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机构人力资源配置

2021-06-23 20:49陈霜李小瑜
商业文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养资源配置医护人员

陈霜 李小瑜

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国家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则认为该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的形式逐渐变为社会化,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针对老年人产生的各类医保问题也日渐凸显。为应对社会养老问题,医养结合模式应时而出,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人力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制约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医养结合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国家医养结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为减低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全社会的生育水平大幅降低,并且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人口寿命大大延长,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问题已日渐突出。未解决社会中矛盾日渐突出的老龄人口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国家在2016年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正式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的落地,将养老服务和现代医护技术进行有机地融合,满足了当代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突破了传统养老模式的禁锢,使我国社会养老问题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医养结合模式概述

医养结合就是将专业的医护治疗技术、康复保养工作、生活养老等进行有机地整合,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对老年群体的健康和养老负责。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势必会随着老龄化的严重逐渐凸显,老年人口中各类常见的慢性疾病、失能失智人群的基础会不断上涨,医养结合模式与传统医疗、养老分行最大的区别是让老年人不仅能在养老机构中得到生活上的照顾,还能进行定期检查和及时的治疗,使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获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保障医养结合模式切实可行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该模式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应的制度、政策、管理等还未能成型,使其在实际落地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医养结合机构也未能就人力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下文对医养结合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研究,希望能推动我国医养结合机构的健康发展。

医养结合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重视医疗,忽视预防护理

国家推行医养结合模式的目的不只局限于“有病治病,无病养老”,更在于提高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水平,使老年人得到全面的护理。对医养结合结构来说,对已经患病的老人实行相应的医疗手段,能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疗效,并且能有效地提升机构的口碑,获得更好的效益,而护理是需要长期开展的活动,见效慢,成效低,所以很多医养结合机构在日常运营与工作中,更加重视对老龄人口的治疗,对相应疾病的预防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未能正确地认识到充分的健康管理对老人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医养结合机构未能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地为老人普及健康管理知识,未能带领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正确的保养模式。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在患上慢性疾病后,虽然在医养结合机构中得到了一定的治疗,但是医护人员未能充分关注老人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压力,使得老人在患病后受到经济、疾病、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压力,严重影响了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

医护人员配置不足且服务质量低

医护人员和机构内老人的配比不均几乎是国内所有养老机构中都存在的现象,造成此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在同类型机构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普遍较低,且工作时间长、工作繁重,长期护理健康状况堪忧的老人也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护理过程中还可能因家属的不理解产生纠纷,加之社会环境对护理岗位的认可度不足,多种因素影响下,都造成了医养结合机构中人力资源的短缺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来说,医学生的学习周期比普通专业更长,在付出相应努力后,毕业后的医学生更倾向于在大型医院内就业,更加重了医养结合机构内医护人员比例的失调。以南京市江宁区医养结合机构内的医护人员数量为例,在2015年全区共有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执业医师572名,护士427名,医护比例为1:0.75,不仅未能达到江苏省卫生厅规定的1:1医护配备原则,更是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1:2医护配备比例标准。另外,由于医护人员的缺口量大,很多医养结合机构在任用医护人员时,也会适当放宽人员的聘用条件,内部也未能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使得很多下岗人员在结接受临时培训后就进入机构工作,团队的专业性、服务性和医护水平难以得到保障。

完善的医养结合机构的人员结构应至少包括专业技术岗位、养老护理岗位、工勤岗位和管理岗位四种类型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人员、社会工作师、营养师、心理咨询人员、健康管理师等。但是医养结合机构的实际人员结构与配置中,还存在很大问题,首先是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问题,很多医养结合机构内的养老护理人员由下岗再就业的中年妇女担任,这些人员几乎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其次,很多机构内的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管理人员、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关键人员,难以保障老年养老服务的质量。若人员的配置不科学、不合理,势必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也会制约医养结合机构的长远发展。

完善医养结合人力资源配置

若想切实的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势必要对现有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优化,首要解决问题应是人员缺口问题,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人员配置问题:第一,积极寻求上级部门的帮助,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加大对医养结合机构的正面宣传,寻求上级部门的政策扶持,推动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和专业培训机构、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不能抗拒任用下岗再就业人员,但是应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应定期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除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外,还应从老年心理健康、日常保养技能等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弥补国内相关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医养结合机构的整体护理水平。

医养结合机构应完善自身薪酬体系,尤其应提高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可通过建立绩效考核的模式,根据护理难度和护理工作量,为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薪酬奖励,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认可,在精神和物质双方面给护理人员提供关爱,让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产生认同感,提高内部凝聚力,加强人员结构的稳定性。鼓励并支持内部人员深造,为护理人员深造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可设置一定的奖励资金鼓励内部人员考取专业护理证书,并且在其获得证书后相应的提高其薪资待遇,通过此方式刺激内部人员持续学习,进而实现整体医护水平的提升,帮助医养结合机构实现长远发展。同时,还应设置相应的惩罚机制,对护理水平不足、护理工作中因个人原因导致的失误行为进行处罚,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但也应客观全面地考虑问题,多方面了解情况,切忌单方面听取投诉意见,对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带来打击。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针对老龄人口的医疗和养老矛盾日渐突出,应时而出的医养结合模式能有效缓解紧张的医疗资源,提高对患病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在医养结合模式的实际推行过程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医护人员数量不足问题,且人员整体专业水平较低,人员流动性大。医养结合机构应深入思考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全面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能力,才能使国家老龄人口的老年生活得到保障。

(十堰市人民醫院)

参考文献:

[1] 景丽伟, 张超, 孙书彦,等. 北京市医养结合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0, 13(3).

[2] 刘隔, 刘艳娟.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年29卷18期, 18-19,142页, 2020.

[3] 张涛, 王恩漫. 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012(011):17-19.

[4] 李青、丁文荣、郑雷、缪莉.安徽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疗资源分析——基于马鞍山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调查[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 v.18;No.98(05):85-87+91.

[5] 刘瑶, 黄跃. 中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研究进展[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9, 042(001):81-84.

[6] 习璐竹, 柳家贤, 周英,等.广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 全科护理, 2020, v.18(04):18-22.

[7] 阳程文, 侯保疆. 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的阻碍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广州的实地调查[J]. 当代经济管理, 2019, 41(04):72-77.

猜你喜欢
医养资源配置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场景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加快疏通医疗体制梗阻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