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为例

2021-07-01 14:38张姝艳
关键词:案例思政特色

张姝艳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35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以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进入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谋远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首次将教育定位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能够同向同行。同年7月,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为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思政课建设需要,自2010年开始,各高校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目的是帮助研究生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是在本科生思政课基础上开设的,从实际教学效果看,仍然存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不匹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交叉重复、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效果疲于应试[1]等方面。

1. 教学内容交叉重复

本科生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博士研究生思政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其中有些知识点与硕士研究生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复。虽然自2004年开始,在整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进行过较大调整,但在某些章节安排上仍有交叉。如何满足在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对社会问题困惑的现实需求,让思政课真正能为学生“解渴”,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讲清、讲透、讲好学生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大矛盾问题等,是摆在每一位授课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2.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本课程无论是否选择专题式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有些老师探索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模式,但由于教学班级人数众多(通常150人左右)、教学课时有限,组织讨论耗时费力、研讨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往往局限于自己所在小组的研究内容,而经常忽视其他小组的研讨主题,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思想性、学理性不足,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如何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每一位授课教师需要在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有用上下苦功夫。

3.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思政课教学内容不仅要求进教材、进课堂,关键是进头脑,使学生能够主动学、认真听,将课上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生课堂吸收效果不明显,由于考试压力,考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屡见不鲜。考试结束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仍然容易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如何贯彻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也成为新时代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行动指南。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中,教师对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课程质量尚不能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的要求。如何增强思政课的导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系列理论著作,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同专业知识学习和实际能力提升结合起来,都已成为当前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面临的迫切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路径实践模式。

二、 “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教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要求

1. 问题导向型教学

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其概念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提出,他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围绕研究问题展开小组活动,锻炼实践思维和创新能力[2]。这种教学理念与方法是以问题为中心,需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学习者的研究兴趣、背景知识、理论观点、目标任务的差异性,对于问题的思考与理解也具有多样性。要求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探索精神,提升学生理论素养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2. 案例佐证型教学

这是将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相融合的一种方法,属于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来源于西方的数理传统和科学实验方法。近代以来,以孔德为代表的社会学者倡导经验实证研究,主张将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研究方法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建立了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例如,自然科学中逻辑方法的形式化、系统化、可操作性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中,提升了社会研究的定量化和准确化水平,其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佐证研究。案例佐证研究一般来源于真实发生的单个或多个事件,以具体某个或某类案例现身说法,通过对案例的观察、研究和思考,获取客观资料,通过解析案例,阐明隐藏其后的理论渊源,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属于兼具定性和定量研究特点的方法。所选案例一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要擅于激发学生发现和捕捉现实问题,围绕问题展开阐释说明。

3. “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教学的现实要求

将问题导向型教学与案例佐证型教学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其现实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1)完成课程基本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内涵,能够掌握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把握“四个自信”,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在章节安排上基本是划分专题讲授,围绕新时代“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两个维护”的核心理念等基本问题展开[3]。在具体讲授中,也是以问题作为切入点,以丰富的案例佐证为素材,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迫切的现实问题。

(2)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2016年5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其中特别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4]。本课程正是全面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重阐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蕴含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要思想观点,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由此可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理论创新的源泉,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重大紧迫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剖开现象看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案例佐证教学或是从学生科研生活中获取素材,或是从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出发,将抽象的理论现实化、具体化、问题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提升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素养要求。习近平高度重视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在多次的演讲、报告、座谈、回信中与青年学生频频互动,广大青年学生倍受鼓舞。习近平曾在2014年5月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殷切期望,2018年5月提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深切勉励,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犹如一面思想旗帜,引领着广大青年学生一路成长成才。诚如习近平所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5]。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想最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历程,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共同理想;有助于学生深刻辨析新时代、新阶段、新变局、新考验,用系统观念把握社会发展的整体大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于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 “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教学的应用实践

一般说来,“问题”通常包含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不同层面。比如:“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这三个问题为导向,通过具体案例佐证研究,简要展示“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的教学模式。

1. 直接问答式案例教学

比如,“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看,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本质、性质、内涵、特征、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等方面层层抽丝剥茧,系统梳理其理论渊源和精神实质,需要阐明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近百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对于类似命题式问题,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阐释。比如,结合典型案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什么能探索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因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同。从过去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单一公式化理解,认为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此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自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主题都是围绕探讨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展开。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科学社会主义历经百年沉浮也迈向崭新的历史阶段。之所以能够开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来源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来源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案例佐证层层展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穿其中,由浅入深剖析道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渗透其中,促使学生产生理论认同和思想共鸣。

2. 因果关系式案例教学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式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社会情境出发,列举全面从严治党案例。比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管党治党实现了从“宽松软”到“严紧硬”。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同时,联系研究生的思想实际,不少学生正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应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向学生讲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特别是以习近平青年时代扎根农村深入基层的实践为例,讲述他在陕北梁家河村带领乡亲们建起了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口沼气池的事迹。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鲜明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不忘初心的宗旨意识。由此可见,在历史的洪流中,各种主义的反复比较、各种道路的反复衡量、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最终能够成为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对于这类因果关系式问题,可以从现实社会案例和学生思想困惑入手,研究生的思想趋于成熟和理性,对一些问题已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应正面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看待现实社会情境,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思维发散式案例教学

“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个发散式思维问题。对于这类“如何”“怎么样”的问题可以围绕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多方位思考,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比如,首先需要讲清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各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其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列举案例佐证,如对比中美两国在民主、自由、人权问题上的基本分歧与矛盾冲突。通过案例可以看出,“政党轮替”“三权分立”是西方国家标榜民主政治的主要制度模式,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博弈和制衡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不同派别的政党之间相互倾轧、互相拆台的乱象频出,金钱政治、民主游戏和政治极化乱象丛生。正是由于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的重大差异,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模式,这条道路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同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见证了中国作为现代国家的成长历程,分别经历了从皇权国家到主权国家、从全能国家到市场国家、从政党国家向公民国家的转变。我国还通过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等措施不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在解决发散式问题过程中,通过教师案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层层阐释,学生时常也会涌现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而这些新想法或新观念会把思维引向新的方向,很有可能成为新的研究起点和契机。

四、 “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教学的具体例证

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第九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为例,具体展示如何将“问题导向+案例佐证”融合起来。特别是在2020年,中国共产党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的领导力是夺取抗疫斗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以此证明,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教材先后历经四次调整修改,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内容,在前三版中为第七章,在2018年版中被调整为第九章,“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在本教材不同版本中的章节安排见表1。

表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章节安排

表1清晰展示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先后有许多新的表述。比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提升党的领导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这些内容都开宗明义地成为篇章的大标题。在具体的小节内容上,也从以往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情世情国情的介绍转变为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来。

由此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为什么进入新时代,我们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管党治党问题上,不但“从严”,还要加上“全面”二字?这也是本章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具体讲解阐释上,可以分别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党情、世情、国情以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理论渊源上展开,帮助学生建立理论思维框架,形成完整逻辑导图。更重要的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案例佐证。如2020年3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侵扰,学生不能按时返校上课,难免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在高校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各项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随着疫情的持续好转,复学工作也顺利进行。通过大量列举学生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典型案例,使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真正有参与感和获得感,产生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最终形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认同,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最终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以此证实在新时代贯彻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

回顾疫情暴发之初,中共中央统揽全局,第一时间集中统一领导,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的通知》。对于疫情防控,习近平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应对策略。果断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抗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10],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我们最终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由此可见,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线在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在哪里;危险在哪里,党支部就坚守在哪里;困难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要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战斗堡垒,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党的统一指挥和领导。所以,在与疫情的较量中,才会源源不断涌现出用渐冻之躯与时间赛跑的人民英雄张定宇、维系武汉居民日常生活作为摆渡人的外卖小哥高治晓,还有全国科研工作者争分夺秒奋力攻关,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无私默默奉献,这样鲜活的事例不胜枚举。

同时,结合硕士研究生这个科研群体特点,在课堂上也列举贴近学生科研生活的事例。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科研人员以“战时状态”推进科研攻关,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率领由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队接手江夏方舱医院,直至休舱,实现了“所有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治疗奇迹。其中,天津大学超算中心研制出一款可用于中医症候流行病学调查的APP,实现了病例收集、信息填报、图片分析的数字化,有效缩短了确诊患者症候信息的分析时间,为理法方药的提炼和施治汇聚了科技元素。学生们在共同回顾抗疫斗争中真正感受到,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指引广大科研工作者争分夺秒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其中科技创新也成为支撑这次抗疫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中心力量。

五、 “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教学的课程建设要求

1. 坚持课程“内容为王”的教学主导性

研究生思政课是一项政治性、学科性、研究性、时代性很强的工作,探索建立适应研究生阶段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尤为必要。近两年来,在实践教学中,不少教师为提高教学上座率和学生抬头率,不断设计“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模式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取得积极成效,但如若掌握不好其在课程中的比重和教师对课堂的统摄能力,将难免产生将教学过程娱乐化、段子化、碎片化的倾向,长此以往,难以坚持思政课程的学科性和研究性的专业特点。课程建设还是应以内容建设为主,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价值,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不仅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同时要涉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学科内容,剖析社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局限于书本,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比如,针对“供给侧改革问题”“社会保障中的公平正义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各抒己见,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重视课程“理论阐释”的专业学理性

要讲好研究生思政课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学养,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代价值,奠定深厚的学理基础,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政课的理论支撑作用。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依托的原理是马克思的矛盾学说和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要矛盾一直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而展开(见表2)。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同时面临着成长中的烦恼,现实的发展困境比比皆是,诸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问题;农业基础和脱贫攻坚巩固问题;基本民生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保障问题;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启迪学生探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理论基础和时代特征,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认识与领会。

表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历程

3. 增强课程“时代导向”的鲜明特色

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党建工作和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政课,是贯彻落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7],是把握培养新时代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政治定位的关键步骤,是坚持和巩固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具体课程讲授中,要结合不同时代背景,着重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基本研究问题,诸如: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以来、进入新时代之后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要在全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向学生阐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整体背景、面对的主要问题、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就、进一步的战略规划。需要向学生指出,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从来都是一元化的,不能多元化。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习领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系列论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领会和解决问题。结合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选取贴合学生思想和学习生活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等问题。

4. 注意课程“案例佐证”材料的丰富性

思政课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搜集并积累丰富的案例佐证材料就显得尤为必要。它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案例佐证加深对于理论体系的理解,将抽象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学习、科研。一般案例的选取多采自日常学习、科研生活中典型且富有意义的事件,是启发思考和进行教育的有效工具。这里又可以把案例分为两种:一是具有典型性但大众并不熟知的;二是具有典型性并且大众熟知的,两种案例讲述的方式不同。在思政课堂上,一般选取后者,通过学生熟知的一些典型案例,展现事件过程、总结意义、深化理论思想,力图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情境之中,通过增加代入感与事件主人公一起思考,特别要重视案例中的冲突性和高潮性的特点,使得聚焦的问题得以一一呈现。案例佐证的来源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的持续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以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获取并增加其丰富性、生活性、新颖性和时代性等。

综上所述,“问题导向+案例佐证”型教学路径是将“问题导向”和“案例佐证”相融合的有效教学方法,二者既有相通之处,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8]。二者都是以问题为中心或以典型案例切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上都具有针对性。不同之处在于,“问题导向”型一般侧重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案例佐证”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提炼典型案例的能力,其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因对发散式问题的探讨,导致偏离主题,有时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所以,将“问题导向+案例佐证”融合起来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提升研究生思政课质量的教学路径。

猜你喜欢
案例思政特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