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灯塔”为谁点亮

2021-06-28 14:01宋鑫陶
商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灯塔啤酒青岛

宋鑫陶

基于工业4.0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提升,这家百年企业也走进了新时代的“灯塔工厂”行列,引领了行业智造新未来。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青岛啤酒成功入选,成为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

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企业,118年历史的青岛啤酒见证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程。2020年,面对疫情,青啤实现业绩逆势上扬,业绩快报显示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2亿元,刷新历史纪录,扣非净利润增幅高达34.79%。以 1792.85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17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更重要的是,面对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升级需求,青啤依靠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革新,不断赋能自我,体现出超越其“年龄”的青春和活力。

从用户画像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再到柔性生产、私人定制、精准营销,青啤具备了大批量生产+大批量定制生产+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三种生产模式融合的生产运营能力;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实现了从卖产品到满足用户需求的转变。

因为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为传统企业赋能,青啤迈入了先进制造业的行业。基于工业4.0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提升,这家百年企业也走进了新时代的“灯塔工厂”行列,引领了行业智造新未来。

全球首家的“引领性”

2020年11月15日,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的4名专家来到青啤一厂,进行现场考察。考察过后,4名专家将每人完成一篇考察报告,在达沃斯论坛进行现场答辩,并由25名专家进行现场投票,公布评选结果。

“灯塔工厂”号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路者,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 4.0的表率,被称作“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启动“灯塔工厂”网络项目,意在从全球制造企业中挑选出最有科技含量和创新性的工厂,找寻到世界范围内的先机制造模板,了解到能驱动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生产方法,把制造业效率快速提升的前瞻性思维和新科技。

截至目前,在已公布的69家全球灯塔工厂中,中国灯塔工厂增至21家。中国成为全球拥有“灯塔工厂”最多的国家,其中山东有3家。在海尔青岛工厂和潍柴潍坊工厂之后,青啤也加入到了“灯塔工厂”行列。

入选灯塔工厂的企业,不仅意味着企业要在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沿,还要在业务流程、工业互联网、数据系统、管理系统、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创新运营模式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和突破。

经过前期调研及综合评估,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青岛啤酒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满足“实现重大影响、成功整合多个用例、拥有可扩展的技术平台、以及在关键推动因素中表现优异”的工业4.0“灯塔工厂”标准。

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是:“鉴于消费者日益需要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啤酒产品,拥有118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在价值链上重新部署了智能化数字技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将客户订单的交付时间和新产品开发时间降低了50%,定制化啤酒的份额和营收分别增加了33%和14%。”

在传统竞争行业,青啤很早就开始了工业4.0的部署,对青岛啤酒厂这个百年老厂不断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提升。

青岛啤酒厂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申报组织人许泽先说,在工业4.0方面,青啤做了五个方面的尝试。一是工业互联网时代下的个性化云定制;二是基于消费者价值挖掘的“三解码”产品研发模式;三是端到端满足客户需求的计划管理模式;四是柔性化、智能化的拉动式生产;五是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质量管理体系。

青岛啤酒厂厂长孟庆尚说,基于产品高端化需求,青岛啤酒厂每年要生产300多个品种,每条生产线上的品种转换非常频繁,小品种、多频次是生产常态,以前每切换一次包装物就需要10至120分钟。如今,模块化贴标机等智能设备的使用,结合LMS产线管理系统,品种转化时间压缩70%。工厂还引进了国际领先的智能化包装生产线,建设无人值守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入LD智能诊断系统,同时还将打造智能物流系统,实现物料供应、订单生产、仓储发运和产品追溯等供应链各环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能改造升级后,工厂生产效率同比提升30%,“多频次、小批量”产品交付时间缩短50%。

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麦肯锡专家对中国“灯塔工厂”的研究发现,中国端到端“灯塔工厂”在对数字化用例的选择上并非百花齐放,而是从用户、产品、效益等维度出发,制定最合适的数字化业务蓝图。

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和品牌竞争的热化,一方面倒逼企业开展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商也更愿意拥抱端到端的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

2019年,青岛啤酒就成立了专门的供应链中心,优化端到端的产业链运行及供应链信息化建设等,推动啤酒产业链条全流程集约化、高效化、智能化升级。通过提升企业供应链效率,实现从大规模生产到个性化定制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流程创新。端到端“灯塔工厂”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正与价值链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通过重塑客户体验、按需批量生产定制产品并共享数据,快速应对需求波动。”

对青啤而言,工業互联网“灯塔工厂”不仅仅是一场制造变革,更是商业模式、产品研发模式、生产模式、质量管理模式和消费者服务的全方位变革,代表了青岛啤酒对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实践。

通过消费者大数据分析,青岛啤酒打通了“端到端”供应链,能够精准识别用户需求,与研发、生产、物流、供应商、销售终端实时共享数据,提前精准预判并快速应对需求波动。零距离为消费者提供“魅力产品、魅力场景、魅力服务”在内的魅力质量新体验。

在商业模式上,一改过去“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青岛啤酒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从规模化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

在研发环节,基于消费者的需求,通过赋码智能营销平台,运用青岛啤酒独创的三解码产品研发模式,将消费端的需求量化为大数据,加快新品研发、测试、上市的速度。

在生产管理环节上,基于销售大数据的研判,形成最优排产方案,订单需求导入、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执行、物流配送,均实现了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的精准预测和精准匹配,做到了生产布局最优、系统成本最低、运营效率最高。

在质量管理体系上,实现了啤酒生产、流通、售后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产品通过GPS定位跟踪,通过条形码可追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水平。

在销售环节上,数字化技术能更好地洞察消费者的喜好,提高营销的精准性,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为消費者创造更多的快乐。

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青啤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不光影响了销售端,也让生产变得更高效。据悉,青啤的订单系统能够精确分析出,40天后哪个市场、哪项产品的销量是多少;全国60多家工厂、150条生产线,怎样匹配才最经济。以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为核心,用户、研发、制造、供应商和销售终端都被连接成一张互联互通的“网”。

“定制”美好生活

去年9月中旬,张先生在和程小姐的婚礼上,摆上了定制的青岛啤酒结婚纪念罐,粉白相间的罐身上喷绘了两人的婚纱照,配文写着“人生只有两次幸运就好,一次遇见你,一次走到底”。

这样的私人定制,在青啤的订单上越来越多。私人定制是青啤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上的有益尝试。一开始,青啤是与肯德基、必胜客、万科等大企业合作定制。2019年7月,青岛啤酒上线私人定制平台,最低起订量15箱,有20多种风格、100多种设计模板可供选择。

青岛啤酒创新营销事业部总经理李辉认为,这种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产经营模式,真正推动青啤实现了从“产品为中心”向“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

据悉,目前,青岛啤酒是国内能实现私人定制的唯一啤酒企业。

在私人定制领域,青啤搭建了行业首家在线化云定制平台,可以支撑2B和2C的用户定制化需求,通过在线DIY设计、1000dpi的高清数码制罐和3D模式预览,实现所见即所得。借助这一平台,青啤的最小订单由3000箱降至15箱,交付周期45天降至20天。

目前,随着中国啤酒行业的加速分化和低端啤酒市场增长趋缓,中高端啤酒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新增长点。据悉,未来三到五年,啤酒产品高端化比例将达到15%-20%。

在奥古特、鸿运当头等高端产品之外,2020年青啤又推出了“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艺术系列酿造新品,布局超高端市场。

从1903年到2021年,118年历史的青啤还在创新,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和智能化的助推下,青啤正是依赖于不断的自我颠覆和创新,依赖于积极拥抱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才让自己加入到了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到行列。

创新不止,青啤这座新灯塔,既要照亮自己的前路,更要给奔跑在工业4.0道路上的其他企业以指引。

猜你喜欢
灯塔啤酒青岛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哼哼猪买啤酒
青岛明月申牌?
把第一部iPhone 6丢进啤酒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