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也很美EDITOR

2021-07-01 12:06
户外探险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森小众冲浪

據说,如果一个北京人穿过地心,到达地球的另一面,那么他到达的是一座叫米特雷卫的小镇,位于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那里同时也是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开端。

而在地心的这一端。5月初的某个午后,一台电脑,一台ipad,几本难嚼的巨著,我的同事文森,正在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办公室里,穿透迷雾般的疑云,探索着巴塔哥尼亚天际线上那座让他痴迷不已的山峰-托雷峰。彼时他身上散发着极度专注和热爱的光环,思想仿佛早已穿透地心,抵达那片刮着狂风的原始高原。

但走出这间办公室,或走出这群迷恋攀登或荒野文化的人们,这座位于世界尽头的攀登殿堂,巴塔哥尼亚高原,对更多人来讲,是小众的。毕竟即便谈及攀登,那里也仅是顶尖攀登者的“战斗”舞台。

小众,但这并不影响它以苍凉而孤独的力道,真实承载着一些人波澜壮阔的精神。文森废寝忘食完成的《Cerro Torre:400个挂片与一个弥天大谎》便刊载在本期中。读罢,你便可懂得,一些人的小众文化,是另一些人的精神鸦片。

比如在这期杂志中同时出现的几项小众运动文化:冲浪、Bushcraft(丛林生存)、飞蝇钓。

小众文化表达的是一种“文化态度”,需要一群对某种文化具有共同认知的成员来支撑。因而小众文化也尤其能够牢牢系住一群人。相对于永远是过剩的大众文化,小众有着强大的内聚性,更强调“心领神会”和“志同道合”。因此往往有些人,喜欢小众,而不喜欢批量。喜欢志同道合,而不喜欢泛泛之交。

但小众文化也有其慷慨之处。以Bushcraft(丛林生存)为例,他们可以席地而坐一人刻木勺,连孤独都足够默契。但只要你对此也投以喜爱之情,他们便乐于分享自己的情感、技巧和创造。

四月份,为了操作一篇冲浪文化的稿子,我与三亚日月湾和后海村的几位冲浪人聊了聊。他们都是在那里停留十年左右的资深浪人,一项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活法。有人说,他们逃离城市,沉溺于乌托邦式的小群体生活。但在我与他们的接触中发现,喜欢小众文化的群体并没有刻意排斥流行元素,他们只不过对个性鲜明的东西日渐情有独钟。

冲浪运动在中国,甚至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如今仍还是项非常小众的运动。其实能将冲浪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人,确实依然在少数,单单是地理位置和时间自由这两条因素,就能筛选掉一大批人。但正如亼乐冲浪俱乐部联合创始人吴承泽说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留在海边,但我们依旧可以将冲浪精神融入生活之中。”也就是,能享受站在浪尖上的美妙感觉,也能回到陆地踏实生活。

于是我也看到一些浪人,他们并非近海而居,而是选择每隔不久,或是在生活失意迷茫之时,回到海边,冲上一道浪。对于他们,一块板,一群人,一片海,就是一种治愈。

如同攀岩入奥后,攀岩馆和攀岩人口在中国有明显增幅,冲浪成功入奥对于推广这项运动来说,无疑也是一大利好。即便是在冲浪运动十分流行的美国夏威夷,其实也是经过了漫长的文化认同,如冲浪题材电影的风靡,才开启了一番热潮。

所以谁又能说,小众不能够从边缘走向流行,不能变成冷门小爆款呢!毕竟,在一个事物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小众”仅仅只是它某个当下状态。而我们不防带着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抛去误解和偏见,去多多尝试和体会。也正是源于此,每当《户外探险》嗅到一件事物、一项运动的美妙之处时,总想拿来与你分享。

因为我们知道,也许只差一步之遥,只需一个契机,你也能找到那个属于你的“精神鸦片”。

猜你喜欢
文森小众冲浪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虽小众但可贵
吃就吃它个深刻(上)
四架战斗机掠过“卡尔·文森”号航母
跟踪导练(二)
“死亡之船”—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
小众之美
弗兰克与滑板
回家的路
智力大冲浪
资讯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