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及PGC-1α蛋白糖异生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1-06-24 00:25胡玉立丁雷李梅刘玮赵丹吴丽丽秦灵灵刘铜华
环球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玉米须多糖试剂盒

胡玉立 丁雷 李梅 刘玮 赵丹 吴丽丽 秦灵灵 刘铜华

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maysL.)的干燥花柱,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含有丰富的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玉米须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1-2]。同时玉米须,味甘淡,性平,能够利尿祛热、护肝利胆,契合消渴病内热的基本病机[3]。已有多项研究证明玉米须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其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原合成,抑制氧化应激等方面发挥作用[4-8],但其是否抑制糖异生及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实验旨在观察玉米须多糖对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s,ZDF)的糖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 蛋白信号通路探讨玉米须多糖抑制糖异生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须的功效及降糖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雄性ZDF大鼠12只,13~14周龄,270~400 g;正常对照ZL大鼠6 只,13~14周龄,280~330 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YXK(Jing) 2016 0011。动物饲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SPF级动物实验室,室温(25±2)℃,相对湿度(50±5)%,昼夜循环12小时/12小时条件下。动物自由饮水,正常维持饲料喂养,饲料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室提供。动物实验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BUCM-4-2019040904-2104)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玉米须多糖,购自西安品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PC-1905043。

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中生北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标准号:YZB/国2087-2003);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中生北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标准号:YZB/国0689-201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中生北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标准号:YZB/国0599-20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中生北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标准号:YZB/国0677-2003);糖原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G1281);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G1120);叉头转录因子(fore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 of the O subfamily 1,FoxO1)(C29H4)Rabbit mAb(CST公司,批号:2880),Phospho-FoxO1(Ser256) Antibody(CST公司,批号:946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PEPCK)(D12F5) Rabbit mAb (CST 公司,批号:12940);葡萄糖6磷酸酶 (glucose-6-phosphatase, G6Pase) (D5D2) Rabbit mAb(CST 公司,批号:12263);Anti-PGC1 alpha antibody(Abcam 公司,批号:GR3213300-2);β-Actin(13E5)Rabbit mAb(CST公司,批号:4970);山羊抗兔IgG H&L(HRP)(Abcam公司,批号:GR3355126-1)。

1.3 实验仪器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3K15);快速血糖仪及配套试纸(日本爱科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GT-1941);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BX53);垂直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Mini-PROTEAN Tera System);凝胶成像仪(美国BIO-RAD公司,ChemiDocTM XRE with Image LabTM Software)。

1.4 动物造模、分组及给药

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禁食不禁水12小时,采尾静脉血测定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以FBG>7.0 mmol/L且随机血糖>11.1 mmol/L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标准。根据ZDF大鼠FBG和体质量(body weight,BW)水平,采用区组随机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玉米须多糖组,每组6只。玉米须多糖组给药剂量为500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服去离子水,所有大鼠灌药体积均为1 mL/100 g体重,灌胃1次/天,连续给药5周,固定同一时间。给药期间,所有大鼠自由饮水及进食正常饲料。

1.5 血液样品的制备与指标检测

给药后每隔一周测量一次BW及尾静脉采血测定FBG。第5周禁食不禁水12小时,测大鼠空腹血糖作为0分钟血糖,按2 g/kg给大鼠灌胃50%葡萄糖溶液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OGTT),测定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血糖,计算曲线下面积[公式:AUC = 0.5×(Bg 0 min +Bg 30 min)/2 + 0.5×(Bg 30 min+Bg 60 min)/2 + 1×(Bg 60 min + Bg 120 min)/2]。

给药5周后,禁食不禁水12小时,1%戊巴比妥钠(45 mg/kg)麻醉,腹主动脉取血,3000 rpm、 4℃离心15分钟,取上清,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快速收集肝脏组织,部分液氮冷冻,用于蛋白含量测定;部分4%多聚甲醛固定,用于肝脏形态学观察。

1.6 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新鲜肝脏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后,石蜡包埋,3~5 μm切片,根据HE和PAS染色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步骤进行,常规光学显微镜高倍镜镜检,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及糖原分布,并拍照保存图片。

1.7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糖异生相关蛋白PGC-1α、FoxO1及其磷酸化形式、PEPCK、G6Pase的表达

取冻存的肝脏组织黄豆粒大小,按照活性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肝脏总蛋白,考马斯亮蓝法定量,100℃沸水煮5分钟变性。制10%胶,上样量15 μg,电泳:80V,30分钟,100V 1小时,转膜:100V 1小时,摇床常温封闭1小时,加入配置好的一抗4℃过夜孵育,TBST漂洗三次,二抗常温孵育1小时,TBST漂洗三次,加ECL 超敏发光液反应1分钟,BIO-RAD凝胶成像仪显影,Image J 6.0分析灰度值,蛋白表达水平用目的蛋白与内参蛋白灰度比值来表示。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正常组大鼠精神良好,活动自如,皮毛光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度减低,伴多饮、多食、多尿等现象,皮毛光泽度低。与模型组比较,玉米须多糖组有类似表现,但多饮、多食、多尿程度较低,皮毛光泽度偏高。

2.2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体质量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偏高(P<0.05);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玉米须多糖组体质量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体质量的影响

2.3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第0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糖具有差异(P<0.05),模型组和给药组无差异(P>0.05);从第4周开始至用药结束,玉米须多糖组与模型组血糖出现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2.4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糖的0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的血糖及AUC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玉米须多糖组0分钟、30分钟、60分钟血糖及AUC均显著下降(P<0.05),具体见表3。

表3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2.5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血脂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TC、TG、LDL-C、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给药5周后,与模型组相比,玉米须多糖组LDL-C显著下降(P<0.05),TC、TG有下降趋势,HDL-C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4。

表4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血脂的影响

2.6 各组ZDF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2.6.1 HE 正常组肝细胞大小、形态均匀正常,肝小叶结构清晰,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索状排列,内未见脂质沉积;模型组肝小叶肝索结构消失,肝细胞肿大变性,存在大量脂肪空泡及脂质沉积。与模型组相比,玉米须多糖组肝小叶呈索状排列,结构清晰,肝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存在轻度脂肪病变,但无明显大脂滴形成(见图1)。

注:A:正常组B:模型组C:玉米须多糖组。

2.6.2 PAS 正常组肝脏PAS染色明显饱满,均匀,呈紫色;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见大量脂肪空泡,细胞间、细胞内PAS染色明显稀薄,不均匀;与模型组比较,玉米须多糖组大鼠肝组织糖原含量明显增多,脂肪空泡明显减少,围绕肝小叶均匀分布(见图2)。

注:A:正常组B:模型组C:玉米须多糖组。

2.7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糖异生通路PGC-1α、FoxO1、PEPCK、G6Pase蛋白表达的比较

如图3、表5所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PGC-1α、PEPCK、G6Pase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 FoxO1蛋白表达量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FoxO1/FoxO1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玉米须多糖组大鼠肝脏组织PGC-1α、PEPCK、G6Pase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FoxO1蛋白表达量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FoxO1/FoxO1比值显著升高(P<0.05)。

表5 玉米须多糖对ZDF大鼠肝组织糖异生通路PGC-1α相关靶蛋白的影响

注:A:正常组B:模型组C:玉米须多糖组。

3 讨论

近年来,2型糖尿病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9-10],探索天然有效的降糖药成为研究热点。玉米须作为传统药食两用的中药,大量实验表明其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本研究结果显示,玉米须多糖干预5周后可显著降低ZDF大鼠的FBG、OGTT-AUC、LDL-C,对TC、TG具有降低趋势,HDL-C有升高趋势,说明玉米须多糖可以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促进肝糖原合成及调节糖异生。

肝脏作为控制身体能量代谢的关键器官,对维持葡萄糖稳态至关重要,约有90%内源葡萄糖由肝脏合成,肝脏糖异生决定空腹血糖水平,在调节血糖中起关键作用[11]。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以抑制肝脏中糖异生和糖原分解, 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空腹时, 胰腺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肝糖异生,升高血糖。肝脏糖异生活跃,内源性葡萄糖输出增多,亦是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促进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糖异生也是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靶点。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是一种多功能调节因子,通过调节转录因子活性,调控生物过程如线粒体生物发生和呼吸、糖异生和葡萄糖转运、糖原分解、氧化磷酸化等[12]。PGC-1α禁食后在肝脏中被诱导,在一些糖尿病或胰岛素信号缺乏的模型中升高[13],尤其在糖异生增高的几种糖尿病模型中上调[14]。PGC-1α可通过PGC-1α/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receptor-relatedreceptorα,ERRα)负反馈、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ic nuclear factor 4 alpha,HNF4α)的共激活等多条通路调节糖异生过程[12]。近年来,PGC-1α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个新靶点而逐渐被关注。糖异生主要由PEPCK和G6Pase调节,它们是将丙酮酸转化为葡萄糖的关键酶,其基因表达水平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如FoxO1、PGC-1α、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等[15]。胰高血糖素通过转录激活因子CREB-CRTC2和FoxO1-PGC-1α复合物上调糖异生基因G6Pase和PEPCK的表达,以维持空腹血糖水平。研究证实,胰岛素-AKT途径可以通过FoxO1的磷酸化分离PGC-1α-FoxO1复合物[13]。FoxO1被证明也可直接与葡萄糖生成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并激活葡萄糖产生[13]。肝细胞特异性缺失FoxO1可降低禁食小鼠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导致低血糖[16]。本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玉米须多糖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PGC-1α、PEPCK、G6Pase水平均明显下降,pFoxO1/FoxO1水平明显上升,说明玉米须可能通过促进FoxO1磷酸化表达,阻止FoxO1与PGC-1α结合,减少PEPCK及G6Pase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的肝脏糖异生过程,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本实验采用瘦素受体敲除的自发型ZDF大鼠,其进食量明显增加,同时存在代谢综合征的表现,是研究糖尿病的良好动物模型[17]。给药5周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OGTT AUC以及LDL-C显著降低,肝脏的脂肪沉积及糖原分布亦有了明显改善,实验机制表明其可能通过促进FoxO1的磷酸化表达,抑制PGC-1α对糖异生的调节作用,从而降低血糖,但玉米须对糖异生过程中其他转录因子是否有影响,及其可能的上游通路,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玉米须多糖试剂盒
6种非洲猪瘟荧光PCR试剂盒对比试验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菠萝蜜多糖可调节肠道微生物
4种非洲猪瘟核酸检测试剂盒性能比较分析
两种小反刍兽疫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比较分析
玉米须水降三高
玉米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铁复合物的铁含量
沙蒿多糖乳化特性研究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