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记忆》之《东湖往事》精彩呈现

2021-07-02 07:37策划傅建新舒凯杨勇文学统筹彭涛
武汉广播影视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光东湖武汉

策划 / 傅建新 舒凯 杨勇 文学统筹 / 彭涛

2021年5月26-28日,由武汉广播电视台(集团)荣誉承制的纪录片《东湖往事》连续3天登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该纪录片分为“人民之湖”“情系武汉”“伟人印迹”三集,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通过近20位专家、亲历者的讲述,将东湖从最初兴建到发展成今日城市绿心、“世界东湖”的来龙去脉,毛泽东与武汉、与东湖的不解情缘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在武汉发生、激荡风云的真实历史,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本刊将分三期刊登解说词,以飨读者。

第一集 人民之湖

【导视】从一个荒郊野湖,到今天闻名中外的风景区,红色实业家周苍柏,为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建立,付出过怎样的努力。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同路人,他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有哪些交往。

每年阳春三月,是樱花盛开的时节。这时,武汉东湖风景区的樱园,总是游人如织,熙来攘往。眼前樱花如霞似锦,美不胜收。在东湖风景区的听涛景区,矗立着一块巨大牌匾,一面写着疑海听涛,描绘的是东湖美景,水面辽阔,犹如大海,风吹浪打,涛声阵阵。另一面写着海光农圃,是公园的名字。它正是东湖风景区的前身,也是当年武汉市民趋之若鹜的游览胜地。

海光农圃是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红色实业家周苍柏一手创建的。

1888年,周苍柏出生在一个信奉实业救国的工商世家,自幼身怀救国之心,报国之志。

少年时代,他进入武昌著名的文华学堂就读。在这里,他受革命思潮激荡,加入了与同盟会齐名的反清爱国团体——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对父亲的这段经历,今年92岁的周澂佑老人非常熟悉。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上文华中学的时候,就参加日知会,就是同盟会的前身,在读书的时候就认识了董老,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共的创始人之一。结识董必武,成为周苍柏同情革命,并一步步成为中国共产党同路人的起点。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多次应董必武的请求,出手援助革命。

1906年12月,日知会的反清革命活动遭到镇压,周苍柏受到牵连,被迫避走上海,进入南洋公学读书,后赴美国求学。学成归来,他进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他精通专业,又有开拓精神,很快崭露头角。1926年,他升任汉口分行行长。不久,北伐军进军武汉,在武汉成立国民政府,发行国库券,并宣布废除北洋军阀政府发行的旧货币。一时传言四起,人心浮动,银行业面临挤兑风潮。关键时刻,周苍柏宣布,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对大革命前的储户存款,一律以现洋兑付。

他的举动,不仅保障了储户利益,更帮助北伐军稳定了当时武汉的大局。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整个武汉就觉得这个周苍柏不错,他的声望就这样开始做起来了。

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周苍柏,面对旧中国满目疮痍,世风败坏,社会各阶层弥漫的赌博、吸食鸦片等不良习气,屡屡痛心疾首。他想到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看到纽约大大小小的公园,绿树浓荫,草坪齐整,市民们在公园里游玩、锻炼,进行着健康的娱乐活动。他想,武汉人民为什么不能过上一种健康美好的生活呢?他决心有所作为。

1929年,周苍柏创办了义记公司,担任英商颐中烟草公司武汉总经销。将经营所得30万银元,零敲碎打购置湖边一块块小荒地,日积月累,小荒地连成了一大片,合起来有两千多亩。周苍柏请父亲周韵宣书写“海光农圃”四个大字,立于湖边的牌坊上。这便是如今风景秀美的东湖风景区。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我跟东湖应该同年,我正好1929年出生,所以实际上1929年爸爸有经济条件,稍微有点条件了,他就开始买地,有人说他是靠家族的帮助来做的,完全不是。

周苍柏当时购买下的土地,是一片片荒冢乱岗,杂草丛生。他请来农技专家郎星照、园艺师张鹏翔等,进行规划、管理,将荒地连片,沟壑填平,修筑长堤,并修建具有民族风格的拱桥,连通各个湖汊。

后来,他又看上了东湖对面的一座小山。他找到它的主人,三番五次登门并表明自己建造公园的初心。主人被深深感动,将其无偿转让给周苍柏。海光农圃从此山水相依,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在周苍柏的精心打造下,海光农圃逐渐形成了风景区、苗圃果园区、农作物和动物养殖区四大功能区域,成为武汉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对父亲当年的初心,周苍柏的七女儿周彬佑深深知晓。

周苍柏七女儿 周彬佑:

他当时弄东湖的时候,他就说他希望中国人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锻炼身体,可以有健康的活动,这是一个思想。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将来是东湖公园,绝对是不卖门票的,这个宗旨是一开始就定下来了的。

那时候,他的许多心思,都花在海光农圃上面。他不仅耗费家财,周末还常常和夫人带领子女,到园子里开荒割草。

这张珍贵的旧照片,是周苍柏为数不多的全家福,记录了他当年幸福的家庭生活。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到周末的时候,也带我姐姐她们,我们家姐妹、表哥表弟,亲戚特别多,到周末的时候,去乱坟堆里捡石头,就是这样经营了有十年,慢慢海光农圃就初见雏形了。

在东湖听涛景区,有一尊塑像常常引得游人驻足观看。塑像讲述的是周苍柏携儿带女春游东湖的情景。一边的年轻女孩子,是他的大女儿周小燕,一边的阳光少年,是他的儿子周德佑。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我们去享受的就是游泳,东湖水,这里游泳又清澈又舒服。

1938年底,武汉沦陷,海光农圃被日军抢占,园内设施被大肆毁坏,面目全非。抗战胜利后,破败不堪的海光农圃重回周家。周苍柏本意是想完全修复,但这时候,凭他一己之力,终归有限。

周苍柏的一生,始终追求进步,同情革命,心向革命。他的朋友圈里有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陶铸、李先念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重要人物。他们之间,肝胆相照,情深义重。

大革命时期,有一次,共产国际有一笔款项,准备支援中国共产党,但在当时的白色恐怖气氛下,没有一家银行敢接收。

危难之际,董必武找到老朋友周苍柏,请求帮助。周苍柏满口答应。

经过几天深思熟虑,他设计了一个安全、周密的方案。

他让共产国际先把钱汇到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美国分支机构,然后再化整为零,采取商业汇款的形式,分几个户头,几次汇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汉口分行,再分批取出,送到中国共产党人手中。

但是,吴佩孚的手下还是听到了一点风声。几个便衣警察直扑周公馆,撞上正下楼的周苍柏。他的夫人燕樑机警地意识来者不善,谎称周苍柏是管家。好在他们并不认识要抓的人,周苍柏这才侥幸脱身,化险为夷。

抗战初期,离武汉不到一百公里的湖北应城,由共产党人陶铸等实际主持的汤池训练班,仿照抗大模式,培训了大量抗日力量。周苍柏为训练班提供了日常经费,还向它输送了不少骨干。

这个训练班,先后办了三期,培养了几百名干部,不少学员成为李先念新四军第五师的骨干。而周苍柏“红色资本家”的称号,也从此传扬开了。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新四军后来有个政委,叫什么名字我不记得了,他就讲过,新四军军史里,我们一定要写一篇东西,讲我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挚友,一共有20名,其中就有一个周苍柏。

周苍柏的次子周德佑,曾是汤池训练班的学员。周德佑像他父亲一样追求进步,在上海读书时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张光年领导的拓荒剧团的重要骨干,他们演唱的爱国歌曲《五月的鲜花》响彻中国。

抗战爆发后,周德佑回到武汉。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抗日宣传,为此常常废寝忘食。过度的劳累,加之营养不良,最终导致他积劳成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岁。

爱子遽然离世,周苍柏夫妇无限悲痛。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生命过早凋零了,全社会也一片痛惜。一些社会组织联合发起,于1938年3月22日上午在周家举行隆重追悼会,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亲自前往灵堂致哀,并书赠横幅“模范青年”,挽联上写着:“为国牺牲,尽力宣传拼热血;扶棺痛哭,惟期捷报慰忠魂”。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还为周德佑发表了纪念专刊。国民党方面,陈诚、冯玉祥等政要也出席了追悼会。冯玉祥还写诗吊唁。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阴影又笼罩着中国。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磨刀霍霍。李先念率领的中原军区处于国共冲突的前沿,不仅军事上面临巨大压力,部队给养也困难重重。

如何渡过这道难关?董必武再次想到了老朋友周苍柏。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那个时候,我爸爸在救济分署,管分物资,联合国的,名义是联合国的救济总署。

对老朋友的请求,周苍柏有求必应。

经过谋划,他派副手杨显东亲自押运,把大批美国救济物资,包括2000袋面粉,还有药品、奶粉、衣物等物资,悄悄送到中原军区所在地大悟宣化店。国民党反动派得知消息,愤怒地跑到美国主子那里告状。面对美国人的兴师问罪,周苍柏坦然说道,你们不是要援助灾民吗?他们都是灾民啊!美国人也无话可说。

1949年5月,武汉宣告解放。9月,周苍柏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国事。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周苍柏和夫人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1949年底,被翻天覆地的巨变所鼓舞,被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所感动,周苍柏感到,将海光农圃交给人民的时机成熟了。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原巡视员 王大军:

当时的中南军政委员会接收了周苍柏老先生的捐赠,并请示了中央,周恩来总理批示,接收下来。

人民政府将海光农圃更名为“东湖公园”,后又更名为“东湖风景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由时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陶铸出任主任,周苍柏等出任副主任。周苍柏实现了早年的诺言,将海光农圃交给人民。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我爸爸从开始的时候,从在建造东湖公园的时候就跟我姐姐她们讲,这不是给你们的啊,将来就是要给国家的。

尽管献出了海光农圃,周苍柏对它仍一往情深。他多次提交议案,为东湖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周苍柏晚年一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长住北京。1970年的一天,他的生命进入倒计时阶段。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1960年以后,调到北京工作以后,他就没有机会回武汉了,他临终的时候,他突然地,那时候他已经虚脱了,几乎是在弥留时间了。他突然就讲,燕樑,你把我衣服拿来,我要回东湖,我要开会。那个时候我就感觉他的心,实际上这么多年来,他的宝贝东湖在他的心里面。

今天,在当年海光农圃的入口处,有一处苍柏园。这片占地60亩的纪念园,是为纪念周苍柏的杰出贡献而建。

“东湖之父”,魂归故园,绿水青山,湖光碧波,岸芷汀兰,秋水长天,和他永远相伴。

同期: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唱出这民族呐喊与抗争之声的,就是周苍柏的大女儿周小燕。

她的一生,名声比父亲更响亮,但她的成长,却得益于父亲的引导和支持。

周苍柏自幼热爱音乐,也特别注意培养子女的音乐才能。长女周小燕弹钢琴,长子周天佑吹萨克斯管,次子周德佑拉小提琴。孩子们既有天分,又很勤奋。那时,周家常常歌乐绕梁,其乐融融。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20岁的周小燕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回到武汉,投入了抗日救国的热潮,到学校、工厂、街头,演唱抗日歌曲,鼓舞抗日热情。《长城谣》,便是她这一时期演唱的名曲。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长城谣》是她首唱的,她唱万里长城万里长,怎么突然,高音出来了。所以她觉得,我怎么还没唱高音,以前高音总是破的,竟然高音就很顺地唱完。而且后来作为电影的配音,这一下子就唱响了全国,甚至唱到南洋,唱到海外去了。

1938年,周小燕远赴巴黎,拜闻名世界的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为师学习音乐。在欧洲的混乱局势中,周小燕艰难地完成了学业。1945年,欧战结束。毕业前夕,周小燕登上巴黎国家大剧院,以清唱剧的形式,演唱了中国神话题材歌剧《蚌壳》,在欧洲引起了轰动。音乐评论人称呼她是来自“东方的夜莺”。此后,她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唱,每到一处,都获得巨大成功。

但是,耀眼的成就,唾手可得的优渥生活,都比不上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1947年6月,她回到了弥漫着内战硝烟的祖国,用歌声投入到“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中去。

新中国成立后,她在上海音乐学院任声乐系教授,先后担任过系主任和副院长。她满怀激情地投身新的生活,不仅用夜莺般的歌喉歌唱祖国,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音乐人才,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泰斗。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是周小燕的众多弟子之一,曾在周小燕指导下学习五年。后来,她准备出国继续深造,为此,她给老师打电话。

上海音乐学院 声歌系副主任、教授 李秀英:

当时周先生在电话里是非常高兴,她说,我特别高兴你这个时候做了这个决定,我的父亲也说,其实一个人到国外求学很重要,有了国外求学的经历,你自己可以长本领,你可以唱得好,你可以见世面。但是,最后的目的一定要回到国家,来为国家服务,来培养自己的人才,来为自己的人歌唱,来为人民歌唱。我觉得周先生一生都是这样在做的,她说这是她父亲给她的影响。

多年以后,周小燕又回到她既熟悉又陌生的东湖。这位“东湖的女儿”显得格外兴奋,儿时的记忆、青春的记忆,纷至沓来。

2016年3月4日,99岁高龄的周小燕在上海去世。2018年,东湖风景区的周小燕纪念室开放。

周苍柏和周小燕父女,以另一种方式在东湖团聚。

周苍柏将东湖交给人民政府的时候,东湖只有少数几处景点。辽阔的湖面,一览无余。湖里出没着一些破旧的渔船,渔民们傍湖谋生。

当年,周苍柏筹建海光农圃的时候,心心念念是为武汉人民提供一处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后来,周苍柏将海光农圃捐献给人民政府,是深信新政府一心为民,能将海光农圃建设得更加美好。

周苍柏五女儿 周澂佑:

我现在就想,如果他在天有灵的话,他看着今天的东湖,这个样子,范围那么大,而且这么美,能够达到国际水平、国际声誉的,他一定觉得很安慰、很开心,他了(结)了他的心愿。

斯人远去,东湖日新。如今,东湖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风景区,成为武汉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成为人民真正的乐园。这些,都足以告慰周苍柏的在天之灵。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海光东湖武汉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我爱东湖
东湖古柳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东湖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