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稻田,还是“原始美术馆”?

2021-06-23 18:47梓菲
世界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梯田稻田水稻

梓菲

中国作为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种植水稻已经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水稻随着文明的交流,从中国走向世界,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米。尤其是在亚洲、欧洲南部、美洲热带地区,水稻已经被广泛种植,而随着袁隆平先生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的推广,水稻在非洲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迄今为止,稻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的第3位,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在亚洲地区,人们对稻类更是情有独钟,为了种植水稻,人们想尽了办法,在各种复杂的地貌中见缝插针,逐渐形成了各种稻田奇景。到了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稻田都采用了大农场机械化种植的方式,但很多自古开拓的稻田也保留到了今天,这些稻田见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见证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也见证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今天,很多稻田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在贡献食物的同时,也贡献着别样的风光。

日本青森:稻田美术馆

距今约3000年前,水稻由中国南方经朝鲜半岛传入了日本,在日本的九州岛登陆。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水稻种植传遍了除北海道之外的日本各地,并成为日本的主要粮食作物。到了现代社会,日本的精耕细作在水稻种植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日本的青森县田舍村,甚至发展出了每年一度的稻田艺术节。

青森县位于日本本州岛最北端,与北海道隔津轻海峡相望,是日本知名的长寿县之一。这里森林覆盖率接近70%,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苹果产量位居日本第一,我们熟知的红富士苹果就是发源于此。森林、樱花、祭典和稻田艺术节是青森吸引世界游客的“四大法宝”。

稻田艺术节是青森县特有的盛会,发源于青森县的田舍村。田舍村是一个拥有2000多年水稻种植历史的小村子,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麦田怪圈”的启发,为了开发旅游观光资源、振兴当地经济,这里的人们想出了用稻田作画的办法。1993年7月,第一届田舍村稻田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与“麦田怪圈”压倒麦子、利用高低层次制造出视觉效果不同,田舍村的稻田艺术可是实打实的用水稻“种出来”的。每年4月,村民们就开始构思,一起商讨出当年画作的主题,然后将“起草”的任务交给村干部——他们为此夜以继日地工作十多天,精确地计算如何在一大片稻田里种植不同种类的水稻,并组织人员在田地里用芦苇秆做出上千个标记点。待到插秧的日子,村民们和志愿者手工将几种不同品种的水稻插在预先标记好的位置。一般会采用普通的水稻作为绿色的“背景”,用黑稻米、紫稻米等不同颜色的水稻品种来当作“画笔”,在“画布”上描绘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一开始的时候,“稻田画作”的图案比较简单,后来随着人们的经验逐渐丰富,画作的题材和元素也慢慢地多了起来,从历史人物、明星偶像、动漫人物发展到日本的浮世绘,内容越来越复杂,而呈现效果也越来越好。当地人自豪地介绍说,7月底是观赏稻田名画的最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精美绝伦、造型独特的稻田图画会让慕名前来的几千名游客惊叹不已。因为田舍村的稻田艺术画过于精致,导致曾经还有人怀疑“稻田艺术画”根本就不是种出来的,而是游客自己“PS”出来的。随着从世界各地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加上制图软件越来越先进,这才打破了“PS”的说法,再也没有人质疑村民们的“作画”水平了。

除了稻田艺术节,森林也是青森的招牌项目。

青森,听到这个名字就可以想象出一幅置身于自然郊野的画面。青翠的森林,涼爽的空气,清新的草木香和溪水叩击岩石的声音……而把这个画面真正带到人们眼前的,就是青森的奥入濑溪流。这条溪流的名气之大,在日本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被誉为“日本最美溪流”,早在上个世纪就被指定为“特别名胜及天然纪念物”。来奥入濑溪流根本不用选择特定的季节,因为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冬天,白色的大雪会覆盖住整片森林,银装素裹的树木与闪闪发光的湖面让这里宛如天堂;春夏两季,原生态的森林郁郁葱葱,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在这里也能感受到清凉与爽快。更何况这里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瀑布,用“十步一景”来形容也毫不夸张。这里种植了超过100种不同的树木,它们会逐步地在不同时间段变红,远看似火,走到近处,会发现更加丰富的色彩,红、黄、绿组成的深浅交织之美会让所有人大开眼界。如果说冬天这里是纯洁典雅的白,春夏是晶莹剔透的绿,那么奥入濑溪流的秋就是肆意渲染的红。奥入濑溪流源流部分最著名的一座山被命名为“烧山”,每到秋天,红叶好像将整座山都点燃了,一抬眼,层林尽染。

虽然日本的赏樱名所数不胜数,但青森县弘前市的弘前公园绝对是其中翘楚。弘前公园位于弘前市中心,多年来被日本民众评为日本十大古城樱花之首。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几千株樱花一起怒放,场面宏大,美不胜收。白墙青瓦的庙宇、朱红的围栏、斑斑青苔侵染的城墙,再加上漫天飞舞的粉色樱花,大自然和人类携手将这份如梦似幻的景色呈现在世人眼前。

在青森赏樱,一定不要错过每年的樱花祭,各种极具日本特色的表演伴着漫天的樱花,仿佛是看了一场4D电影。如果再停留得久一点,你会发现各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几乎充斥着青森的整个夏天,睡魔祭、黑石节、三社大祭等,祭祀的各种活动和各色小吃让人们充分感受着日本古老的传统和风俗的传承。

除了这些闻名已久的招牌项目,青森还有很多惊喜在等你打卡:殿堂级的古牧温泉,曾连续10年在“日本温泉百选”中名列前茅;青森的白神观光列车、翌桧观光列车、津轻铁道列车等,可以说是铁道迷们的天堂,尤其是津轻铁路列车,会根据季节更换不同的车厢;作为日本下雪最多的地方,青森在冬天更是变成了雪的王国,各种节庆轮番上演,始于1977年的弘前城雪灯笼节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届时,弘前公园会有市民亲手制作的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灯笼或者雪雕,再用蜡烛装点,让整个公园变成一座繁星铺满地面的梦幻之城。

科迪勒拉梯田:通往天国的阶梯

梯田,是人类利用土地进行耕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山地因为人类的辛勤劳动,被开垦成一片又一片阶梯状的田地,梯田也因此而得名。梯田在世界各地都不算罕见,但因为地域的不同,梯田种植的作物也有所差别,欧洲的梯田主要种植葡萄和橄榄树,而亚洲的梯田则是以种植水稻为主,我国就有云南元阳梯田、浙江云和梯田、广西龙脊梯田等。在菲律宾的吕宋岛,也有一处闻名世界的梯田,那就是被称为“通往天国的阶梯”的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中央伊富高省的科迪勒拉山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稻梯田,总长度大约有2000公里,在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科迪勒拉山脉山势陡峭,据传大约20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伊富高部落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山地上开垦田地,种植稻米。为了不让土壤和水分流失,他们用2—4米高的岩石在梯田外围垒成堤坝。在缺少运输工具的古代,这些大块石头全靠人工搬运,他们肩扛、手抬,磨破了皮肉,磨损了关节,在高耸的山脉上最终搭建出错落有致的梯田奇景。這些梯田中,面积小的仅有4平方米,大的可以达到2500平方米。而整个科迪勒拉梯田,则是由好几个梯田群组成,他们跨越了菲律宾的基安干市、洪都安市、梅奥瑶市、巴纳维市这4个城市,总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公里。更难得的是,科迪勒拉梯田位于海拔700—1500米的高山地区,而根据测量,最高的梯田海拔达到了1900米以上,与下面的梯田垂直距离超过了400米!梯田的外壁全部用石块筑成,总长度达1.9万公里,所用的石料比古埃及金字塔还多。因此,科迪勒拉梯田也曾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为了保持土壤的肥沃和水分,梯田还搭配了一套精妙的灌溉系统。岩石垒成的堤坝不光组成了梯田的外壁,同时还保证了水的引入。生活在这里的伊富高部落,运用古老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用竹筒将泉水引出,经过水闸和岩石堤坝流向梯田,由高到底,每一层都可以保证水源。勤劳的双手创造着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为地球带来了一片美景。水稻成长的季节,梯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整个山坡郁郁葱葱,而梯田的水面被阳光照得闪闪发光,阳光从水稻的缝隙中一下一下地眨着眼睛。到了丰收的季节,山坡被染上一片金黄,放眼望去,整个梯田就像一条铺满黄金的台阶,一步一步地向着天空的方向延伸出去,好像直通天国一般,“通往天国的阶梯”也因此得名。

由于地势险峻,生活在这里的部落鲜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便慢慢地与世隔绝起来。几千年的岁月里,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外界环境如何变幻,他们始终坚持这种耕种模式,口耳相传地把耕种知识传给下一代,而一代又一代的伊富高部落民众,则是在祖先留给他们的伟大奇观上,用汗水和双手进行着生命的延续。正是这种与世隔绝,让伊富高部落保留了最初的样子,就算在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的时期,这里也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于是,科迪勒拉梯田与伊富高部落,就像一个有生命的化石,讲述着2000年间菲律宾人祖先与大自然融合的故事。

相比起世界上的其他梯田,这里也许并没那么适合旅行,因为从村落到梯田的大道有16公里长,只能乘坐汽车抵达。然而这段路程并不枯燥,司机不喜欢带着游客规规矩矩地走大路,他们更习惯穿梭于羊肠小路之中,为的是缩短距离。车子停在梯田脚下,之后大家开始爬山,即便是海拔最低的700米山峰,也需要好体力,不过,新鲜的空气足以令人忘记劳累。经过几十分钟的攀爬,当游人非常希望找个地方歇脚时,那片开阔的梯田便出现在眼前。的确,这种柳暗花明般的豁然开朗,就像劳累了一年的人们看到了饱满的稻穗挂在枝头,辛劳之后的喜悦可能比平时来得更加美好。

现在,原始的手工耕种梯田、维护梯田以换取微薄收益的做法已不复存在,伊富高的年轻一代开始转而倾心于从事跟旅游相关的工作,譬如手工编织、木雕等,引导游客前往水稻梯田参观。而菲律宾政府也在帮助伊富高部落的人们在保留原生态的同时,借助现代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好。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和体验这个古老部族的风貌。

现在来到科迪勒拉梯田,不仅可以登上山峰欣赏梯田美景,回到村落,也可以一边品尝特制的鸡尾酒,一边观看传统的部落舞蹈。漫无目的地在古老的村寨中游走,听着流水灌溉农田的潺潺之声,走累了,停下来坐在田埂上等待日落,也许还会看到一些精致的工艺品,停下来把玩一下,再跟商贩讨价还价一番,买走一个属于自己的伊富高木雕……一边是恢弘的梯田,一边是宁静恬淡的村落,这种和谐,或许就是一代又一代伊富高人对传统和自然的敬畏之心。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科迪勒拉梯田的评价:2000年来,伊富高山上的稻田一直是依山坡地形种植的,种植知识代代相传,神圣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使这里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征服和融合。

乌布:稻田中的艺术与浪漫

如果说青森田舍村的稻田是人们用于创作的画布,科迪勒拉梯田是记录传统劳作的胶片,那么乌布的稻田,更像是不间断的背景音乐,已经与这个地方融为一体。也许人们平时并不会注意到,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稻田,乌布就会像一位失去了靈魂的艺术家,变得平淡无奇。

乌布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说起巴厘岛,很多人可能立刻就会想到浪漫的婚礼、豪华的酒店、海浪拍打着陡峭的岩壁、一对对情侣手挽手在棕榈树下徜徉……但来到乌布,会给你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巴厘岛。

乌布远离海滩,是一个由几个村庄组成的小镇,这里是巴厘岛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村。大街小巷的工艺品商店和博物馆让乌布散发着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纺织、摄影、建筑等艺术形式让人不由得沉浸其中。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乌布的名字就在西方艺术界广为流传,至今仍常有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此寻找创作灵感,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还曾在此取景。

对于很多来乌布的艺术家来说,稻田是他们灵感的重要来源。其中最著名的梯田莫过于德格拉朗梯田,它位于乌布北面,在通往圣泉寺的公路边。第一次来到德格拉朗梯田,你会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好像在看一张热带风光的明信片——的确有很多明信片和摄影作品是在这里取景的。田间点缀的椰树和雄伟的火山背景使它在世界上无数的梯田中独树一帜,难得的是热带风光与田园景色的完美契合。相对于其他大型梯田的壮丽,德格拉朗梯田更像是一个精致的盆景:土堆和石头在山体上搭起了一层层的阶梯,阶梯上的水稻将台阶“漆成”了绿色,远看就像盆景的石头上布满的一层青苔。而一株一株散落其间的椰子树则是这个“盆栽”的点睛之笔,就像盆景中的翠竹,错落有致,引人注目。这里的人们精雕细琢出了这件艺术精品,而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则将这件艺术品推广到全世界。德格拉朗梯田成为了乌布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而聪明的当地人在她的对面修建了观景餐厅和茶室,游客可以在这些餐厅中坐下来,一边品尝当地特色的脏鸭饭,一边欣赏梯田美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景色中感受落日余晖,感受时间流淌。

乌布的稻田实在是非常多,除了一些依山而建的梯田,还有很多隐藏在城镇中的小块稻田,同样景色宜人。在乌布市集热闹的十字路口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路,顺着巷子走,可以来到乌布的卡姜街。据说,卡姜街得名于一位印度尼西亚的战斗英雄。顺着印满游客足迹的路面一直前行,起初两侧还有一些小商铺,落英缤纷的树下还停靠着许多摩托车,走着走着,现代化的环境开始越来越淡,偶尔会有戴着斗笠的村民骑车经过,我们好像顺着一条时光通道,慢慢地走向从前。渐渐地,眼前几乎就只有路和树了。

没走多久,眼前出现一大片水光潋滟的稻田,这里才是真正的卡姜街稻田漫步。不知道什么时候,街道变成了狭窄的田间小路,汽车很难通过。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棕榈树,枝繁叶茂的树冠将火热的阳光挡住,给地面留下一片阴凉。而几缕阳光努力地穿过树叶洒在路上,为这条小路铺上了点点金光。路边就是一块块小巧的稻田,一缕风吹过,绿油油的水稻随风舞蹈。虽然处于热带,但在这里,风好像也像在水中滤过一般,洗去炎热,拂面而来的是阵阵清凉。农忙的时候,可以看到戴着斗笠的当地人在辛勤劳作,而农闲的时候,这里更是格外安逸。静静流淌的小溪,在田边练习舞蹈的孩子,远处的鸟群忽而飞过,天空中云朵变幻莫测,水牛和鸭子在远处悠闲地“散步”,连小狗都慵懒地晒着太阳,鸣鸣虫声中夹杂着当地人竹筒乐器里发出的悦耳的声响,叮咚叮咚……仿佛这里才是乌布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切是那么的平常,又是那么的美好。

除了欣赏美景,来到乌布一定要体验一下特色稻田酒店。乌布的许多酒店都是建在稻田旁边的,有的甚至直接就建在稻田里。这些酒店大多都是由一栋栋小房子组成,没有高楼大厦,只希望人们能尽可能足够地接近自然。酒店中大多种着鸡蛋花树,而当地人也会将刚采下的鸡蛋花穿成花环挂在客人脖子上以表祝福。傍晚时分,在外面游玩一天的客人回来,坐在院子里,身边就是一片片稻田。

躺在竹子做成的躺椅上,看着没有工业污染的纯净夜空,吹着徐徐的凉风,听着耳边声声的蛙叫与虫鸣,或许此时的人们已经忘记了身处于现代的酒店当中,仿佛自己就是当地的农夫,在自家的稻田中伴着晚风入睡。不过,胆小的人晚上走路一定要小心——白天这里是行人的步道,晚上这里可就变成了各种昆虫和青蛙的天堂喽!在乌布游览,还要小心这里的猴子,乌布的原住民认定自己祖先的灵魂已经转世到这里的猴子身上,所以对猴子十分尊敬,对它们的行为也非常纵容,猴子们抢游客的食品、背包是常见的事情。这里的猴子还有个“绝活儿”,就是可以精准地把人们的眼镜摘下来抢走,然后躲在远远的地方,“玩弄”着自己的战利品。所以在乌布欣赏美景的同时,一定要小心这些“尊贵的小偷”

除了看稻田,乌布王宫、圣泉寺和乌布大集市也是必去的几个地方。

乌布王宫建于16世纪,由著名的艺术家们设计,共有60间房,居住着皇族的后裔,但是他们和平民一样,需要通过自己努力工作来谋生。宫殿内精致细腻的手工雕刻和贵气逼人的金箔装饰,都令人心生赞叹,宫殿的大门更是情侣们拍结婚照的胜地。

圣泉寺是乌布乃至整个巴厘岛最重要的寺庙之一,传说它是由因陀罗以矛刺地求得圣水解救当地居民得来的。据说圣水涌出地下的刹那间,清澈的泉水夹杂着黑色的细沙,肆意地如花朵般绽放在蔚蓝的天空中,景色蔚为壮观。因为这个充满传奇的故事,得名圣泉寺。寺内遍布石像、象牙与骨雕,灰白色的主题色调显得宁静、圣洁。这里还有十多个泉孔,据说喷出的泉水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意义。当地人认为这些泉水给乌布乃至整个巴厘岛带来了福祉,很多人参拜祷告,虔诚的女信徒头顶祭品,男信徒身着白色服装、头裹白巾,他们的虔诚让人心生敬畏。也有人去那里沐浴圣水,站在圣泉里的石柱上,头顶的喷水口流下的泉水洗涤心灵。

乌布市集是融入当地人生活的最佳地点。乌布市集是皇宫对面一片区域的统称,因为艺术氛围声名远扬,这里聚集了全世界众多渴望展示自己才华的艺术家,他们或来这里采风取景,或来这里体验生活寻找灵感,有的干脆就在这里租一间小店,一边创作一边售卖自己的作品。随着名声越来越大,乌布市集也越来越繁华,从充满当地特色的手工饰品店,到充满西方艺术氛围的书店、画廊,还有将不同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艺术馆、服装店、主题餐厅等,不一而足。而很多艺术作品的核心内容,还是乌布美丽的稻田。

稻田,作为人类与自然的古老契约,见证了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共生。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人们通过这些古老的稻田,回味着漫长的农耕文明中祖先写下的浓墨重彩的篇章,体会着祖先古老的智慧。从原始耕作到开垦梯田,再到被发挥到极致的“稻田养鱼”,祖先们一直在寻找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今天,通过袁隆平先生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稻田已经在世界各地扎下了根,也许在多年之后,又会有“禾下乘凉”这种新的稻田奇景可以供游人体验了。

猜你喜欢
梯田稻田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稻田摸鱼记
《山区修梯田》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秀美梯田
稻田迷宫
梯田之恋
从江加榜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