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技术在绿化苗木培育中的应用

2021-06-24 08:38汪淑娟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

汪淑娟

摘 要 近年来,在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的背景下,绿化工程建设虽然已经全面展开,但由于绿化苗木培育工作相对滞后,很多绿化工程仍然存在苗木品种单一的问题,其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也并不十分理想。林木育种技术作为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应用于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并使绿化苗木品种单一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于此,从绿化苗木培育的视角出发,对林木育种技术的相关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林木育种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林木育种;绿化苗木培育;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5.043

绿化苗木是以绿化环境为主要目的的花卉植物,可分为乔木、花灌木、草本、水生植物等多个类别。在绿化工程建设中,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各方面环境条件均存在明显差异,很多绿化苗木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又比较高,因此为了在同一绿化工程中实现多种绿化植物的种植、移植,通常需要林木育种技术来对绿化植物进行遗传改良,使其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因此,在绿化苗木培育中开展林木育种技术的相关研究十分必要。

1 林木育种技术在绿化苗木培育中的应用要点

1.1 苗木圃地选择

苗木圃地作为林木的前期生长环境,对于林木育种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在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应用林木育种技术,需要根据绿化苗木的生长特征、生理习性等选择合适的苗木圃地,以保证圃地环境能够与绿化苗木生长环境要求相契合,为绿化苗木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1]。例如,在对桂兰、石榴等喜光类绿化植物的苗木进行培育时,要将圃地设置在地势开阔、光照充足的区域;而对于鱼尾葵、棕竹等喜阴类绿化植物苗木进行培育时,则需要在隐蔽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设置圃地,同时做好相关遮阳措施,避免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强烈直射光线的照射。另外,在选择绿化苗木圃地时,不同种类的苗木还存在着很多统一的选择标准,如圃地周边应具有充足的水源,土壤应保持肥沃、深厚、疏松。从运输、灌溉等角度来看,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与排灌条件。

1.2 种前土壤处理

为满足绿化苗木的前期生长需求,在确定合适的圃地后,还要结合林木育种技术中的各项土壤处理措施,对圃地中的土壤加以处理。例如,为保证土壤养分的充足,应提前施底肥,并根据苗木种类、数量等对施肥量进行控制,补充土壤中各种苗木生长所需养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根据苗木种类进行专业的土壤勘测,确定更为合理的肥料种类与配比[2]。为了保证土壤疏松,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还需要提前对圃地进行平整与耕犁处理,耕犁深度通常应控制在30 cm左右。如圃地面积较小,还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的虫卵、病菌。另外,如苗木圃地需要长期用于绿化苗木培育,则需要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在同一圃地连续培育同种绿化苗木,以免出现肥力下降的情况。

1.3 苗木品种选择

绿化苗木主要用于绿化工程建设,因此在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还需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绿化苗木品种。1)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差异较为明显,适宜生长的绿化植物也有所不同,即便能够通过林木育种技术或其他先进科技来提升绿化苗木的环境适应能力,或是适当改变其生长环境要求,但仍然需要对各区域的环境气候条件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绿化植物品种进行苗木培育。2)为了提升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混交林的营造逐渐成为营林工作的主要内容,林木培育技术中的混交栽种也随之得到更多应用。而在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同样可以对这方面的林木培育技术进行应用,根据不同品种绿化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搭配,将生长习性类似、互补的绿化苗木栽种在同一区域,以提升土地利用率,并为绿化苗木提供更加原始、更接近自然的生长环境。3)还可以利用杂交育种技术,通过各种绿化苗木的杂交来培育出生长习性更符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及培育要求的绿化苗木。

1.4 确定育种周期

林木育种的世代与周期相对较长,很多树种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达到性成熟与经济成熟。因此,在绿化苗木的培育工作中,还需灵活应用促进开花结实、早期预测等林木育种技术,以便于根据育种目标及苗木生长特性来确定合适的育种周期,同时缩短育种周期。另外,各种绿化苗木对育种周期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在绿化苗木培育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育种周期过长,即便能够培育出合适的苗木品种,也可能会因过时而被淘汰;如育种周期过短,则可能会因时间不足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育目标。因此,对于绿化苗木育种周期的确定,还要保证其准确性[3]。

1.5 苗木良种选育

良种选育作为林木育种技术中的关键点之一,在绿化苗木的培育工作中同样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绿化苗木培育过程中,可从现有树种选出天然杂种、优良树种,或是从某一树种选出优树,并通过繁殖将其培育成生长习性更符合绿化苗木培育需求的新品种,如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小叶毛白杨、箭杆毛白杨,就是从毛白杨中选出天然杂种、优良树种后繁殖培育而成。而在本地绿化苗木种类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则可以引入外来优良树种进行培育,并从中选择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树种进行培育。

2 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林木育种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适度应用问题

在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林木育种技术虽然能够在圃地选择、良种培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绿化苗木培育本身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并不能够完全以环境适应性强、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等为标准。因此,开展林木育种工作还需坚持适度应用的原则,而不可完全以林木育种技术为标准,忽视其他绿化苗木培育工作影响因素[4]。例如,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绿化苗木培育应充分考虑成本问题,根据成本预期或资金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育种技术措施进行绿化苗木培育,减少设施、人工等方面成本投入過高的技术措施;而从观赏性角度来看,则还需充分考虑人们的审美需求,并据此对绿化苗木的颜色、造型、生长高度等进行针对性选择和培育。

2.2 育种目标问题

林木育种技术在绿化苗木培育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很多技术方法都能够取得不错的应用效果,但如果忽视绿化苗木培育需求,盲目对林木育种技术进行应用,其对于绿化苗木培育的帮助仍然会比较局限。因此,在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还需根据市场产品需求以及绿化工程建设对绿化苗木的相关要求,确定合理的培育目标,从品质、成熟期、环境适应性、观赏性、抗逆性、防护性、病虫害防御能力以及抗旱性等因素中,选择最为重要的绿化苗木特性,再制定针对性的绿化苗木培育方案,并对林木育种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以保证绿化苗木培育工作的有效性,使林木育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5]。

2.3 育种群体问题

在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育种群体问题常常被忽视,即便很多培育工作项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育计划,但很少针对绿化苗木育种群体的组成繁殖材料确立严格的世代界限,对于育种群体大小的估算也并不准确。这不仅会给绿化苗木培育过程中的遗传增益争取带来很多麻烦,还会在育种群体较小的情况下,出现绿化苗木品种有利等位基因丢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育种群体问题,需要在培育绿化苗木时建立尽可能大的育种群体,使有效群体数量能够高于群体组成的统计量,以提高育种群体的基因保存能力与应变能力,并在进行新绿化苗木品种的培育时通过选择合理的强度来实现最大效益,为绿化苗木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提供支持。

3 结语

林木育种技术在绿化苗木培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培育工作中,为了保证林木育種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仍需把握好苗木圃地选择、苗木品种选择以及育种周期确定等方面的应用要点,同时对育种群体问题、育种目标问题以及适度应用问题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 赵金同,赵东民.常规林木育种技术现状与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4):65-66.

[2] 康向阳.关于林木育种策略的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1(12):15-22.

[3] 高璇.我国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2019,9(04):111-114.

[4] 郭占魁.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J].青海农林科技,2017(02):51-54.

[5] 李允菲,孙宇涵,李云.植物单倍体育种及其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01):41-4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
新媒体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车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在云计算背景下的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