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如何让理想照进现实

2021-06-28 22:09陈方勇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技园区现金流逻辑

作者简介:陈方勇,佰仕会(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科技与地产结合,可以排出这么一串顶真格的词组:科技园区、园区产业、产业地产和地产科技,其实说的是完全不同的四件事情。科技园区讲的是科研成果转化逻辑,园区产业是收租的房东逻辑,产业地产是为产业配套房地产,地产科技则是用科技来赋能地产提升运营效率。

以中关村区域的科技园区为例,原来做科技园区谈不上有多高利润,却有最稳定的现金流,也不用担心会变成夕阳产业,因为每天打交道的都是朝气蓬勃的新兴企业,不用害怕会有人离开或者倒下,只要守住最有活力的地盘(比如清华北大的周边),总是会有新鲜的血液来完成新陈代谢。如今科技园区似乎一下子热闹起来,无地可拿的地产商杀了进来,头部科技企业甚至开始自己买楼甚至拿地盖房(比如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京东、B站、美团等),这就让科技园区的生存空间一下子逼仄起来。

所以产业真的是规划出来的吗?在产业园区这件事上,现阶段只有两种可行的逻辑:一是政府主导的开发区模式,收益体现为税收而非地租;另一种是产业地产模式,甚至可以说没有地产逻辑的支撑,就没法支持民营主体下的产业园开发。就园区资产而言,“园”是企业所为,“区”就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园区最重要的在于產业聚集,而不在于形式是厂房还是写字楼,金融街可以认为是“金融产业开发区”,清华科技园实际就是以科技企业入驻为主体的写字楼群。成功的产业聚集很大程度上是事后的确认,真正的聚集原因其实来自于人群的偏好,人群基础决定产业基础。

在园区的运营中,有两个办法可以显著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像文旅一样操盘科技园区,用“咖啡+美术馆+艺术装置”的组合来提升园区品质;二是地产科技,即数字化赋能。数字化运营能实现三个方面的改善:①保留证据,让一切可追溯,可以形成积累,从而推导改善路径;②形成与用户之间的链接,让经营用户成为可能,可以实现精准对接服务;③提高运营效率,如通过算法实现提质增效,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对于科技园区而言,地产科技还意味着应用场景,可以完成市场参与下的试验、展示和销售,2G或2B都有很好的转化效果。

科技与地产之间始终还是处于朦胧状态的接触,科技代表着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梦想,地产则代表着满足基本刚需的现实,当二者之间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接触,就是两个平行世界,而一旦他们之间发生了融合,就有可能发生改变彼此命运的突变。

相比简单粗暴的“唯地段论”,越是靠近C端(最终用户)的资产越是体现这样的认知转变:资产的价值将主要体现为经营现金流的折现,而现金流的实现则更多体现为与核心用户之间的链接强度,选择地段(或区域)更多体现为对地方政府的选择。无论科技园区、园区产业、产业地产还是地产科技运营,都需要抓住最关键的要素(政府、产业、金融、人才、土地),加以赋予灵魂的专业运营提升(场景、会员、智能、算法、温度),找到价值洼地,打开非租空间,提升信用等级,锁定最终用户,实现对等红利。

猜你喜欢
科技园区现金流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基于现金流分析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构建
现金流有多重要?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