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性镇静护理联合治疗性沟通法在纤支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2021-07-05 00:52陈有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内镜诊疗部河南驻马店463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灌洗肺泡负面

陈有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内镜诊疗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属于入侵性检查,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将肺泡和支气管呼吸道等污垢,如沉积物、淤血凝块、呼吸道分泌物等清除干净,以确保造成呼吸、通气和肺排气[1]。 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是将导管等置入患者肺部,因此会在术后造成一定不适感,且由于患者对此灌洗术认知不足,难免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治疗性沟通主要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且加以开导起到改善其负面情绪及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作用[3]。 目标性镇静是给予患者制定个性化镇定方法,对药物量进行调整,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痛苦[4]。 我院近期将目标性镇静护理联合治疗性沟通法应用于纤支镜肺泡灌洗术中,发现效果显著。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3 月~2020 年 6 月我院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患者135 例,根据手术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5 例和观察组70例。 对照组中男 45 例、女 20 例;年龄 29~65(48.33±5.29)岁;病程 3~10(6.52±1.28)年;疾病类型:重症肺炎 14 例、尘肺16 例、吸入性肺炎18 例、肺脓肿17 例;高中及以上35 例,高中以下30 例。观察组中男50 例、女 20 例;年龄 29~65(48.58±5.31)岁;病程 3~10(6.59±1.32)年,疾病类型:重症肺炎 15 例、尘肺 17 例、吸入性肺炎19 例、肺脓肿19 例;高中及以上46 例,高中以下24。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不低于29 岁,不高于 65 岁;(2)患者各项资料明确、完整,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符合尘肺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标准[5]。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脏等;(2)认知性障碍;(3)精神类疾病或重大传染性疾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并且给予麻醉。

1.3.1 对照组 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如术前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等。

1.3.2 观察组 采用目标性镇静护理联合治疗性沟通法干预,具体如下:(1)目标性镇静护理:①根据Ramsay 镇静评分标准为患者制定镇静深度,并且设置镇静目标值,当Ramsay 镇静评分处于2~4 分时为满意镇静;②使用常规镇静药物,但观察患者镇静是否在评分范围内,若在范围内则按照原剂量持续泵入,若不在范围内,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加或减少;③进行麻醉时,护士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异常则立即汇报医生并及时处理。 (2)治疗性沟通法:①术前对于担心手术风险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告知手术风险如何,并且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且要根据其文化程度来进行恰当语言沟通,以此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②对于担心术后痛苦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告知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注意事项,以及会产生的不适感等,让其提早有心理准备;③术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效果,并且鼓励患者治疗积极性,增强其治疗信心,且安慰患者帮助其重建心理平衡。

1.4 临床观察指标 (1)术前术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6](SDS)评估患者负面情绪,其分数越低表明情绪状况改善越好。(2)记录两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具体判定方法如下[7]:良好:完全配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及医护人员相关工作,严格遵循医嘱;一般:配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及医护人员部分工作,遵循医嘱;较差:不配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及医护人员工作,不遵循医嘱。依从性良好率=良好率/总例数×100%。 (3)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 χ2检验。 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术后负面情绪比较 术前,两组SAS 和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术前术后负面情绪比较(,分)

表1 两组术前术后负面情绪比较(,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n 44.41±5.31*39.33±5.24*5.592 0.000 SAS SDS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观察组65 70 t P 54.84±5.49 54.52±5.61 0.335 0.739 44.28±5.64*41.33±5.48*3.082 0.003 55.03±5.88 55.37±5.61 0.344 0.732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良好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目标性镇静护理可实现对患者镇静镇痛的实时性监控,并且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药物剂量,能够减少因药物过重或过轻造成的负面影响。 治疗性沟通法能够通过和患者沟通,了解其主观感受,针对其心理状态制定或使用合理的方法,使其可以缓解负面情绪并提高积极面对疾病的决心[8]。

本研究显示,术后观察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目标性镇静护理联合治疗性沟通法能够改善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患者负面情绪和依从性。 这是因为医护人员在术前告知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注意事项,手术风险以及会产生的不适感等,让其提早有心理准备,并且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以此减少其负面情绪;在术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效果,使其充满信心,配合医护人员,以此提高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与李敏燕等[9]研究一致。 同时,目标性镇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其配合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目标性镇静护理联合治疗性沟通法能够降低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其原因在于患者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时会有不适感,虽然有麻醉,但并非持续注入且用量较少,患者或多或少会感到胸腔不适,可能会出现出血、气胸和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而目标性镇静护理虽然使用常规镇静药物,但会持续泵注和调节剂量,以减少患者术中不适感,且合适剂量的麻醉药对平稳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均有一定帮助,由此减少气胸、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0]。

综上所述,将目标性镇静护理联合治疗性沟通法应用于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患者中,可以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良好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灌洗肺泡负面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