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自『挖土』的人
——张华洁的澳洲艺术新实践

2021-07-06 13:40撰文于奇赫编辑关月
艺术品鉴 2021年16期
关键词:土著山海颜料

撰文=于奇赫 编辑=关月

从2020年1月到现在,艺术家张华洁已经在澳大利亚待了一年多。

新冠病毒使得2020年载入史册并成为一个分水岭。美国《时代》杂志则把这一年称作“世界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但在张华洁的朋友圈里,2020年并不太糟糕——他和外国艺术家的交流,他在写作时的灵感与顿悟,他游侠与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以及他不断突破的创新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超过2 米的棕榈树叶上的涂抹。那些红、黄、蓝、白、黑的小色块,令硕大的叶子产生了与土著艺术呼应般的意味与形式,观之轻松,愉悦。

即便失去水分、即将枯萎的叶子,也能在他艺术的召唤下重新焕发生机。

比在棕榈树枯叶上绘画更让人叹服的,是他集探索、挖掘、传承、发挥于一体的“非传统颜料”绘画。

专程前往澳洲森林寻觅的过火木,海边散步随机捡回来的贝壳,喝中药熬制过的药渣,都是他上好的“颜料”。

最主要的是一种含有氧化铁、氧化锰的矿土,这种矿土多呈暗棕色、土黄色或红色,早在五万年前的澳洲土著绘画艺术中,就被当作颜料使用。

相比于非洲的木雕来说,中国对于澳大利亚土著艺术的关注甚少。张华洁是为数不多的关注者之一。

澳洲土著艺术至少可以追溯到五万年前——有澳洲学者认为,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壁画,比欧洲洞窟壁画的年代还要久远。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是取自洪荒时代的大自然,又回归大自然,仿佛直通纯真无邪的先古、先祖。石块、木头、树皮、羽毛、动物骨头、泥土等等,都是土著人艺术创造的工具和载体。

2010年,中国美术馆与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在北京举办过一次大规模的澳洲土著艺术展——“帕潘亚(Papunya)绘画:来自澳大利亚沙漠”展。一向对绘画材料敏感的张华洁,在这次艺术展上看到了土著艺术作品中的矿物颜料。那种深邃、浑厚的颜色,既原始,又现代。他流连于画前,仿佛进行了一场东方当代艺术家与异域先民艺术家的对话。

他在到达澳洲之后,就开始四处打听这种颜料的来处。遗憾的是,他能找到的当代澳洲土著艺术家,几乎没有人再使用这种矿物颜料,而了解这种颜料的中国人也甚少,只能给他提供一些零零碎碎的历史信息。

上图:张华洁与澳洲艺术家朋友

下图:张华洁在澳洲的工作室

左上:张华洁《山海炼金-10》61×61cm 岩彩混合材料 2021.03

右上:张华洁《山海炼金-14》61×61cm 岩彩混合材料 2021.03

左下:张华洁《山海炼金-01》61×61cm 岩彩混合材料 2021.02

右下:张华洁《山海炼金-06》61×61cm 岩彩混合材料 2021.02

关于艺术家张华洁:

当代艺术家、艺术学博士;多年来,在绘画、电影、戏剧、行为艺术等多领域进行深入的跨界发展。现居澳大利亚。

2020年,无疑是一个契机。本意来澳洲探亲的张华洁,因为新冠病毒,滞留澳洲,直觉告诉他,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机缘。

他一边继续打听澳洲土著艺术矿物颜料,一边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他了解到,澳大利亚在建国初期,曾经对土著居民进行驱离、同化。直到20 世纪50年代末,西方策展人与收藏家意识到了土著艺术经济、文化价值,为了便于收藏和举办展览,他们鼓励土著人用丙烯颜料继续进行创作,直到今天。

因此,我们目前看到的大多数澳洲土著绘画作品,都是用丙烯颜料画的。而使用矿物颜料的作品甚少,且都是保存在澳大利亚的博物馆中的半个世纪以前的作品。

张华洁决定一定要找到这种消失了的颜料,一定要用它开始新的创作。

经过数月努力,张华洁终于找到了线索。他驱车辗转深入澳州腹地,从土著居民那里得到了矿土。

他淘来最原始的石臼,将矿土研磨成颗粒和粉末,精心收纳进一个个玻璃罐子里。

对于张华洁来说,整个收集、加工的过程,既充满未知的神秘,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这些来自于大地的颜料涌动着神秘的魅力,赋予他无穷的力量和激情。

张华洁将这种矿物颜料创作的作品,称之为《山海炼金》系列。

他在澳大利亚居住的地方既有高山,又有大海,有时候开车一天能够在山海间跑个来回。

炼金术(Alchemy)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将粗金属转变为贵金属的技术实践。在张华洁看来,艺术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炼金术”,而炼金术的宇宙观也被概括为:“如其在内,如其在外;如其在上,如其在下”(As within,so without; as above, so below)。矿物颜料对于张华洁而言,或许就是西方炼金术师所渴求的“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

张华洁对于澳洲土著艺术中矿物颜料的兴趣,也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西安有关。张华洁出生的地方,就在流经西安东郊的浐河岸边,那里有6000-6700 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半坡遗址。他少年时代,就在仰韶文化沁润过的土地上玩耍。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可能就是他对视觉艺术理解上的坐标原点。秦地关中文化如同黄土高原一般厚重、坚实,这也奠定了张华洁对待艺术的态度。

组图:采集岩彩矿土

张华洁《山海炼金-03》 61×183cm 岩彩混合材料 2021.02

20 世纪90年代,他完成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学业之后,远奔美国深造,其间一直在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游走。都说冷暖流交汇的地方造就鱼类的鲜美,长期受西方文化感召、东方文化滋养的张华洁,其艺术作品自有一种机敏与融合的特质。

他的《山海炼金》系列作品,其中的肌理效果,可以看作是将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放大了百倍,也可以看作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局部截取。在张华洁《山海炼金》 中,人们既可以找到与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的关联,也能看到中国南宋院体画家马远的影响,更有多种艺术形式跨界实践的印痕。

唐代画家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说法,张华洁认为,“造化”除了包括大自然,其实也包括一些东西方文化的间接文本。

“我觉得今天的绘画是独立的,它不是对现实或者对人类已有视觉的复制,而是艺术家精神思维的产物。艺术虽然可以满足观众的某些视觉需求,但它呈现的过程和逻辑不是对现实的模仿,也不是对现实的再现,只是借用现实的一些材料来表达艺术家对于材料的敏感程度,而这个敏感程度里边包括哲学思考与价值判断。作品中是否包含问题意识,是我绘画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张华洁说。

问题意识,也就是张华洁的创作灵感。他创作的灵感不仅是一个新奇的想法,而是一个针对问题系统化思考的产物。这也要求艺术家对当下的文化生态有间接经验和深度思考,通过严肃的劳动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观者。

张华洁到了澳大利亚后,对于从2019年底烧到2020年初的山火十分关切。此次大火的过火面积超过600 万公顷,相当于台湾和海南的总面积。张华洁与朋友一起去采集了他需要的过火山木,既将残木作为装置作品的基材,也将碳化了的树脂研磨成颜料。他说:“你不知道这场大火从什么时候开始燃烧的,你也不知道这场大火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但是当你截取了一段过火的木头,就有了唯一性,是当时大火燃烧的见证。我要把介入过的木头放在博物馆中展示,它是我的一个态度:我们如何看待自然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这些问题我想提出来,交由公众来回答。”

对张华洁来说,艺术创作应该要有一个立场,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他作品的重要主题。张华洁曾经坐在街头用水墨去画来来往往的行人,或是一头扎进北方塞罕坝雪原画了上百张油画风景。这些看似南辕北辙的题材,实际指向了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他所采集的过火木,也是人类生存境遇的一个切片。

而疫情的来到,也让他进行了新的思考:“人们在过去百年是不是聚集太多了?集体之中人们是否需要思考慎独的意义?人们是不是完全能够支配环境?环境到底能不能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以前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为我所用,而世界仅仅是一个哑巴;今天你会发现这个沉默的哑巴也有脾气,他用另外一种方式警告你,你得尊重他。”

有人说:“我看不出来哪个作品是你的,你没有自己的风格。”但张华洁不认为“识别度”是一个成熟艺术家的必然标志,“我觉得这个过时了。”他说,“艺术家总是要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是个性当中也应该包括对个性的控制;艺术家总是想表明自己鲜明的立场,但是这种立场本身需要在克制的状态下呈现。因此,艺术创作的态度应该是鲜明的,也应该是谦卑的。”

张华洁《山海炼金-27》200×800cm 蓝山森林大火残木和矿土 2020.11

张华洁《山海炼金-21》 61×183cm 岩彩混合材料 2021.03

张华洁认为艺术家的生活与他的作品应该是一体的,因此他的每一个系列作品,都能够反映他在特定时刻的所思所想。这让人联想到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和法国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他们都将自己的整个生活,当成一件艺术品。

艺术家要留下自己的作品,以此证明一个生命不曾虚度;而只有那些穿透历史、挖掘人性的作品才能抵御岁月的流逝,让一代又一代人感受到个体的力量。

现阶段的混合材料绘画尚能够承载张华洁的情感以及思考,可能与当下这个“读图的时代”有关。他始终觉得不论未来社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如何加速或是多元化,人们还是需要一些严肃的、给心灵以慰藉的艺术作品。

但对于喜欢探索与冒险的张华洁来说,他或许还会重新拿起镜头拍两部电影,在一摞摞的稿纸上奋笔疾书。

他还是有不断涌现的想法与观念需要通过另一种艺术形式自言自语或对世人表达。

当然他也需要受众,来检验自己说的话是否深刻、独特,能否引发共鸣。

张华洁《山海炼金-04》30×90cm 岩彩混合材料 2021.02

猜你喜欢
土著山海颜料
丝路•山海
打翻了颜料瓶
《山海涧》
山海间,享受纯粹的驾驶乐趣 保时捷Taycan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山海添色
土著节
颜料抹在了脸上
颜料打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