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开通术治疗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2021-06-22 08:27李冰华黎冠东伍振富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导丝球囊神经功能

李冰华,黎冠东,伍振富

(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区,广东 江门 529000)

脑动脉闭塞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在通常情况下,若患者脑动脉闭塞的时间>4周,即可判定其发生慢性脑动脉闭塞[1]。研究发现,无症状的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仅为5%~6%。有脑梗死病史的慢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可出现较为严重的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但其肢体功能、肌力所受的影响较小[2]。进行血管内开通术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新方法[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血管内开通术治疗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期间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其年龄为44~75岁,平均年龄为(59.32±6.73)岁。本次研究已经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脑动脉闭塞的发病时间>4周者;2)年龄为18~80岁者;3)经头颅CT造影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脑动脉闭塞者[4];4)签署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口服抗血小板药禁忌证者;2)合并有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疾病者;3)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史者。

1.3 治疗方法

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血管内开通术。在手术前,均为这些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尼莫地平进行治疗。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的用法是:每次服100 mg,每日服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注册证号H20140436)的用法是:每次服75 mg,每日服1次。尼莫地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07)的用法是:每次服40 mg,每日服1次。对这些患者进行血管内开通术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待麻醉起效后,对患者的右股动脉进行穿刺,为其留置8F导管鞘、0.035超滑导丝及8F指引导管。使患者全身肝素化后,对其进行血管造影检查,以探查其闭塞血管的具体位置。将 5F多功能导管套入指引导管中,置入总动脉的远端。使0.035泥鳅导丝、ATW导丝及Echelon微导管通过血管的闭塞段。待0.035泥鳅导丝进入血管的闭塞段后,将5F多功能导管置入远端正常的血管腔,撤除0.035泥鳅导丝,卸掉止血阀。随后换入ATW微导丝和Echelon微导管。待ATW微导丝和Echelon微导管进入血管的闭塞段后,撤出微导丝,引入3m Transend微导丝,直至患侧大脑中动脉。将6F中间导管置入远端正常的血管腔。用球囊扩张血管,撤出球囊,置入大小合适的支架。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若支架所在的位置恰当,则释放支架。若患者仍存在血管狭窄的情况,再次送入球囊。用球囊扩张血管后,撤出球囊,透视对位准确后,将微导管撤出并释放支架。对闭塞的血管进行标准正侧位造影检查。15 min后,再次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若无异常情况,则撤出导引导管,留置固定动脉鞘。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获得的监测数据制定标准的血压参考值,以此作为手术后血压控制的标准。若患者麻醉清醒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则送其回病房休息。3 h后,为患者拔除动脉鞘,对其右侧下肢制动24 h。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为其静脉泵注尼莫同,以稳定其血压,预防其发生血管痉挛。同时复查患者的凝血功能。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分别记录这些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的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评分。NHISS的总分为4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越严重。MMSE与MOCA的总分均为30分。这两个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2)对这些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其血管的状况(血管状况良好、血管有闭塞的可能、血管狭窄、血管依然闭塞)。3)术后1年,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这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具体的评分标准是:(1)0分:患者完全无症状。(2)1分: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但无明显的功能障碍,可以完成日常的工作和生活。(3)2分:患者有轻度残疾,但无需旁人照顾日常生活。(4)3分:患者存在中度残疾,可以独立行走,但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帮助。(5)4分:患者存在中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帮助。(6)5分:患者存在重度残疾,需要长期卧床,二便失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这些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比较

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年这些患者NHISS的评分更低,P<0.05;其MMSE的评分、MOCA的评分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这些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比较(分,± s)

表1 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这些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NHISS的评分 MMSE的评分 MOCA的评分手术前 20 18.32±3.67 17.41±3.62 19.26±1.75术后1年 20 9.74±2.35 26.32±2.14 24.76±2.43 t值 8.805 9.475 8.214 P值 0.000 0.000 0.000

2.2 术后1年这些患者血管的状况

术后1年,在这些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血管状况良好,占75%;有2例患者的血管有闭塞的可能,占10%;有2例患者的血管狭窄,占10%;有1例患者依然存在血管闭塞的情况,占5%。详见表2。

表2 术后1年这些患者血管的状况[例(%)]

2.3 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这些患者中不同mRS评分的患者所占比例的比较

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年这些患者中mRS的评分为0分、1分、2分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更高,P<0.05;其中mRS评分为3分、4分、5分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更低,P<0.05。详见表3。

表3 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这些患者中不同mRS评分的患者所占比例的比较[例(%)]

3 讨论

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是脑梗死的主要诱因。亚急性、慢性脑动脉闭塞是动脉粥样硬化自然发展的结果[5-6]。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远端血栓栓塞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二者往往同时存在。其中,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起主导作用[7]。有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在接受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后,其病情的复发率仍然较高。这说明,对此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不能明显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8]。近年来,临床上对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主要是进行血管内开通术。在对此病患者进行血管内开通术前,需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其闭塞侧血管的代偿情况,以确保其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研究发现,对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进行血管内开通术,可有效地改善其病变血管侧脑组织低灌注情况,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改善其认知功能。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血管内开通术治疗慢性脑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脑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

猜你喜欢
导丝球囊神经功能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