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初步研究

2021-07-05 01:20王美会任慧婧晏薇娜
现代园艺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种数主治药用植物

王美会,任慧婧,晏薇娜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药用植物是指能够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植物,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为一方老百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调查分析某一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能揭示该地区药用植物的发生、发展和组成等特征,为植被的研究、保护及该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持续利用奠定基础[2]。为此,本研究以黑湾河-太平河沿河一带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旨在对该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明确本区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入药部位、功效主治的多样性,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系统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为药用植物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传统经典分类学范畴,其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都较成熟。完成本课题的关键在于大量的普查标本、必须的分类鉴定资料、准确的鉴定技术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笔者于2019 年8 月、2020 年3 月从梵净山门口出发,途经老山门、寨沙侗寨、太平土家族苗族乡、云舍景区、截至江口县城的龙井阁沿线进行标本采集,拍照及记录。通过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形态特征,利用经验分类及检索表等方法,通过查阅《中国高等植物志》[3]《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梵净山药用植物》[5-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7]及梵净山周边药用植物研究其他资料[8-9]等进行药用植物物种的鉴定,入药部位、功效主治的查阅,最后用Excel 表格进行统计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科的多样性分析

根据科中包含的种数,将其划分为种数10 种以上、6~9 种、2~5 种、1 种共4 类。由表1 可知,在该地区的药用植物中,含10 种以上的科仅有2 科,其中蔷薇科有13 种、菊科11 种,百合科、蓼科、唇形科均为9种,以上5 科总计51 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23.29%,可见该地区优势科的现象比较明显。该地区5~8 种的科共计5 科,其中蝶形花科、伞形科均为6 种,毛茛科、苋科桑科均为5 种,共计27 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12.33%。该地区含2~4 种的科共有35 科91 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41.55%,其中茜草科等4 科均含有4 种,马鞭草科等13 科均含有3 种,木兰科等18 科均含有2种。该地区单种科共计50 科,占总科数的51.25%,共计50 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22.83%。

表1 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各科内物种数量统计表

2.2 属的多样性分析

将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的174 个属分为大型属(种数≥7)、中型属(4 种数)、小型属(2~3 种数)、单种属(仅1 种)。如表2 所示,大型属仅有蓼属1 属,占总属数的0.57%。中型属有悬钩子属、蓼属、景天属、金丝桃属共4 属,占总属数的2.30%。小型属中含有3 种的有毛茛属、五味子属、醉鱼草属、堇菜属等共7 属,占总属数的17.24%;含有2~3 种的有委陵菜属、蛇莓属、藁本属、拉拉藤属、党参属、玉兰属、落葵属等30 属,占总属数的17.24%。单种属有三七属、麦冬属、薄荷属、青葙属、白芨属等共139 属139 种,占总属数的79.89%。由此可知,该地区药用植物属内种数呈递减的规律,即大型属<中型属<小型属<单种属,单种属构成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主体。

表2 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属内种数量和占比统计表

2.3 生活型的多样性分析

根据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茎的质地不同,将该地区药用植物生活型分为草本、藤本、乔木、灌木共计4 类(见表3)。草本有菊三七、苍耳、蒲公英、半边莲、小白芨等共计153 种,占总种数的69.86%,可见草本植物构成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主体,其中包含铜仁市重点发展的中药材:麦冬、菊花、牛膝、鱼腥草、百合、头花蓼。藤本有五味子、何首乌、华中五味子、钝齿铁线莲等25 种,占总种数的11.42%,其中包含铜仁市重点发展的中药材:五味子、何首乌、三叶木通、忍冬、栝楼。乔木有枇杷、桃、无花果、盐肤木、苦楝等23 种,占总种数的10.50%,其中包含铜仁市重点发展的中药材:杜仲、厚朴、黄柏、无花果。灌木有火棘、栀子、桑、枸杞等18 种,占总种数的7.76%,其中包含铜仁市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吴茱萸、栀子。

表3 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生活型统计表

2.4 入药部位的多样性研究

根据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入药部位不同,将该地区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分为全草、地上部位、根、根茎、茎、叶、花、果实、种子共计9 类(见表4)。其中以全草入药的如积雪草、毛茛、蒲公英等96 种,占总种数的43.84%。地上部位入药的如地菍、杠板归、益母草等10 种,占总种数的4.57%。根入药的如大蓟、野葛、管花党参等53 种,占总种数的24.20%。根茎入药的如重楼、白茅、竹节参等7 种,占总种数的3.20%。茎入药的如钝齿铁线莲、接骨木、大血藤等22 种,占总种数的10.05%。叶入药的如桑、牡荆、淡竹叶等25 种,占总种数的11.42%。以花入药的如忍冬、密蒙花、玉兰等16 种,占总种数的7.31%。以果实入药的如无花果、南五味子、栀子等28 种、占总数的12.79%。以种子入药的如桃、紫云英、薏苡等7 种、占总数的3.20%。综上所述,以全草入药的构成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主体,主要由于该地区草本植物占比大。

表4 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统计表

2.5 功效主治的多样性研究

根据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功效主治不同,将该地区药用植物功效主治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杀虫止痒药、开窍药14 种(见表5)。其中清热药如千里光、重楼、叶下珠等108 种,占总种数的49.32%,构成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主体。利水渗湿药、止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都含有25 种以上,占比也较大。解表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均含有10~20 种,占总种数比例较小。泻下药、化湿药、温里药、理气药、驱虫药、杀虫止痒药、开窍药只含有10 种以下,占总种数比例最少。

表5 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功效主治统计表

3 讨论

通过对黑湾河-太平河沿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的研究表明,该地区水热、土壤条件优越,为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药用植物种类较多,但大多数种类分布较为零散,且当地的居民对药用植物知之甚少。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加大对该地区植物的保护,加深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

猜你喜欢
种数主治药用植物
武威职业学院校园及周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我国儿童读物量化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药用植物入菜需谨慎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绝句(二首)
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
〔测测你的智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