艰苦,物资储存在村庄周围的山坡上或平地深夜挖洞,按用时长短分散包装埋藏,上盖石头或种庄稼伪装,按季节和需要每月取一次送印刷厂。张之佩与同事深夜前往取器材时,曾因伸手不见五指,打火照亮,结果洞内存有汽油桶,引起爆燃,险些造成人员伤亡,即使如此,他们最先考虑的仍是不要暴露目标,保护物资。

1942年,在极度紧张的反扫荡中,张之佩患了腹泻症,在沂南东辛庄不治身亡,年仅49岁。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张之佩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给张之佩妻子张刘氏革命军人、工作人员烈士家属证。

张德生听祖母讲过,当年老奶奶张刘氏接到报社辗转送到的消息后,立刻动身前往30多公里以外的报社驻地,但战事频繁,等小脚的张刘氏赶到时,丈夫已被报社的同志掩埋,而了解具体位置的同志跟随报社转移了。丈夫的坟墓再也没有找到,张刘氏只拿到了丈夫一直使用的扁担和一件他穿过的衣服。

回到云头峪后,张刘氏把丈夫的衣服葬在了家族墓地里,让他魂归故里。而那根扁担,不仅陪伴着张刘氏独自拉扯大了两个孩子,还继续为张家的生活物尽其用,直到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才彻底“退休”。

“大报社”的石板

2008年11月初,临沂市民高首先向报社反映,他老家中收藏有抗战时期出版的大众日报及报社印刷用的石板一块,要捐给报社。

随后在高家我们看到,报纸是1944年4月19日至4月29日6期,共10张,均为原件。虽然报纸历经60多年,但依然字迹清楚,几乎没有破损。石板为四开大小的长方形,抚去上面尘封的泥土,还能依稀看到墨迹斑斑。

高首先老家位于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小洼村,1940年左右,报社印刷厂在他老家设了印刷点,附近还有山东分局的银行和医院。上世纪80年代,高首先父亲高洪俊在院子里挖菜窖时,挖出了这块石板。他抱着石板穿过院子,在院子里坐着的爷爷看见了,立刻高声说:“这是大报社转移时埋藏的底版,要保存好。”“大报社”是根据地人民对大众日报的亲切称呼。

高首先爷爷高锡环特别敬重文化,对每张有字的纸都极其爱惜,他年轻时有志学医,攒了不少医书,都放在一个木头书箱里,谁也不让动。近70年来,高家没有离开过小洼村,书箱也在小洼村静度岁月。爷爷于1996年87岁时无疾而逝,直到2007年,高首先才打开这个书箱,惊喜地发现了这些老报纸。

细看这些历史报,如1944年4月27日这一天头版上注明“今日一张半”,即出六个版。报纸内容十分丰富,全部为竖排繁体字,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感。一版消息《鲁中军区发表讨吴战役补充公报悦庄平原被我完全收复》是这一期间最重要的报道,鲁中我军发起了第三次讨伐汉奸吴化文的战役,大众日报对此采用“重点主义”的报道方法,全面深入,有声有色,前后持续了40天,可以说是战役性报道的最初尝试。这次报道影响极大,受到山东军区嘉奖。从此,大众日报的军事报道,从过去占整个版面不到三分之一,迅速增加到一半以上,成为报纸的主要内容。

1944年4月19日报纸三版上有条消息《瓦杜丁将军死了!》,用1号字加感叹号做了醒目标题。这条消息背后有个很有意义的故事。中共山东分局见到报纸后,当即提出批评,罗荣桓对时任大众日报社长陈沂说,瓦杜丁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忠实儿子,是红军最优秀的指挥员、陆军上将,对他的逝世不但不表示沉痛,反而幸灾乐祸,这种没立场没感情的纯客观报道是错误的。陈沂立刻向编辑部传达了罗荣桓同志的意见,并当众检讨了单纯追求大众化通俗化、忽视政治的严重错误。三版编辑沉痛检讨,请求处分,最后被撤销编辑职务,下印刷厂专做美术工作。接任的时事编辑吉伟青说,从此确实“战战兢兢”,一字一句推敲,避免出问题。

1939年下半年第一次反扫荡结束后,大众日报印刷厂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沂南县。当时印刷厂除印刷大众日报外,还承担着山东分局大部分印刷任务,包括《前卫报》、《战士报》以及一些党刊、理论书籍、宣传品、军事地图和小学课本的印刷,特别是军用地图必须通过石印来完成。石印技术由德国人发明,19世纪初传到中国,印刷相对精细,但印刷速度上不去,用来印报纸太慢。在战火纷飞之中,大众报人硬是冲破了敌人的封锁,不能铅印,就石印;不能石印,就油印,使今天的大众日报成为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创造了新闻史上的奇迹。石印,曾为大众日报这一发发投向敌人的炸弹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与大众报人一起创造这一奇迹的,是沂蒙根据地的父老乡亲。

高家当时有一般人家没有的四合院,场院宽大,特别适宜用作印刷“车间”。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现在仍然保有当年的模样。沂南县马牧池乡是老革命根据地,抗战初期,与小洼村隔河相望的东辛庄就成为我党的“堡垒村”,山东分局领导人罗荣桓、徐向前、黎玉等曾驻在这里,大众日报也曾随分局驻在这里,这一带一度成为山东抗战的指挥中心。那时,是沂蒙根据地最为艰苦的时期,为了保护八路军,保护“大报社”,沂蒙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就在山东分局驻扎期间,日军以野蛮的“三光”政策对这一地区实行了山东抗战史上最为残酷的清剿。1941年11月中旬,就在小洼村所在的柳洪峪发生了我军志在反攻的著名的柳洪峪战斗。此后,迫于敌人的进攻,山东分局逐渐向莒南县转移,大众日报也随之迁走。

临走前,报社将带不走的器材就地掩埋,其中包括这块石板。抗战胜利后,报社曾两次派人到小洼村寻找,但因不知道埋藏的确切地点,都没有找到。这块经历过抗战血雨腥风的石板在地下,在老区人民的守护中静静地安睡了近40年。

抗战时期,于冠西和秦风在大众日报

战地日记:临沂战役“现场直播”

2018年,老报人于冠西的女儿于海青将父亲的3本战地日记捐给报社。

日记本很小,比火柴盒略大,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工整的小字。多年后,于冠西说,他的采访本也类似这么大,主要是携带方便。

于冠西是大众日报培养的根据地最著名的记者之一。他的名篇《何万祥》《光辉的南北岱崮保卫战》《老红》《活捉王耀武》等至今仍在各种红色教育中广为流传。

1943年冬,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陈沂在地处莒南县的山东军区得知了岱崮保卫战胜利的重要消息,当即托人给正在沂南县采访的于冠西带信儿,让他速去蒙阴县采访。

于冠西接信儿后立即启程。今天从地图上看,二者相距60多公里,一脚油门的距离,哪怕是沿着大路步行,走十来个小时也就到了。

但那时没有大路,路途又不熟,沿途少有人烟,缺吃少喝,仗着21岁棒小伙子的体力,于冠西单身一人,一路不分昼夜马不停蹄,翻山越岭,饿了捡坡里树上遗落的冻柿子吃,困了就在坡地场院踡缩一夜,步行两天一夜到达了鲁中军区驻地。

他抓紧一切时间采访,逐个干部战士谈了一遍,核准我军伤亡人数,俘虏敌军的人数和战斗细节。困极了和连指导员睡在一起,脚插在对方的裤筒里取暖。这时,敌人还没完全退走,他坚持爬上崮顶察看现场,连夜就着油灯写出了长篇通讯《光辉的南北岱崮保卫战》,这既是于冠西记者生涯中的名篇,是大众日报的名篇,也是抗日根据地普遍传诵的名篇。

文章一开始气势恢弘:“有谁相信:方圆420米和240米的两个崮顶,在敌人十二军山田参谋长,三十二师团石井师团长亲手指挥下,会有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一个伪军团,一直疯狂进攻了半月。只炸弹炮弹花费了四十万磅以上,另外,还狠毒的用了白热的烧夷弹和两种以上的瓦斯弹;而它的抗击者和坚持者,只有93个人!然而,现实的事件终于发生了。像一切革命记载里写着的一样,除了共产党的军队,历史上再也找不出这样的战斗!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军队!”

细节描写令人想起十几年后的上甘岭:“水缸在洞里逐渐破碎殆尽。锅做完了饭要立刻埋进土底,不然就会被炸弹震得粉碎。工事的缺口在一小时一小时的扩大,伤员也较前增加了。从前每人每天可以休息七、八小时,现在连吃饭也换不下班了。从前每人每天可以喝两茶缸水,后来减为一茶缸,现在减为半茶缸也难以支持几天了。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下,敌人更残酷的手段出现了。他们不断地从飞机上丢下大批的毒烟罐;炮弹里大量的用着瓦斯弹。黄烟扑进洞口,每个人嗓子里像塞上了棉球:只能出气,不能吸气。更厉害的,流着眼泪,打着喷嚏,吐着黄水,甚至晕眩过去。幸亏事前,还预备了些蒜瓣、肥皂,当时解救了一些。以后战士们每人把手巾浸湿,涂上肥皂,装到茶缸子里,一发现毒气,立刻用手巾把口鼻掩起。毒气过了,再把茶缸子揣进裤腰(恐天气冷结冰)。”

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一角

该文大众日报发表后,延安《解放日报》进行了转载。

战争年代,于冠西总是随身揣着这种自制的微型小本子,可惜后来丢失了一部分,现存的日记幸运地保留了解放临沂战役的全过程,一共33篇。

当报社所有人都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之中时,8月12日于冠西接到命令,作为特派记者随军上前线。报社记者分为四路,他带其中一组包括辛冠洁、朱民、赵锷三人从莒南大店向临沂出发。一天要走100多里,三天赶到了设在临沂城关的前线指挥部。

17日临沂战役打响,他和辛冠洁跟随四团出发,所站的沙包距前沿不过百米……他在每天或长或短的日记里,不断留下这样的记录:“后续登城的战士受挫”“第二次冲击又没有奏效”“昨晚三轮强攻都没有成功”。26日在采访主攻连队时,他竟然碰到了两年前采访岱崮连时的小通讯员乍至友,这会儿他已经当了副排长。

8月27日凌晨三点半,突然枪声大作,正在犯困的于冠西看到11团九连的爆破手抱着炸药包一组组地从阵地的破口冲了出去,15分钟后,几个爆破手赤祼着上身,水淋淋地从城壕里跳到院子里来,刚说了几句话,整个院子地动山摇,瓦块和碎玻璃像雨一样撒下来,这时,才听到一阵沉闷的爆炸声——他们的耳朵都震得失聪了。接着冲锋开始了,战斗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然而,“三次冲击都未奏效,第二次总攻就这样结束了”,“大家是何等的焦急啊”。

9月2日,他率领报社记者组另三位同志辛冠洁、朱民、赵锷,带着前线政治部的慰问信和2000元慰劳金,穿过火力封锁区,来到城西北角慰问挖坑道的英雄们,这时,一再受挫的临沂战役由强攻转为坑道作业。日记写道,在坑道作业的战士们,“许多是下过十几年煤窑的老矿工”。

6日,他接到通知,坑道作业接近完成,估计明晨开始行动。但到了晚上,通知又来了,坑道作业未能如期完成,明日拂晓的行动改期了。直到8号,经测定才发现坑道挖偏了。

9日,记者们开会进行战地动员,让大家做好充分的攻城报道和入城采访报道。实际上这天坑道作业又经历了一次纠偏。深夜之际,于冠西看到,战士们沿着交通壕在向坑道搬运“TNT”,有战士打开一箱让于冠西看了一眼,“这些一块块用油纸包着的烈性炸药,像洗衣服用的肥皂”,战士向他耳语:“小点声,要是让城上听到了,只要打中一枪,就全炸了。”搬运在黑暗中涌动着,教导员对记者说:“足足有四千斤呢,够他们吃的了。”

10日上午10时,全城停止了枪炮声,战斗宣告胜利结束。

在没有直播的年代,于冠西亲历的战地实录特别有画面感、现场感,临沂战役进展之曲折跃然纸上,如今已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当然,新闻报道不能这么表现,尤其是战争正在进行中,如果按日记这样原原本本地写,是会暴露军事秘密的。

临沂城解放不久,就成为整个华东解放区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中心,陈毅率领的新四军就在这里和山东八路军会师,组建华东野战军,进行了多次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著名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为打开南京大门的淮海战役揭开了序幕。

猜你喜欢
山东
打造智慧高速“山东模式”
文化“两创”的山东路径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让世界了解山东 让山东走向世界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力量”
大运河,行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