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材料产业链之声

2021-06-24 02:18孙晓霞
新材料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两会储能建筑

孙晓霞

编者按:“从来春早是京华。”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散发出勃勃生机的春之讯号。2020年,“十三五”收官,面对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我国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载入史册的答卷;2021年,“十四五”开局,也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重要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承载了更多意义和期待。

本刊编辑部精心梳理了代表、委员的议案和提案,以及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的访谈观点,整理出材料领域、与材料息息相关的制造业领域的相关观点,希望“两会”中的材料“好声音”,能够让业界人士畅想“十四五”,描绘出材料及下游产业的发展蓝图和宏大愿景。

部长通道

王志刚:基础研究在国家科技全局中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认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加强基础创新能力首先应该提高认识。王志刚表示,“要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创新能力方面必须要过硬,同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有短板弱项,追根溯源还是基础研究能力存在薄弱环节,基础不强。”

王志刚指出,基础研究在国家科技全局中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首先,要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开展更加科学优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使基础研究在我国能够成系统地布局,成体系地推进。第二,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争取“十四五”使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由现在的6%达到8%左右。第三,基础研究要更加强调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第四,要更加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投身基础研究。第五,要建一些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平台。

肖亚庆:“十四五”将建成完备5G网络,拓展5G应用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大步向前,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成系统完备的5G网络,5G垂直应用的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肖亚庆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还存在薄弱环节,核心技术需进一步突破,网络覆盖面和便捷程度、个人消费体验方面还需加强,数字经济发展与各行各业的融合要加快。

肖亚庆表示,融合发展催生创新出更多的新业态、新应用,要用数字化思维理解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确定性,使我们面对当前不确定的世界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时,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方興未艾,未来前景广阔。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它发展好。”肖亚庆说。

科技创新

刘忠范:加快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呼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增量”与“存量”的关系,加快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刘忠范表示,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是“存量”。建设新的创新平台、加大投入力度,毫无疑问是好事。但是,“增量”须跟“存量”的改革、重组和提升密切关联,而不是越来越多的花样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刘忠范建议,可考虑成立独立于行政部门之外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改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一拥而上”“病急乱投医”的混乱现状;同时,应分层布局、分类管理,明确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角色定位,避免过度的功能重叠,同时尽可能减少科技人员“一女多嫁”和“强者通吃”的问题。

赵宇亮:科技自强,全社会要有更长远的眼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认为,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企业有更长远的眼光。

赵宇亮认为,高科技需要高投入,单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价值越大的成果,需要投入的时间和资金就越多,3~5年甚至10年才能把一个高科技产业培育起来。我国的社会资本和企业往往缺少这样的长远眼光,让一些本来很有希望的创新成果止步于成果转化。建议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社会资本和企业也需要以更高的境界和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科技创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真正长期投入研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新材料产业发展之见

曹慧泉:加大新材料研发应用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曹慧泉表示,我国应该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突破“卡脖子”新材料的薄弱环节,提升新材料自主供给和自主保障能力,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曹慧泉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一是加快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顶层设计,建设开放共享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持续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项目指南,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二是做好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布局,重视颠覆性新材料技术和材料基因工程研发及应用,占领技术制高点,将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并亟待攻关的关键新材料列入国家重大专项。三是建立统筹协调、系统完备的新材料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目前,除工信部“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外,新材料产业领域缺少专项支持政策,建议在国家层面整合工信、发改、科技、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资源,加大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财政扶持资金和金融支持资源的配置效率,防止“碎片化”要素供给。

第二,持续加大新材料研制生产应用支持力度。一是加大支持新材料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引导成立新材料产业基金,联合政府、社会、企业对投资大、周期长的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进行持续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成果转化,支持企业渡过产业化初期艰难阶段。二是培育新材料产品市场和终端用户,鼓励国有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先试先用,打通生产应用环节加速新材料产品迭代,满足器件、整机持续提升性能对新材料技术需求,拓展新材料产品市场空间。三是调整完善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目前,“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支持新材料产品类别较少,不足《重点新材料首批次示范应用指导目录》的1/2,且对产品性能指标设置过高,符合条件的产品少、项目支持资金有限。建议进一步扩大补贴领域和范围,加大资金支持额度,解决“好材不敢用”的后顾之忧。

第三,加大关键短板材料攻关力度。一是加大对国内完全空白、产品性能稳定性较差、受到国外严格管控等关键短板材料的攻关力度,提升新材料产业保障能力。特别是对列入国家新材料领域“揭榜挂帅”企业重点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二是建立國家-省级联合攻关机制,建立由国家部委指导、省级工信部门深度参与、以国内相关优势企业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新材料关键短板材料联合攻关机制,集中力量突破短板。

第四,支持地方有关平台和重点企业承担国家材料基因工程技术与应用任务。湖南新材料产业在部分细分领域优势明显,在先进钢铁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等领域发展迅速。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湖南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导支持,在有关平台建设、承担国家材料基因工程技术与应用任务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支持湖南省新材料企业参与重点新材料战略任务揭榜挂帅及相关配套任务。

第五,加强新材料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建立健全新材料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间的沟通和预警机制,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二是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将新材料知识产权按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分类,及时发布相关交易信息,让处于技术端、产品端、商品端的新材料知识产权产品便捷交易。三是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产业化。

郑月明:我国应加强新能源材料产业整体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强相关体系、行业标准建设,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

郑月明指出,高端新能源材料领域,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关键材料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实现突破,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国产化率较低,原始创新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

以我国最具规模优势的光伏领域为例,光伏胶膜的核心原材料之一聚烯烃弹性体(POE)全部依赖进口;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国产化率也不高,目前对外依存度达65%~70%。同样是规模领先的锂电领域,高性能硅碳负极、高端隔膜材料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此外,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正处于大规模示范应用的初期,为突破发展瓶颈,迫切需要解决包括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碳纸以及储氢材料等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

郑月明表示,新能源领域涉及的材料种类众多,特别是一些“卡脖子”材料技术门槛高、投入大,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强相关体系、行业标准建设,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

加强新能源材料产业整体规划和行业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的作用,协调“政产学研金服用”,建立良性的协作模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打破新能源材料性能评价的行业壁垒,搭建标准化、国际化的第三方检测平台,提升性能评价的效率与可靠性。

加强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的基础研究。支持设立国家级新能源材料创新平台,重点关注关键材料技术研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大科研院所、高校等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加强专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

大力培育新能源材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应用为牵引,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设立国家专项天使投资基金,持续加大对关键材料技术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新能源关键材料企业在金融、税收方面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和生态圈,增强集群综合竞争力。

绿色发展,奋力实现“碳中和”

刘汉元:支持光伏产业发展 加快“碳中和”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在推进“碳中和”的进程城中,应支持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落实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和优先上网政策,优化储能发展模式、保障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

刘汉元表示,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并且逐步成为了比肩中国高铁的“国家名片”之一。过去十多年来,随着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迅速推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光伏发电成本也有了大幅降低,2020年平均上网电价已降至0.35元/kWh,今年有望全部实现平价上网,不再需要补贴,预计“十四五”期间将降低到0.26元/kWh以下,届时光伏发电成本将低于绝大部分煤电。“所以从能源供给保障方面来看,通过加快发展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未雨绸缪、提前布局、防范未然,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必然选择。”刘汉元说道。

因此,刘汉元建议,加快推进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进而加速碳中和进程,筑牢我国能源和外汇安全体系。“通过10~20年时间,实现我国能源增量的70%以上、存量的50%以上的可再生清洁化替代,在加快碳中和进程的同时,将国家能源供给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解决石油进口可能被‘卡脖子的问题,实现我国能源的安全保障,节省大量外汇支出,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战略安全保驾护航。”刘汉元解释说。

刘汉元还建议,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造和应用第一大国,中国制造的光伏、风电产品应走向世界,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及广大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跨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踏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曹仁贤:“碳达峰、碳中和”将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他说,“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宏伟的计划,目标清晰,必将加快推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储能和氢能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曹仁贤表示,“3060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升级提出了新要求。曹仁贤指出,以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将是我国实现“3060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在2021全国“兩会”期间,曹仁贤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制定完善并颁布实施能源法的建议》,建议加快完善并颁布实施能源法。他认为,作为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建坐标、指方向的纲领性上位法,能源法长期缺位,使能源单行法之间缺乏统一协调,也无法处理能源四个革命、能源结构优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李永林:加快布局新能源业务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副总经理李永林表示,对于能源化工行业而言,优化产业、产品和能源结构,加快节能减排降碳,是任务也是责任,要加大布局新能源业务,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助力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李永林介绍,近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加大氢能产业布局,目前氢气产量350万t/a,氢气提纯、储存、运输技术成熟,并已应用于工业项目;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已建成投用10座加氢站;打通了氢气制备提纯、储存运输、终端加注全产业链;依托现有炼化企业的副产氢气资源,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建成了9000kg/天的高纯氢供应能力,正在布局可再生能源制“绿氢”。

李永林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集团将加快发展以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绿氢”,在氢能交通和氢基炼化2大领域,推进氢能产、储、销全产业链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发展以油氢混合站为主的加氢站网络。

武钢:推动绿电消费 加快风电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提高绿电消费水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要抓手之一,在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武钢指出,当前我国绿电的市场地位与其战略作用不匹配,风光电量并网占比不到10%,多地存在弃风、弃光和低电价市场化交易等不依照《可再生能源法》执行的现象,绿电认证标准缺失等问题制约了绿电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性。

因此,武钢建议:首先,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确保绿电应发尽发,全额保量保价消纳。其次,加大政府监督力度,禁止一些地方政府强制绿电低价交易的行为,放开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政策。三是尽快出台与配额挂钩的绿证强制认购机制,并建立绿电消费认证标准,实施绿证交易与减税、贷款优惠、提升授信额等进行挂钩的激励政策;四是鼓励绿电企业使用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充分使用、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武钢认为,“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将达到12亿kW以上”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保障,我国需进一步加快风电开发建设步伐。然而,在目前的风电项目开发中,仍存在建设用地指标依据标准过时、用地政策弹性不足、分散式风电项目手续繁琐、地方政府缺乏动力等问题。

此外,武钢表示应因地制宜推进分散式风电发展。分散式风电靠近负荷侧,有利于就近消纳,是降低用电成本、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有力抓手。

马永生:加快氢能产业发展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经理马永生建议,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在顶层设计、核心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制定和产业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在马永生看来,目前,我国在副产氢纯化等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氢规模和燃料电池汽车总量仍然很小。我国氢能产业长远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具体来看,一是缺乏国家层面总体统筹和顶层设计,已出现产业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二是在液态储氢等核心技术、高端材料、装备制造方面存在“卡脖子”风险。三是氢能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行业标准、技术路线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四是当前“绿氢”(风光水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制氢)成本高,经济性利用较为困难。

对此,马永生建议:

一是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坚持绿氢原则,重点围绕氢能交通、绿氢化工产业,超前加大高纯氢制备、加氢站、氢气储运设施、氢燃料电池等基础设施布局。

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产学研联合攻关,探索并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加强标准体系制定。氢能全产业链管理涉及国家11个部委,需统筹推动,建立完整、先进的全产业链氢能规范标准。

四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明确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政策支持标准和支持时限,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曾毓群:助力“碳中和”,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实现能源的清洁化和交通的电动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而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汽车、电动船舶等方面的应用,让能源清洁化、交通电动化成为可能。他还透露,作为全球重要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宁德时代已经全面启动碳中和规划,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曾毓群表示,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达成“碳中和”目标、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大,规模化并网影响电网稳定运行,而新能源+储能可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并网提供有力支撑,必将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储能系统作为能源存储转换的关键支撑,是连接电力发、输、配、用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储能,可以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调性,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

在曾毓群看来,电化学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目前主要面临3方面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各方规划统筹协调性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投资储能经济性差以及缺乏准入门槛要求,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频出。其中,顶层设计对电化学储能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决定性的统筹、指导作用,电化学储能与国家及地方的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规划统筹协调不足,将可能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对此,曾毓群建议,可考虑将电化学储能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规划,明确电化学储能的发展规模、设施布局、接入范围和建设时序。

张天任:将储能产业纳入“十四五”能源规划助力实现“碳中和”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降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能源革命有了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张天任建议,国家应大力发展智慧型储能电站,“可以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环节,储能系统有利于削峰填谷,使不稳定电力平滑输出;其次,在常规能源发电环节,储能系统可替代部分昂贵的调峰机组,在实现调峰的同时,还能解脱被迫参与调峰的基荷机组,提高系统效率;在输配电环节,储能系统能起到调峰和提高电网性能的作用;设置于用户侧的储能系统,通过电力储放可以提高供电安全性和经济性。”

张天任认为,智慧型储能电站存在4大问题:一是产业政策不够稳定;二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三是产业定位不够清晰;四是标准规范不够健全。为此,张天任建议,将储能产业纳入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国家在能源领域“十四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储能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指导储能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发展;加强行业发展顶层设计指导,建立新型电储能国家规划体系;探索海上风电、陆上风电、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的行业标准,更好发挥储能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

此外,张天任还建议,推动储能应用和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国家应统筹推进各类电力市场建设,引导开展市场化运营。

张雷:抓住“碳中和”机遇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呼吁,应尽早进行顶层设计,加快进行工业使用能源的零碳转化,在规划产业空间布局上重视可再生能源丰富、低成本的区域,重点研究相关产业必需的“零碳”生产工艺并产业化,通过尽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在这股全球的碳中和浪潮中占据制高点,将挑战转变为机遇。

张雷表示,我国需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制定零碳新工业体系中长期规划。目前各工业领域都在制定自己的碳达峰与碳中和路线图,也需要一个以“零碳”为目标的工业体系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要尤其重视内蒙古、东北等可再生能源丰富、低成本的区域,这里将是中国“零碳”工业革命的产业中心。其他绿色能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南的水电、东部的海上风电,都可以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的绿色升级。

此外,建立“零碳”新工业体系的关键基础是要有足够充分的“零碳”能源。要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这不仅确保中国“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也可以加快可再生能源成本降低,为中国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提供廉价的“零碳”能源。通过持续壮大绿色能源装备和科技产业,风力发电机、光伏面板、动力电池将成为零碳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智能的电网成为工业革命的“运河”体系,源源不断产生绿色、低成本的动力。

创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邓中翰:精准支持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创建人邓中翰表示,我国应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通过投融资手段,更加精准地支持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在资本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发展方面,邓中翰提出3点建议。首先,建议“国家队”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协同配合国家大基金二期,继续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其次,建议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最后,建议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手段支持本地集成电路企业加快发展。

李东生: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介绍,TCL集团准备在3个领域来寻找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机会。第一,在半导体功率器件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提高技术,争取在这个领域能够率先有突破;第二(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围绕TCL集团自身的,对一些需求量大的芯片来做开发。这个项目近期会正式组建、往前推进;第三个领域是寻求半导体领域投资机会,發挥产业协同效应,增强企业竞争力。

陈虹: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增强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针对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缺芯,国产车规芯片利用率不高等产业背景,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出台聚焦车规级芯片的扶持政策,并拉动保险企业设计产品责任险,对国产芯片在整车上的应用进行保障。

其次,制定车规级芯片“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第一步由主机厂和系统供应商共同推动,扶持重点芯片企业,帮助芯片企业首先解决技术门槛较低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提升其车规级国产化体系能力;第二步主要由芯片供应商推动,形成芯片供应商内生动力机制,解决技术门槛高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

第三,针对具体高技术门槛芯片,推动设立整车、系统、芯片的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由政府、企业分摊研发资金,共享专利,占领未来行业制高点。

周玉梅:加大加快集成电路产业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提到,集成电路是一个人才、资金、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同时它也是一个按照摩尔定律快速迭代的产业,是一个全球化竞争的产业。对于如何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周玉梅说,“我国跟世界先进技术相比还有差别,更需要我们加大加快投入力度,作出我们国家对产业的贡献。”

“集成电路是我们从业人员的长征路,在这条路上,科技工作者一直在跟时间赛跑,我们的芯片从无到有,从有到成,不断前进。集成电路产业对国家至关重要,关乎现在,影响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目光关注集成电路产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集成电路产业。”周玉梅表示。

高端装备制造业

马新强:建议国家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认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目前面临多重困局,多领域多品种装备仍然依靠进口。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我国技术引进面临代价高昂、安全风险突出。为此马新强建议:

一是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统筹协调承担关键技术突破的各类主体,针对发展重点和企业共性需求制定技术研发方案和路线图,组织优势力量加快攻关,同时为企业技术、产品创新提供咨询服务。

二是立体化完善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马新强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人才,对引进的高端技术人才视战略意义实现个人所得税一定的减免税。

三是支持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创新中心等,与其他企业和各类主体建立深度协作的研发体系,促进新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交叉渗透,推动从技术融合到产品融合再到业态融合。

四是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组织作用,围绕打通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体系,促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更紧密的新型产业合作关系。

王均金:支持国产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打破准入壁垒

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优、资本使用不佳等问题依然突出。在高端装备领域,我国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仍然依靠进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出台措施,鼓励国产高端装备的研制、生产以及销售,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对此,他提出4点建议,在研发阶段,给予全方位政策保障,鼓励国内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市场准入方面,打破准入壁垒,适当放宽企业过往业绩的招标要求;在市场公平竞争方面,给予财税政策扶持,降低企业竞争成本;在市场应用方面,设立国产化示范工程,加大对国产首台(套)高端装备应用推广力度。

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

彭寿:加速绿色材料建筑应用 助力碳中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寿认为,建筑行业的节能减碳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他表示,我国建筑面积规模位居世界第1,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m2,每年仅使用过程中的“运营碳排放”就达到21亿t,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0%,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

彭寿指出,绿色建筑是低碳减排的重要抓手,绿色材料是绿色建筑的引领支撑。国内领先建材企业围绕绿色建筑发展新趋势,持续开展绿色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开发出世界最高光电转化率达19.64%的铜铟镓硒发电玻璃,成功下线世界最大单体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开辟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新场景,实现了绿色发展的“材料先行”。虽然绿色材料研发生产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材料的应用推广与绿色建筑普及率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彭寿建议,绿色材料的应用突破在于政策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建议加速制定发布绿色材料应用专项政策与国家标准,强制性要求既有建筑改造使用节能玻璃、发电玻璃、储能等绿色材料,明确新建建筑碳减排指标,加速实现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正能耗”转变,使“材料先行”转化为“应用领跑”。

此外,彭寿认为,示范引领是发挥绿色材料应用“乘数效应”的关键。他建议,加快智慧能源试点城市建设,将产业基础好、示范应用广、发展潜力大的城市列入国家智慧能源城市建设试点,对关键材料研发生产、绿色建筑应用推广、智能电网改造升级、数字化平台建设等给予技术、资金、政策扶持,为城市探索零碳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王诚: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广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

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市长王诚表示,希望国家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广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推动在生产、生活各环节“减碳”。他说,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从而实现“减碳”,是能源發展的必然趋势,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无疑加速了这个过程。

王诚介绍,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具有3大优势:

一是“不摆架子”。以铜铟镓硒、碲化镉为代表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质量轻,在建筑结构上的适用性强,破除了晶硅电池必须搭建在建筑顶部的使用条件,可广泛装配在建筑物屋顶、外墙等表面部位。由于其弱光性能较好,即便是在阴天或阳光斜射部位,也能实现光电转化,实现了太阳能在建筑应用上的革命性突破,大幅提升了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是为建筑节能减排“量身打造”的绿色建材。

二是“会做样子”。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就具备能够适应各种设计需求展现各种形态的优点。以铜铟镓硒高性能光伏组件为例,已经可以制成各种颜色,从而能与建筑物整体外形融为一体,给建筑设计更加丰富的创作选择。

三是“能挑担子”。除了能适应各种应用场景,与建筑“融为一体”外,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它的“主业”——太阳能发电方面,也具有更显著的优势。

陈康平:加快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

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针对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具体措施,认为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打造绿色建筑的最佳解决方案,通过将光伏发电与建筑建材结合,推动建筑从耗能型、节能型向产能型转变。

在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上,陈康平提出以下3方面建议。

第一,加快编制标准体系,覆盖设计、建设、验收全流程。建议国家标准委指定住建、消防等部门,以及相关协会作为牵头人,加快编制完善与技术发展和市场相匹配的标准体系,覆盖产品设计、工程建设、检测验收等各环节。如“建筑中光伏组件的连接标准”“不同应用场景下光伏组件的设计规范”等,使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有据可依,并组织行业踊跃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掌握话语权。

第二,搭建产业对接平台,促进光伏和建筑深度融合。建议搭建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对接会等各类交流平台,加强“产、学、研、商、用”全方位对接合作,引导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产业化和市场化建设,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推动技术成本的下降和产品迭代,提供多元化产品选择。

第三,适时启动光伏建筑一体化推广计划。鼓励新建住宅、商务楼宇、商业设施、工业园区、大中小学校等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既有设施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改造,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逐步强制推行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对全部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的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容积率奖励等政策支持;对采用“自发自用为主,余量上网”模式并网发电的,按实际发电量给予补贴,加快培育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

倪海琼:减少建筑能耗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要途径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指出,大力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契合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在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过集成保温、密封和带热回收的环境一体机等系统,冬天不用烧煤烧气供暖、夏天不用空调制冷,节能率高达9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节能建筑,可真正使地球不再透支。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若我国北方城乡建筑全部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建设,每年可节约供暖用煤约3.5亿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亿吨。

其次,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常年室内温度保持在20~26℃,湿度30%至60%,在营造“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舒适健康环境的同时,还可通过专利技术有效去除甲醛、释放负氧离子,使建筑形成宜居的“天然氧吧”,有效避免“空调病”“暖气病”,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能带动节能门窗、新风环境一体机、智能遮阳、保温材料、密封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以及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管等行业的全面升级,催生未来万亿级蓝海市场,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徐征:加快建设绿色化基础设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认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他表示,基建行业企业尽快制定绿色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高基础设施策划、设计、建造、运维、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化水平,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和生态修复,共同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挑战,助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

他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碳排放标准的不断完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融资工具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可持续、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助力经济加快向低碳转型。针对目前基建行业发展现状,他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有实力的大型基建企业加强绿色建造技术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不断完善绿色基建产业链,提升一体化集成实施能力,研发绿色基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基建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并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共同推进。二是加大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固废处理、城市河道等环保工程建设投入规模。三是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王翠坤:注重建筑全产业链低碳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翠坤认为,当前建筑低碳发展主要面临3大主要问题:第一,链条长、环节多、精准管理难。低碳建筑发展贯穿于建筑的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运营维护整个生命周期内。第二,既有建筑存量大,碳排放高。我国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m2,前面提到这些建筑每年仅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营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0%。第三,大体量高碳排提前达峰难。据测算,若维持现有建筑节能政策标准不变,碳达峰时间预计在2038年左右,明显滞后全国碳排放总量达峰时间。

王翠坤建议,要注重新建建筑全产业链低碳化发展。一方面建议持续提升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能效;另一方面,结构设计统筹考虑建筑全生命期包括震后修复等因素影响,注重采用适改性强、性能高的结构体系及高性能、高耐久材料和技术,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同时注重加大绿色建材的应用。

万连步:调整建筑胶凝材料产业结构 减少碳排放

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建议,调整现阶段建筑胶凝材料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工业副产石膏规模化应用并部分替代水泥。他表示,通过建立长效协调运行机制,扶持工业副产石膏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工业副产石膏制品示范应用,严格规范并控制天然石膏开采等措施,有效推动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的步伐,促进做好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

基于此,万连步提出了4点具体建议。

第一,建立长效协调运行机制。通过出台规模化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设立石膏行业的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建设专业研究平台、专业工程技术中心,加大研发经费支持与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加快相关标准的立项、修订、制定和批准工作等措施,逐步建立长效协调运行机制。

第二,扶持工业副产石膏骨干企业。对示范性好、创新性强的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相关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激励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着力发展一批技术服务型领军企业,为相关企业提供创新指导、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综合服务。拓展行业协会优势和服务空间,向骨干企业开展信息、技术、人才、融资、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增强相关企业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积极开展工业副产石膏制品示范应用。建议采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石膏粉原料,高度重视α半水石膏的在线应用。尤其以磷石膏、脫硫石膏、钛石膏等堆存问题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为着力点,开展工业副产石膏规模化综合利用示范和基地建设。结合当地建材需求,推动优先消纳各类可替代水泥的石膏粉料和生石灰,发挥其在保温、防火、杀菌、低放射性、抗开裂空鼓、提高工效等方面的优势,力争用2~3年时间消纳增量,逐步消除存量,缓解长江水质污染,置换出大量堆存用地,同时逐步部分替代水泥,有效减少碳排放。

第四,严格规范并控制天然石膏的开采。建议制定更加严格的政策,尤其是严控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的天然石膏和天然石灰石的开采,加快向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方面转型。

10.19599/j.issn.1008-892x.2021.02.002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电子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汽车报》《中国环境报》《科创板日报》《人民邮电报》《上海证券报》《华夏时报》《证券时报》《能源》《南方能源观察》、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的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两会储能建筑
考虑用户优先级的云储能用电策略优化
储能: 碳中和下的新赛道
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储存技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LW36-126(W)/T型断路器储能超时复归问题改进方案的提出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