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

2021-06-30 02:30康凤云
江汉论坛 2021年1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形成了系统的家风观。习近平家风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精华,践行了革命前辈红色家风思想。习近平家风观诞生于习近平良好的家风家教环境中,生发于习近平独特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高压态势下家族式腐败高发的时代背景中。

关键词:习近平;家风观;中华传统家风;红色家风

关键词: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习近平家风思想研究”(MKS181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18AKS011)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854X(2021)01-0013-0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家风观:崇德向善是习近平家风观的核心内容,言传身教是习近平家风观的方式方法,报效国家是习近平家风观的价值归旨。习近平家风观不仅对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社会基础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思想既是实践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和产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条件。它既形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党风、政风、社风与家风一起抓、长期抓、深入抓的时代背景中,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国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和革命前辈红色家风思想;它既生长于良好的家风家教环境中,又与习近平独特的人生阅历相结合,将党的家风观推进到新时代的理论高度,极大地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厚内涵。

一、习近平家风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时代是孕育思想的沃土。习近平家风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腐败现象重拳出击,家族式塌方和腐败浮出水面。如何预防家族式腐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

(一)厚植防腐治腐的社会基础,是习近平家风观形成的社会政治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一批贪污官员应声落马。腐败分子的亲属、身边工作人员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狐假虎威,谋取私利,家族式腐败、家族式塌方屡见不鲜。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甚至“全家总动员”,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最终一起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腐败分子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苏荣、周本顺、赵正永、刘铁男等人伙同配偶、放任子女或纵容兄弟姐妹收受贿赂,成为腐败典型,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此,习近平痛批“少数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①。预防家族式腐败,从家庭、家教和家风入手,营造清廉的社会环境,是习近平家风观形成的社会政治要求。

习近平大力提倡家风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洁家风建设,并将家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切入口,以期夯实新时代反腐倡廉工作的社会基础,并对全社会家风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② 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家风教育,通过立家训、传家风的方式,使得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拥有良好家风,维护党内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

(二)以良好家风逐梦前行,是习近平家风观形成的时代呼唤

新时代要有新的作为,新的作为要有新的社会风尚作为保障;家风既是社会风尚的内核,又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习近平十分重视家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③。“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④ 加强新时代的家风建设,尤其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风清气正的推进器。党员干部养成了良好家风,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带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本转变。习近平2018年3月10日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⑤。建立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同向而行、相互支撑的良性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习近平家风观形成的时代呼唤。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家教的好坏,不仅对营造社会风气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甚至直接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反过来说,国家的前途命运,也直接影响家庭的前途命运。习近平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强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⑥ 只有把国家的前途命运植根在千千万万个家教严、家风好的家庭基础上,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社会才会健康向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最有感召力的政治旗帜。但是,离开了好家风,追梦前行、圆梦中华将是一句空话。

二、习近平家风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历史的发展总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人们在继承前代遗留下来的生产资料的同时,总还要继承前代有益的思想资料。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继承前人、创新发展的时代成果,深蕴其中的习近平家风观也是如此。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时代问题的解证,就没有创新。习近平家风观的理论渊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和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思想等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自然辩证法》等经典著作中,对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问题作了科学的解说,其基本观点为习近平家风观提供了充分的思想依据,为习近平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论述家庭、家教、家风提供了思想养料。

正常的婚姻来自于男女双方的爱情,稳固温馨的家庭关系构成正常的家庭。对于爱情和婚姻家庭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婚姻家庭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真正的爱情来源于互相爱慕。“爱情的基础是互相爱慕,如果一个人的热情引起另一个的反应,那么这就是爱慕。如果另一方没有任何表示和回应,那么这个人是不幸的,也就无法谈及爱情。”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被商品化的背景下,人们都只是利益的追逐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⑨ 马克思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双方纯粹的爱情,是不掺和任何其他因素的,特别是物质因素。我们无产阶级的爱情就是坚定的,纯粹的。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仅仅是因为爱慕而走到一起,这是幸福的,也是难得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关系和完整的人生。”⑩ 这就从源头上厘清了家庭关系的纯洁性,设置了一道家庭关系与商品关系的屏障,为共产党人建构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互动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于婚姻是自由恋爱的产物,因此婚姻是自愿、平等的,也不能沾染丝毫的“铜臭味”。马克思认为,婚姻自由是共产主义的特征。共产主义并不像资产阶级所污蔑的那样实行“共妻制”,马克思驳斥持这种观点的资产阶级将妻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恩格斯认为,“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11} 即私有制的消除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产生的前提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的存在,物质因素成为婚姻的主导因素,爱情因素却被排除在外。只有将私有制消灭,才能摒弃影响婚姻的一切外在因素,使得爱情成为婚姻的唯一基础。既然婚姻是自愿的、平等的、充满爱意的,那么,家庭关系也应该是家庭感情共同体、家庭生活共同体和家庭精神共同体,具有爱的圣洁和情感关系的纯洁,绝不容许任何金钱关系玷污它。这就从源头上为家庭与社会设置了一道是非正误价值取向的红线,金钱关系向家庭渗透,就意味着腐败。同时,这也为共产党人将家庭、家风、家教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同向整合起来提供了理论依据。

婚姻既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也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爱情、婚姻、家庭都有十分明确的社会规范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的重要论述,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关系,确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家风观提供了理论指导。这对习近平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青年习近平从在梁家河插队开始,就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来又在清华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学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为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滋养

传统家风著作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汗牛充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论语》《颜氏家训》《家范》《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增广贤文》等等。中国优秀传统家风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家庭关系、立身修身、勤俭持家和交友处世等几个方面。

其一,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首先,夫妻关系是人伦关系的起点,是家庭建立的基础。夫妻之间,以相互尊敬为美德。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家庭才能治理得清明严肃。同时,夫妻双方还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于妻子来说,“其德有六:一是柔顺,二是清洁,三是不嫉妒,四是节俭,五是恭顺谨慎,六是勤劳。”{12} 对于丈夫来说,应该讲“义”,如果丈夫不讲“义”,妻子就不会顺从。古人认为夫妻之间的结合是因为“义”,唯有遵守夫妇间的道义,才能实现夫妻和顺。其次,兄弟关系。兄弟一母同生,只不过是身体分离,血气仍是贯通的。正因为兄弟间有着如此亲密的关系,互相之间应更加友爱、互相照顾。如果兄弟之间不友爱,就会嫌隙丛生,最终导致家庭分崩离析。最后,长少关系。家中长辈要对晚辈关爱、教导,注重培养其心智和志向,使其明事理、走正道,成长成才。而晚辈要尊敬、赡养长辈,更要顺从长辈的心意,不能有丝毫的倦怠。在长少关系中,父子关系较为特殊且十分重要。“养不教,父之过”,生养了子女如果不严格教诲,娇生惯养,那就是父母的过错了。此外,子女应孝顺父母。何谓“孝”?古人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13} 即孝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能让父母感到尊贵和荣耀,其次是不给父母带来耻辱,最低层次是能赡养父母。

其二,家庭成员修身养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国传统家风文化中十分注重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主要包括立志、自省、慎独三个方面。首先,修身先立志,即立志是修身的第一要义。人无志不立,古人非常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一个人没有远大的理想作为前行的动力,安于现状,终其一生将庸碌无为。唯有立大志,勤思精学,不懈奋斗,才能成就一番伟业。其次,修身要注重自省。自省即自我反思,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并不断地进行自我矫正。最后,修身要做到慎独。慎独指的是一个人獨处时,自己的行为也应审慎不懈怠,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毅力。自身独处与他人在旁时没有异样,要求个人高度地自觉和自律,这是个人修养水平最高层次的体现。

其三,家长勤俭持家,家庭成员节俭爱家。勤劳与简朴是治理、经营家庭的秘诀。勤劳能使家庭产生财富,如果产生财富却不知道节省,铺张浪费,即使家庭收入再多也不会留有结余。只有勤劳和节俭共同作用,财富才能有效增加。因此,古人常把简朴作为训诫后人的重要标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14} 勤劳与节俭不仅能使家庭增加财富、繁荣兴旺,还能让家庭成员养成勤俭的良好品格。正是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制定的治家八字诀“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教诲,使曾国藩养成了良好的品行并成就了一番事业。曾国藩还时刻督促自己及子女、兄弟勤勉读书、勤俭持家,曾氏家族才得以兴旺绵延。

其四,家庭成员交友处世,与善人交受益,谦约处世益生。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15}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选择与什么样的人交友,注定了自己今后的样子。因此,要谨慎交友,近贤远奸,与贤人为友。在个人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尽心尽力地为对方着想,对他人真诚相待。同时,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应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尽忠。此外,传统家风中的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和睦邻里等智慧,为当今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习近平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16} 习近平在论述当代家风时,十分娴熟地引用古人治家的警言警句、名言名句,充分显现古人的智慧在习近平心中留下了深厚的思想印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17} 这足以说明中华传统优秀家风为习近平家風观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滋养。

(三)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思想为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积淀了深厚底蕴

革命前辈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理想,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为新中国的创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懈奋斗的同时,形成了具有鲜明红色底色、革命亮色、时代特色的家风思想,为奋进新时代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为建设和谐家庭、廉洁家庭、健康家庭提供了价值典范。习近平高度珍视这一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多次强调要把它作为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好、弘扬好。

其一,坚守革命理想。“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而应当的。”{18} “革命理想大于天”是红色家风鲜明的革命亮色。革命前辈甘愿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加入共产党,是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19}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20} 他们的理想信仰如磐石般不可动摇,即便是在遭受冤屈甚至是被污蔑陷害的时候,他们对党的信仰、忠诚也没有丝毫消减。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错误的批判,但他仍对革命理想信念不动摇,并把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传递给下一代,他教育侄女彭钢说:“决不要因为我的问题对党有任何的不满。要相信党,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在任何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动摇。”{21}

其二,勤劳节俭,诚恳待人。革命前辈为了党和国家的前途日夜操劳、勤奋工作,革命家庭养成了勤劳节俭、诚恳待人的优良家风。在生活中,他们对于缝补浆洗等日常生活亲力亲为,勤劳成为一生的生活习惯和家庭榜样。他们即使身居高位,也依然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22} 大到衣物,小到一滴水,都要物尽其用,不愿浪费一分一毫。他们崇尚节俭,源于他们崇高的阶级觉悟和深刻的时代体悟,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是国家正处于建设时期,需要节俭,为国家建设节约资源。他们严于律己,待人诚恳,作风朴实,经常关心自己身边工作人员的情况,对于工作中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乐意慷慨解囊,要求自己的子女和工作人员的子女生活在一起,如同一家人一样。这种家风家教体现了朴实厚重的平凡底色。

其三,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不搞特殊化。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为革命事业殚精竭虑、恪尽职守。为了实现全中国的解放,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动员身边的亲人支持、参加革命事业,其中有的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成了开国功臣,也处于各级领导岗位。但他们从未居功自傲,也从未因自己或者亲人在战争中流血负伤而为自己及家人谋求任何特殊的优待;相反,他们将自己看作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在国家困难时期,对自己及家人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家风上树立了榜样。他们不仅在家属、子女的工作、生活问题上不帮忙,有时甚至还帮“倒忙”。在子女及亲属的职务提拔上,他们的要求总比其他同志严三分。

习近平本身出生在革命家庭,从小深受自己家庭革命家风的耳濡目染,红色家风一直助力他的成长。在习近平关于家风的论述中,随处可见红色家风的巨大影响。因此,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既是习近平的一贯坚持,也是他对全党全社会的一贯号召。“‘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十指钉入竹签而永不叛党的坚贞,无数先烈用鲜血诠释了对党的忠诚。”{23} 总之,红色家风思想为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积淀了深厚底蕴。

三、习近平家风观形成的实践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与思想理论的关系,总是社会实践居于第一位,思想理论摆在第二位。理论对实践的需要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思想体系及其学说,总是在产生理论的时代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4} 习近平家风观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形成和发展起来,也是如此。它不仅内蕴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深厚的中国优秀文化根基,而且还具备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实践,为习近平家风观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条件。这主要包括习近平所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他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

(一)自身良好的家教为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提供了环境条件

习近平的家风观与其个人所受的良好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习近平自幼受到其父习仲勋近于严苛的家风影响,严谨、严格、严厉的家风在习近平的思想上深埋了家庭教育的根基。

据习近平母亲齐心回忆,习家一直有着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长习仲勋是一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疼爱孩子的好父亲。在夫妻关系方面,习仲勋与夫人齐心互相关爱、相敬如宾,恩爱一生、白头到老。齐心深爱自己的丈夫,她不愿自己的丈夫为家中繁琐事务而分心,有什么困难就自己克服,从不向丈夫抱怨。在习仲勋蒙受不白之屈,被审查、下放,遭受批斗、关押的艰难时刻,齐心始终坚定地同丈夫站在一起。在父子关系方面,习仲勋既对革命工作有着无限的热情,也对孩子们异常疼爱。“姐弟四人最喜欢和他玩骑马的游戏,习仲勋趴在地上让孩子们骑在背上,驮着他们从桌子底下钻来钻去。”{25} 习仲勋虽然疼爱孩子,但也从不溺爱、娇惯。习仲勋“有时也和孩子们一起去商店转转,孩子们看见玩具囔囔着要买,因为习仲勋从不带钱,孩子们买不到,就不高兴,他就耐心讲道理,同时坚决不让别人代买或赠送。”{26} 在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一家人乐观开朗,困难时刻紧紧团结在一起,共渡难关。

习家有着严苛的家风。习家家风非常严格,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习家严苛的家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生活上十分简朴。在衣着方面,经常是年龄小的孩子接着穿年龄大的孩子的旧衣服,以至于习家小孩养成了穿旧衣服的习惯,每每穿上新衣服都觉得不自在。其次,厉行节约。习仲勋经常教育子女要节约粮食,要求他们“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能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27}。再次,不搞特殊化,不允许任何特权。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齐心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习仲勋的夫人而自恃高贵,出风头,生活上搞特殊化”{28}。子女在生活上更是不允許搞特殊化。子女上学自己搭公共汽车,不允许坐习仲勋的公车。习仲勋还不时告诫子女要“夹着尾巴做人”,家中的大事、小事都不能影响工作。不仅如此,习仲勋还严格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决不能利用领导的名义和工作的特殊性为他人或个人谋取利益,得到特别的照顾和提拔,要与其他方面的工作人员一样,平等地接受组织的考察、调配和监督。”{29}

2001年10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总结概括这位革命家的家风:“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收的宝贵与高尚品质很多,给我最深印象的大约如下几点,一是学父亲做人,二是学父亲做事,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30} 这既是一个革命家庭走出来的家庭成员对家风的如实描述,也显现出这个革命家庭家风的厚重亲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想不受家庭影响都难。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习近平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影响深远,为其在工作、生活中传承革命家风树立了典范和标杆,为其在党内和社会上提倡健康向上、和谐友爱、清廉朴实的现代家风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总会不停地告诫自己的亲属:“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情,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31} 他的要求和实践,与其家风是一脉相承的。

(二)习近平独特的成长和工作经历为其家风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习近平的家风观与其个人的工作经历有密切关联。在工作实践中,习近平以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化解了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从中得到了精深的思想启示,这为习近平家风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基层的工作经历让习近平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曾深情地回忆道:“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32} 在插队到梁家河的七年时间里,习近平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的村党支部书记。以后不论是在河北正定,在福建的厦门、福州、宁德,还是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间,他都非常注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教育。

习近平每主政一地,都会抓党风政风建设,狠纠不正之风,倡导实干之风、清廉之风。他在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明确指出:“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的向背”,“因此,我们必须向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腐化现象作斗争。”{33} 他强调“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要认真抓,一定要严肃处理”{34},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系列严肃党纪、整顿党风的活动,使党风政风实现好转,有效地遏制住了不正之风的蔓延。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提倡“干部的宗旨就是奉献,就是服务,要立足于理想,不要光图自己的实惠”{35}。在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要求“越是领导干部,越是主要领导,越要廉洁自律,加强监督,以身作则,当好表率”{36}。无论是在河北、福建还是在浙江、上海,他都倡导廉洁的党风、勤勉的政风和和谐的社风。因为党风政风一头连着家风,一头连着社风。家风清,能够为党风政风注入一股清流清风,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习近平独特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工作经历,为其家风观的形成和发展积累了厚实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认知。

注释:

①②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2版。

③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第2版。

④⑥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3日,第1版。

⑤ 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8年3月11日,第1版。

⑦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275页。

⑧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5、155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2}{13} 张艳国:《家训辑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页。

{14} 魏舒婷:《传统家训》,黄山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頁。

{15} 廖名春、邹新明:《孔子家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16}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1版。

{17}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序言第2页。

{18}{21} 张民、曹志为:《一代领袖的家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52页。

{19}{20}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96、190页。

{22} 曹京燕、卢忠萍:《中央苏区廉政文化的当代伦理价值》,《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2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05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25}{26}{27}{28}{29}{31} 《习仲勋传》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30、634、634、628、646、648页。

{30} 《习仲勋革命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68—669页。

{32}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第446页。

{33}{34} 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2—23、193页。

{35} 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36} 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作者简介:康凤云,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南昌,330022。

(责任编辑  刘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