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之词句理解以及语言赏析

2021-06-23 13:2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甲骨文说明文评析

说明文的语言,总的要求是准确、简洁、富有表现力。无论是事物说明还是事理说明,抑或是科学小品,都不能例外。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最本质的特征。

从说明文的主要功能来看,说明文主要是传播知识的。要使说明文传播的知识准确无误,就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冷静客观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要使说明文传播的知识通俗易懂,说明文的语言就必须简洁。此外,一篇具体的说明文,由于说明对象、阅读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其语言既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一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说明文语言特色进行评析:

1.评析整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准确是说明文的共同特点,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来谈。答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作为例子。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评析具体篇、句、词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

如:“加点字词有何作用?”“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语言的生动性)这一特点答题。答这种评析具体篇、句、词的语言特色的题目,一般先解释该词语的含义或明确词语在句中的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或推测等作用,点明这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说明事物特点时所起到的作用,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然后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后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实际、不准确、不能起到强调作用、太绝对等)。

(2020年吉林卷中考题)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和会意字

①甲骨文中有不少象形字和会意字,形象反映了殷商社会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状况,对甲骨文字形体进行考古学研究,是释读甲骨文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②先说一下象形字。

③殷人形象地描摹实物的形状,产生了象形字。甲骨文的“戈”字(见图1),上部横道,代表着戈头,竖道是戈柲(bì)即戈把,是木头做的。殷代的戈,戈把长度大概在80厘米至1米左右。甲骨文的戈应源于这种安上木柲的铜戈。殷墟墓葬出土的铜戈,大多数都只剩下铜戈头,没有木把了。

④简化、线条化表现实物形状,产生了象形字。甲骨文的“牛”字(见图2),是简化了的牛头正面形,是牛头线条化的一个表现。殷墟54号墓出土的铜牛尊,为水牛的形象,体态肥硕,四肢粗短,尾部下垂,目字形眼,眼珠外突,两只大角呈圆弧形向后伸展,双耳上竖。牛尊身躯布满了纹饰,非常漂亮,可谓国宝级文物。

⑤甲骨文“萬”字(见图3)像蝎子,后来借为数字的万字。殷墟侯家庄M1001号大墓出土一件残骨笄(jī),俗称骨簪子,骨笄顶部的形状,与甲骨文的万字轮廓基本相似,均突出了蝎子头前的一对拱钳。殷人凭借对客观世界的细致观察,造出这样的象形字。

⑥下面我再介绍一些会意字。

⑦甲骨文的“为”(为)字(见图4),像人手牵着大象,表示有作为的意思。西北冈王陵区发现两个埋象的坑,一座埋一匹象和一个人,另一座只埋放一匹象,是亚洲象的幼象。象的前肢上面还有一只小猪的骨骼。此坑最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呢?是象脖子旁有一个铜铃铛,表明了这是被人驯服的象。殷商时期,中原地区包括安阳一带,气候比现在暖和,也有象活动。为字的形体及《吕氏春秋》有“殷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表明殷商人已經能够驯服和驾驭大象了。

⑧“夫”字(见图5),像人的正面图形,头上有一个簪,也就是笄。这个字也是会意字,古代的男子成人后要束发加冠,笄是束发的用具。

⑨殷墟出土了数以千计或上万件骨笄和少量玉笄。一般来说,贵族用玉石做的笄,普通平民、奴隶用骨笄。殷代的男子用笄,一般为一人一根。后冈发掘了一个圆形祭祀坑,里面有三个人牲,头顶插一根骨笄。郭家庄M160墓,发现有三个男性殉人,头顶上也只有一根骨笄,说明当时的男子,是一人只用一根骨笄或者玉笄的。

⑩由此可见,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和会意文字,记载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传承了人类的智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借鉴

品析并写出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黑体词的表达效果。

解析:说明文中,由于限制性词语的运用,能够在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数量的多少等方面表达得恰如其分,说明非常准确严密。这也是中考说明文语言内容考查的重点。“大概”表示推测,估计。这样用语,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密)性。

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体现在文中一些表时间、表数量、表程度、表范围等词语上,因此研究体会这些词如何准确严密地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成因、功能,有助于我们感知和理解被说明的对象。

表示时间、数量、程度、估计、范围和频率等限制的词有:(1)表限制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目前等。(2)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3)表限定程度:最、比较、非常、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几乎等。(4)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迅速地威胁警告,并释放毒素抑制对方生长。

②你能想象吗?做出这些反应的是平时看上去仿佛很安静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植物也“聊天”,它们的世界很“热闹”。

③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的微环境,调节养分供给,甚至影响产量。以中国南方经常相邻种植的花生和木薯为例,我们来看它们是怎么交流的。

④木薯先从根部向土壤中释放出氰化物,近的花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就释放相应的乙烯。在乙烯影响下,花生会主动缩减植株的繁茂程度,优先保证果实的养分供给。同时,乙烯还能聚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到花生根部,提高花生对氮、磷等有效养分的吸收率,进而提高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和产量。

⑤此外,植物还可以对外发送物理信号(声信号、点信号等)进行交流。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的实验证明将罗勒栽种到胡椒附近,胡椒的长势就会变得更好。即使用塑料布把二者隔开,胡椒依然能保持这种变化,这是植物的声信号在发生作用。

⑥不同植物甚至可以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交流。“菟丝子”就是一个热情的“送信使者”,比如当昆虫侵害某植物的时候,该植物就发出抗虫信号,通过菟丝子将信号传输给其他植物,提醒它们戒备,增强抗虫力。

⑦除了进行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邻居发出的信号来决定是战是和。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的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会开始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就像是拿起武器发动战争。反之,则和。对水稻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减少竞争,非亲非故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的根系会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抑制对方生长。科学家用确凿的证据表明,植物也有亲疏观念并具备相应的辨识能力,对内相互协调,对外扩张领土。

⑧科学家通过关注植物的“聊天”,破译植物语言,将适宜合种的植物相邻种植,抑制病虫害,增加植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

训练

1.第②段的“热闹”在文中的意思是

2.第⑦段中“极力”一词不能删除,为什么?

答:

猜你喜欢
甲骨文说明文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说明文阅读专练
评析复数创新题
甲骨文“祸”字新证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