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设计

2021-06-25 06:44李婉婉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5期
关键词:病历医护人员信息系统

李婉婉

(徐州工程学院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221018)

1 概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急剧攀升,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医疗资源投入不足、医疗整体水平低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由于老年人病情存在易发性和突发性,且疑难杂病、综合病症情况较多,一旦病发,养老机构无法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老人需要在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不断往返,极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造成严重的身体危害,并大幅度增加治疗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一种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主要利用物联网和远程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医疗专家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异地“面对面”互动,使养老机构的老人在机构内即可接受远地医疗专家的会诊服务。同时养老机构能够根据医疗专家提供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和护理,降低老年患者的治疗成本,减少造成身体严重危害的可能,同时使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1-4]。

2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理念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是基于标准的三层架构体系,按照最新的面向服务(SOA)理念进行设计的,具有扩展性好、维护成本低和易复用等特点,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该系统主要由医疗资源层、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组成,具备异构系统电子病历数据的采集、共享、浏览和存储等功能,结合养老机构与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功能设计,突破物理时空限制,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效结合,达到医疗资源远程共享的效果。

图1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结构图

2.2 系统组成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是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图像传输技术以及远程通信等技术,通过双向、同步的动态图像和语音传递系统,为处于不同物理时空中的医疗工作者提供“面对面”交流平台,开展医疗活动的系统[5]。该系统所实现的远程会诊功能主要包括交互式远程会诊和离线式远程会诊。下面将对两种不同的会诊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2.2.1 交互式远程会诊

交互式远程会诊是指当老年人突发疾病,养老机构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老人病情并给予有效的医疗方案时,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交互式远程会诊模式,实现与医疗专家的“面对面”实时会诊,针对老人病情及时给出最佳治疗方案。具体功能如下:

2.2.1.1 会诊管理。交互式远程会诊包括普通会诊、紧急会诊、多科会诊和会诊病历等会诊模式,该会诊管理功能能够根据老人实际情况,选择更贴合病情需要的会诊模式进行,为老人提供全方位会诊服务,在有效治疗或控制老年人病情的同时,有效节省会诊时间,并进一步提高会诊效率。

2.2.1.2 专家管理。根据医疗专家所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专科分类,并对专家信息进行详细介绍,在进行预约时,能够快速准确地选择与老人病情对应的医科专家进行会诊,有效提高会诊的成功率。

2.2.1.3 预约会诊申请。当老年患者病情发作时,养老机构可先对老人病情进行简单判断,选择相对应的会诊模式及医疗专家,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提交预约申请,采集并上传病人的病历资料,为进行远程会诊做好必要准备,保确保会诊的正常进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老人病情恶化的风险。

2.2.1.4 专家会诊。医疗专家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能够浏览已上传的老年患者电子病历信息,与老年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进行实时交流,沟通病人情况,进行远程医疗诊断,之后确认就诊方案,并做出会诊报告。

2.2.1.5 会诊过程录制。会诊过程将会全程录制,为各种病历的回顾性分析,保留会诊依据,同时可作为病人病历资料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医疗机构对疑难杂症集中会诊的珍贵资料保存下来,为医疗科研提供重要依据。

图2 交互式远程会诊流程

2.2.1.6 会诊统计。从预约会诊申请开始,病人的病历资料、检查报告、医疗行为数据以及决策数据等都将被系统记录、统计、分析、制表,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规范,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这些统计信息为远程会诊成效评估及会诊工作调整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

2.2.1.7 会诊记录隐私保护。该远程会诊医疗信息系统涉及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医疗专家等多方机构,其中存储了大量老年患者的个人病历信息,在对这类数据进行采集和上传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隐私泄露的问题,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对此,本系统设计中将隐私保护算法融入其中,在病历资料采集完成后动态密钥库[6]分发加密密钥,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隐私安全。而在会诊前,动态密钥库分发解密密钥,确保会诊流程的有效进行。

2.2.2 离线式远程会诊

离线式远程会诊主要包括远程专科诊断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和双向转诊系统[7],是指医疗专家通过查阅已上传的患者病历、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医疗信息,对养老院的老人进行离线会诊,同时养老院的医护人员可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进行医学学习和医疗培训,实现对医疗教育的服务和支持。具体功能如下:

2.2.2.1 远程专科诊断系统。对于残障老年人、慢性病老年人和大病恢复期老年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将老年患者的病情信息进行采集上传,医疗专家可对已上传信息进行接收、存储,并对老人进行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和远程病历诊断。在诊断结束后,可发布诊断报告,医护人员可进行浏览并下载报告,双方均可在空闲时间进行操作,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2.2.2 远程教学系统。医疗专家可通过远程教学系统对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远程互动培训、病历讨论;医护人员可通过课件点播以及点击远程教育学院进行医疗教育学习,该系统打破传统的线下医疗教学时空限制,为养老机构提供了丰富的远程医疗教学资源,提高了养老机构整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2.2.3 双向转诊系统。当远程会诊已无法有效诊断并提出治疗老年患者病情的方案与措施时,可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向医疗专家所在医院提交转诊申请,经医院进行转诊审核后接收转诊,老年患者可直接转到医院进行实地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同时因专家对患者情况较为熟悉,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治愈率。

2.3 系统优势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医疗功能全面,检查系统专业,实现了远程会诊、专科诊断、双向转诊、远程教学等功能,满足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及医院专家的全方位需求;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养老机构因医疗水平不足带来的压力,使养老机构内的老人患者享有快捷、优质的诊疗服务,并进一步加快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内部整合进程;医疗专家可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各医院专家进行多方会诊,共同研究患者病情,探讨治疗方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能够通过与医学专家实时交流、共同探讨,为养老机构的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借助远程医学教育的桥梁,更好地进行学习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

3 结论

该医疗信息系统是以养老服务机构对医疗资源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而成的,其具备远程专科诊断、远程指导示教等功能,同时支持线上双向转诊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不仅改善了养老服务机构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诊断服务问题,而且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看病成本。通过远程教学、远程指导示教等功能,加强了对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医疗水平的培养,提高了养老机构的整体医疗水平、保障了老年患者的医疗健康,为进一步确保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提供了帮助。

猜你喜欢
病历医护人员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病例”和“病历”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