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湿法炼锌净化后液中的砷锑含量

2021-06-21 14:12李琼莉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4期
关键词:标准偏差检出限荧光

李琼莉

(四川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雅安 015543)

1 引言

湿法炼锌工艺过程中,硫酸锌电解液杂质含量高容易造成电解烧板现象,因此,对净化后液杂质含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指标控制。一般净化后液中砷锑杂质要求含量小0.10mg/L,因此分析数据是否准确可靠直接影响生产工艺的调整。

砷的检测,较多的是采用二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操作流程繁琐,比较费人力;并且在测定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导致结果重现性差,因此准确度较低,误差较大。而锑的检测,一般是采用孔雀绿分光光度法。用到有机试剂,分析流程较长、操作比较繁琐、干扰因素多。特别是当进厂原料含有铊时,造成电解液中含有铊元素,导致锑的测定结果出现严重的偏差。由杨如中、高成斌等的试验可知,当铊含量达到0.6mg/L时使锑的测定值升高20%,随着铊量的升高,影响程度也相应增加,杨如中等经过试验采用氢氧化铁载带锑使其与铊分离,再进行孔雀绿比色检测。但该方法对于溶液中小于0.5mg/L铊的除铊效果不明显,因此对于小于0.1mg/L锑的检测影响还是比较大。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锑元素,由于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使得该方法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此,本文通过试验,在10%盐酸介质中,用硫脲-抗坏血酸将砷锑进行预还原,同时也掩蔽铜、铁等杂质,建立了利用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同时测定砷锑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数据表明,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均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仪器:北京海光AFS-2202E,附屏蔽式石英炉原子化器,砷、锑特制空心阴极灯。

主要试剂:盐酸(GR);氢氧化钾(GR);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50g/L,当天配制);硼氢化钾溶液(20g/L,称取10g硼氢化钾溶于500mL浓度为2g/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当天配制);砷、锑标准使用液(0.20μg/mL,购置有证标准储备液1000μg/mL逐级稀释)。

2.2 仪器的工作条件

负高压300V;灯电流60mA;载气流量300mL/min;屏蔽气流量800mL/min;读数时间10s;延迟时间1s;测量方式:标准曲线法;读数方式:峰值面积;原子化器高度8mm。

2.3 试样处理

移取10.00mL试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10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30min。在原子荧光光谱上,以盐酸(1+9)为载流,硼氢化钾溶液为还原剂,随同试料空白溶液为参比,测量其荧光强度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砷锑浓度。

2.4 工作曲线的绘制

移取0、1.00、2.00、3.00、4.00、5.00mL砷锑标准使用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盐酸,10 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30 min。在与测定试样溶液相同的条件下,以盐酸(1+9)为载流,硼氢化钾溶液为还原剂,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测量其荧光强度值。以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3 结果与讨论

3.1 仪器主要工作条件的选择

3.1.1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选择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的大小影响着砷、锑的荧光强度值,参考仪器提供的条件,固定其他工作条件,在负高压270V、300V、330V条件下,试验了6.00μg/L的砷、锑标准溶液荧光强度值的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砷、锑荧光强度值随着光电倍增管负高压的增大而增大。考虑到负高压增大,仪器噪声也会相应增大,在灵敏度满足检测要求下,尽量采用较低的负高压。综合考虑砷、锑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负高压300V。

表1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大小对砷、锑荧光强度值的影响

3.1.2 灯电流的选择

参考仪器提供的条件,固定其他工作条件,选取了灯电流40mA、60mA、80mA条件下,试验了6.00μg/L的砷、锑标准溶液荧光强度值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灯电流大小对砷、锑荧光强度值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荧光强度值随着灯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考虑到灯电流过大会减少空心阴极灯的使用寿命,因此综合考虑,本实验灯电流选择为60mA。

3.1.3 载气流量和屏蔽气流量的选择

当载气流量过低时,氢化物进入原子化器的速率较低,导致原子荧光信号较弱;载气流量太高时,容易冲淡火焰中砷、锑的原子蒸汽,导致荧光信号减弱。综合仪器提供的参考条件,本实验选用300mL/min的载气流量。

屏蔽气既可以防止原子化器周围的空气渗入火焰,又可以降低火焰本身的辐射噪声,但过大的屏蔽气流量也会冲淡对砷、锑的原子蒸汽。综合仪器提供的参考条件,本实验选用屏蔽气流量800mL/min。

3.2 工作曲线线性

按照2.4绘制工作曲线,考察其线性相关系数,结果见表3和图1、图2。

由表3和图1、图2可以得出,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砷锑标液浓度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3 砷锑工作曲线标液浓度和荧光强度

图1 曲线的线性回归方法 Y=196.16X+3.48,r=0.9999

图2 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 Y=234.39X-12.13,r=0.9999

3.3 方法检出限

对空白进行11次测定荧光强度,求得标准偏差,以3倍标准偏差除以标准曲线的斜率为该砷锑的检出限,结果见表4。

表4 方法的检出限

从表4可以看出,本方法的检出限砷的为0.089μg/L,锑的为0.075μg/L,能够满足检测要求。

3.4 基体影响

由于净化液中锌基体含量约为120~140g/L,原样品测定时稀释10倍后锌基体含量约为12~14g/L,因此进行了6~20g/L锌基体干扰试验。对砷锑标液浓度为4.00μg/L的样品中分别加入130g/L的锌基体5.00mL、10.00mL、15.00mL,相当于测定样品中锌含量为6.50g/L、13.00g/L、19.50g/L,测定标准溶液加入前和加入后的浓度变化,其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基体对砷锑标液浓度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浓度6~20g/L锌基体对砷锑浓度测定影响不大,能够满足生产分析结果的要求。

3.5 方法准确度

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准确度,采用在一已知含量的试样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砷锑标准,并按本方法进行测,计算砷锑标准的回收率,砷锑标准的回收率结果见表6。

表6 方法的准确度

从表6可以得出,砷的加标回收率在92.19%~101.69%之间,锑的回收率在91.76%~106.15%之间,结果令人满意,能够满足分析需求。

3.6 方法精密度

为了考察该方法精密度否满足要求,,对同一分析试样进行了多次重复测定,计算其相

标准偏差,实验结果表明见表7。

表7 方法的精密度

从表7可以看出,该方法测定砷锑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在5%以下,结果良好,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4 结论

用本方法同时测定湿法炼锌净化后液中的砷锑含量,经试验表明两种元素的工作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999;砷的检出限为0.089μg/L,回收率92.19%~101.69%,重复检测11次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锑的检出限为0.075μg/L,回收率91.76%~106.15%,重复检测11次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锌基体含量在120~140g/L之间,不影响砷锑含量的检测。该方法比常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便快速、操作简单、试剂消耗少、符合环保要求,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能够很好的满足生产分析要求。

猜你喜欢
标准偏差检出限荧光
环境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定量NMR中多种检出限评估方法的比较
农药残留检测检出限的测定方法探讨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倾斜改正在连续重力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魔力荧光色
平滑与褶皱表面目标的散射光谱的研究
互感器检定装置切换方式研究
气态污染物自动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测定过程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