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音乐风格多元化发展探究*
——以王建民"狂想曲系列”和高韶青“随想曲系列”为例

2021-06-25 12:34王潞颖
大众文艺 2021年11期
关键词:狂想曲王建民纳西

王潞颖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提到二胡跨音乐门类多元化发展,王建民和高韶青在当代二胡发展历程具有革新性、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作品给二胡表演艺术带来的价值和契机,是其根植立足于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下,兼收并蓄地吸收了多元化音乐风格元素,使二胡开始承载着让世界音乐走进来,让民族音乐走出去的历史使命。

一、音乐风格多元化

从二胡音乐的多元化探索的角度来看,王建民的众多作品中,他的狂想曲作品根植民族音乐的土壤,以一种探索的精神,将民间音乐素材与自己的创作理念、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成为民族器乐创作领域的代表作品。

(一)王建民的五部狂想曲

五部二胡狂想曲是王建民的代表作品。《第一二胡狂想曲》创作于1988年。在音乐核心素材上,选用了云南山歌《心中的话开放了》、贵州苗族飞歌《毛主席来到了》与云南弥勒族《跳月歌》的旋律素材,提炼作为作品的核心音调。

《第二二胡狂想曲》的原始素材取自湖南衡山汉族山歌《一趟清水一塘莲》和湖南益阳汉族快板山歌《绿鸟绿肚皮》音调,提取出湖南民歌里颇具色彩的小二度、大小三度与小七度大跳音程特征,重组后成为人工九声音阶。

《第三二胡狂想曲》取材自新疆伊犁民歌《古莱木汗》与哈萨克族民歌《褐色的鹅》,提取了两首民歌中的四音音调C、E、F、G作为全曲的核心音乐素材,通过多种形态变化的方式运用在乐曲中。

《第四二胡狂想曲》延续了前几部狂想曲以区域性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主要线索的思路,选择了西北民歌《脚夫调》《红太阳照亮了刘家峡》和《黄河船夫曲》的音调作为核心素材,通过核心音程的提炼、拓展和重组发展而成,具有陕西音乐风格高亢、豪迈的性格特点。

数据集市是为满足特殊应用需求而抽取的数据仓库的子集,可以称作“小数据仓库”。由于数据集市规模小,反应速度快,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分析效率。

《第五二胡狂想曲》是第十二届金钟奖二胡比赛的委约作品,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一部献礼祖国生日的作品。这部作品延续了前四部狂想曲的创作思路,以地方民间歌曲作为素材提取核心音调进行发展和变奏,借鉴了蒙古族民歌常用的纯四度音程的骨干音相互支撑,抓住了内蒙古民歌长调舒展悠扬的基调,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地无限赞美之情。

(二)高韶青的“随想曲系列”

高韶青的“随想曲系列”,运用高超的演奏技巧与现代音乐创作理念相结合,将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如摇滚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元素融入二胡创作与演奏中,拓展了二胡的音乐表现力和技巧的界限。

《二胡随想曲二号--蒙风》采用蒙古族音乐风格元素,结合欧洲北岸爱尔兰岛“大河之舞”以及爵士乐的节奏特点,通过不规则重音的突出和短暂休止的运用,赋予旋律耳目一新的律动感。这种律动感与蒙古族长调延绵、悠长的织体形成对比。

《二胡随想曲三号--炫动》采用爱尔兰舞蹈的节奏律动和爵士乐、摇滚乐的节奏特点,配合五声音阶构成的主题动机,大量运用切分节奏型,加以变体为各种复杂密集的织体,突出爵士乐的律动感。

B段快板主题乐段,以五声音阶为素材的主题动机,连续运用切分节奏,形成带有即兴性爵士乐音乐风格特点。钢琴伴奏的连续低音,模仿贝斯的音效,具有摇滚乐的节奏特点。

C段的快板段落运用连续十六分音符双音渲染紧张的音乐情绪,借鉴爱尔兰舞蹈音乐的节奏律动特点,运用不规则的重音错置,使音乐充满群舞般欢腾、富有律动的形象

《二胡随想曲第四号--戈壁》以西北民间音乐唱腔四度音程为主题,通过声腔化的处理,不断变化发展,呈现“漫漫戈壁西北魂,巍巍秦岭峡谷深。千年苦难酒来冲,一把胡琴扯乾坤”的豪情和意境。

《二胡随想曲第五号--纳西》以云南纳西族音乐音调为基础,融入西方音乐元素美洲大陆reaage、爵士等,加入大量二胡创新炫技技巧,“纳西”本身具有容纳西方的含义,展现了中西音乐交融在二胡作品和演奏中的完美融合。

Reaage中文译为雷鬼音乐,1968年左右形成于牙买加,其特点是节奏的重音。在4/4拍中,利用重音强调第二拍和第四拍,第三拍忽略不计,这种风格的处理大量运用于高韶青的作品当中。谱例为《纳西》的主旋律动机,就运用了这种反重拍的处理

乐曲的80小节开始转为3/4拍,运用西方华尔兹三拍子节奏,唯美的旋律展现了一幅唯美动人的纳西美景。

Jazz译为爵士乐,爵士音乐以独特的backbeat(反拍律动)和独特的blues音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乐曲第212小节,运用大量切分式节奏,利用对主题音调的加花变奏,钢琴伴奏声部采用爵士钢琴的大跨度奏法,即左手采用连续的大跳进行,利用钢琴来模仿低音bass的“大跨度低音”(stride bass),从而产生出了一种jazz乐队复合节奏的音响效果,与二胡的结合颇有韵味。

二、技法多元化

二胡作为一件中高音为主的单旋律乐器,在织体上单线条为主。在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作曲家在丰富二胡旋律织体、节奏节拍以及创造更新颖的音响效果上所付诸的创新实践。创新技法是传统技法的延伸,是为了适应更复杂音形、节奏和音乐表现的需要。

(一)音域上的纵向拓展

受狂想曲、随想曲等作曲体裁的要求或音乐表现的需要,乐段中经常出现超高音区音域的乐段,或是乐曲渲染、抬升情绪的需要,对二胡表现力的提高是一个巨大推动。如《第四二胡狂想曲》的引子部分,利用五声音阶在超高音区的排列,最高达到小字四组的2音,展示出陕北民歌信天游高亢嘹亮的特点。

二胡超高音域声音尖锐、薄、指位间距极其狭窄。这要求演奏者的左手按弦极其精准、控制破音,甚至需要手指互相让位,以达到音准准确。再加上密集音符群的排列,还需配合右手颗粒性的拉弓和利落的快速换弦,才能达到清晰发音的效果。

(二)音响效果上的拓展

二胡作为一件单旋律乐器,音色较为统一。因此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寻多层次的音响,使二胡的音色和旋律的织体更丰富。

1.八度双弦。《纳西》的引子部分,采用左手一指按两弦,四指单按外弦,右手弓毛和弓杆同时拉奏的方法,达到了打破二胡常规五度双弦,给人新颖的听觉感受。

2.敲击琴筒与拨弦交替。《纳西》B段的主题段落,出现左手按音,右手放置前半弓处,先拨弦抬起琴弓,再顺势落下敲击琴筒。

3.左右手交替拨弦。常规拨弦一般是用右手,而《纳西》中创造性地运用左手和右手结合拨弦的方式,这段音乐音域较宽,仅仅用右手拨奏无法达到密集音型的需要,因此右手持弓,将弓子放到弓根处,中指无名指紧贴内弦,右手食指和左手交替拨奏。

4.单双音快速切换加敲击琴筒。《纳西》的变奏乐段,要求拉弓演奏双音,推弓演奏单音。这要求演奏者的右手中指和食指同时将弓杆紧贴外弦,无名指使弓毛紧贴内弦,从而达到双音效果。从185小节开始,加入了敲击琴筒的音效,需要改变右手持弓的角度,拉弓演奏双音时手腕稍稍抬起,将弓子轻轻落在琴筒上。

5.人工泛音。人工泛音在高韶青的随想曲系列得到了广泛应用,包含四度和五度的转换,还出现了变化音上的人工泛音,需要演奏者精妙的把握音位、音准以及右手的弓毛触弦的力度,才能演奏出精确、通透的泛音效。

(三)曲式结构上的拓展

1.急板的运用

快板是展示二胡技巧的重要手段,急板则进一步对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极快速度下,如何调动演奏者最大的手指机能,在肌肉紧张状态下调动手指对密集音群的即时反应,以及高度紧张状态下对音乐的控制,创新地对这种狂想曲这种体裁的运用,承担着把音乐推向高潮的重要功能,对二胡演奏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考验演奏者的记忆、听觉和左右手配合的能力,尤其是对不断变化的指距、指序、把位做出快速反应的程度,成为二胡演奏的硬技巧和试金石。

2.节拍节奏的创新

大量复合节拍的使用和频繁的节拍变换,导致了演奏者惯性演奏习惯被打破。我们熟悉的单拍子和复拍子,重音有规律。传统的二胡作品当中,打破这种演奏和心理上的节拍、节奏惯性是不多的。但在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当中,为了加入外国音乐元素或获得去常规化的音响效果,大量出现利用节拍节奏的变化造成的重音错位,使演奏运动惯性重心偏移。还有通过切分和连音相结合的方式,将乐句拉长,造成乐句的不规整,打破我们习以为常的律动惯性,增加了演奏的难度,给演奏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结语

王建民的“狂想曲系列”和王建民的“狂想曲”系列,溯其根源,都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的优秀作品。二胡作为一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是民族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播者。两位作曲家的创作,不仅仅是创作,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更新,就是以传统民族文化积淀为根基,吸纳国内、国外多元音乐文化的精华,结合现代创作技法,开辟一种极具多元性、包容性的创作观念,展现了对这件乐器长久以来研究和经验的积淀,展现二胡兼收并蓄的包容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狂想曲王建民纳西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的狂想曲
安纳西
太阳
纳西鲁丁的微笑
洛克、方国瑜、李霖灿纳西东巴文研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