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试点实践

2021-07-06 09:24
北方交通 2021年7期
关键词:两区厂区钢筋

宋 迪

(辽宁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市 110005)

1 概述

“两区三厂”即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预制厂,是工程建设项目普遍需要搭设的生产、办公临时设施,也是生产相关安全事故的多发区。2018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开展“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攻关,重点针对“两区三厂”用地筛查、方案策划、投产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制定《“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指南》[1],有效降低“两区三厂”建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风险,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确定攻关任务由广东省牵头,四川及辽宁省参加,明确沈阳至康平高速公路鸭绿江街至新城子段工程为试点项目。

试点项目位于沈阳沈北新区境内,全长24.6km,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100km/h,路基宽度26m,概算投资约27亿元。为做好攻关试点,项目充分考虑工程特点、施工组织以及项目区域地质水文和建设条件,提出以“项目统一标准、强化方案审查、狠抓过程监管、履行投产验收”为管理主线,全面贯彻安全标准化理念,通过具体措施的有效落实,全面提升了项目“两区三厂”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

2 项目实践的主要内容

2.1 加强用地筛查,从源头保障厂区安全

由于项目位于沈北虎石台至新城子,所在区域用于合适的场站建设用地非常稀缺。厂区选址,一方面要满足项目合同约定的建设规模及指标要求,一方面要符合用地安全、施工生产及环保水保等要求。项目建设初期,建设单位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产权单位沟通协调,努力为项目施工争取条件优越的厂区用地,为项目开展攻关试点创造了有利条件。

项目备选用地严格按照《“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指南》[1]规定程序进行选址初筛,对选址周边的地形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水文条件、既有建筑、线路管道、社会影响及存在的危险源等作出综合分析,填写《不良地质判别表》(指南附表A1~A7)。经筛查判别,项目各标段拟采用的“两区三厂”用地附近均无高压电、化工等污染、危险源,远离人群聚居区,满足各项安全及环、水保要求,能够便于达到三通一平条件,满足“两区三厂”集中设置、分区建设及规划各功能区场地建设要求,详见图1。

图1 “两区三厂”分区标识

2.2 制定统一要求,规范建设程序和标准

明确建设标准和管理程序是“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攻关的重要内容。项目充分响应招标合同规定,结合工程特点,制定了《项目“两区三厂”建设要求》,规定厂区选址、厂内布局、设施安全、环水保及文明施工要求,作为项目各单位开展“两区三厂”策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依据。

为规范建设审批流程,项目规定厂区建设前各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方案,履行较大技术方案审批程序,由项目总监审批、指挥部备案,严禁未批先建;厂区建设中按不低于工程主体标准开展建设监理及安全管理;建成后,须通过项目验收方可开展生产。

图2 项目试点“两区三厂”规划图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为明确了标准和程序,无论是方案编制、审批还是厂区建设监管、投产,都有了工作依据,各单位执行都有章可循,促进了项目“两区三厂”建设标准的有效落实,详见图3、图4。

图3 办公区、生活区实景

图4 项目试点“两区三厂”航拍实景

2.3 专业策划,夯实厂区建设安全根基

为了落实本质安全理念,项目注重四个方面的刚性要求和具体措施。

(1)针对北方寒冷地区特点,充分考虑冻害对基础结构的影响。活动板房和轻型钢筋加工厂结构按相关规范严格开展结构计算,充分考虑雪荷载的影响。

(2)重点开展特种设备、大型设备管理。落实设备的安装和拆除均由具备相应资质单位实施;针对设备基础开展结构验算,申报方案中增加验算书;龙门吊采用滑触线取电;强化设备管理责任,完善设备管理档案,执行“定人定机”和“一机一档”制度。

(3)落实厂区内的安全距离:提出“办公区、生活区”远离生产区设置;生活区严禁设置在起吊设备、水泥储罐等高耸设施倾覆半径1.5倍区域;临时板房等排间距离满足消防要求,“两区三厂”内须统筹设置消防通道,满足规范规定的通道宽度和回车要求。

(4)严格厂内油、气危险品管理:厂区设备加油须采用合格厂家手续齐全的加油车;氧气瓶、乙炔瓶在专用棚内分类存放,满足存放密度、库房上锁及取用管理要求;气瓶厂内移动采用专用小车,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文明施工水平。

2.4 强化细节,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行为

除了厂区设置中科学分区布局外,项目关注日常生产安全细节管理,针对较常规的用电、交通、安全教育和文明施工等,提出了升级管控措施。

(1)强化用电安全管理。项目要求生产区域所有Ⅱ、Ⅲ级配电箱增设一道外侧隔离防护;所有厂区线缆禁止采用明线,一律地埋;明确用电管理责任,配置专职电工负责厂区用电检查和日常维护。

图5 在台座端部埋设配电箱

(2)强化厂区内交通管理。厂区主要道路设置宽度超过6m,并通过设置隔离实现人车分离;钢筋加工厂内优化生产区与交通区域设置,区域衔接处采用绿色通道进行隔离和提醒,详见图6。

图6 钢筋加工厂内交通区与作业区隔离

(3)强化工人安全培训教育。为解决以往“填鸭式”安全教育效果不佳情况,项目打造“情景式”安全生产体验区,设置安全学校、VR虚拟体验馆及安全讲评台、劳动用品展示、安全帽撞击体验、安全用电体验、高空坠落体验等多项实体安全体验项目。通过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及体验媒介,全面提升一线作业人员施工安全知识和安全作业意识,详见图7、图8。

图7 厂内设置班前教育区

图8 设置VR安全体验馆

(4)注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各单位在厂区适当位置设置医疗处置室,对伤病工人进行及时处置,对施工中易发生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告知和普及;在厂区内设置工人休息棚,提供消暑饮品,预防工人中暑和过度疲劳;在厂区安装环境监测仪,根据监测结果,启用厂区喷淋、雾炮机等降尘措施,保证空气质量安全。

(5)注重文明施工安全管理。厂区内除传统的五牌一图等外,还重点设置了安全标语、警示标志和规程标牌,宣传口号大多倡导以人为本、以工地为家,内容生动温馨易于工人理解和接受。

2.5 精细精益,强化厂区生产过程管控

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工程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为提升项目“两区三厂”施工精细化水平,项目积极应用四新技术、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强化施工过程精细化管控,在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生产质量提升。

(1)钢筋加工厂。配备多种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确保钢筋加工精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设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存放胎架及钢筋笼胎架,确保厂区规范整洁;悬挂各种型号钢筋的大样设计图及各种操作规程、安全标牌,成品钢筋进行二维码管理。

(2)预制厂。设置箱梁胎架进行钢筋骨架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箱梁模板统一采用液压外模系统,提高梁板预制精度和质量;箱梁养生采用全自动喷淋系统,确保梁板养生到位;预应力张拉注浆采用智能设备;存梁区采用二维码管理等,详见图9。

图9 采用液压式外侧模板

(3)拌和厂。拌和机上料斗配备精确计量系统及信息化监控设备,提高集料配合比精度;设置配合比显示屏,做好配合比公示;做好细节管理,在拌和楼下料口设置限位设施、料仓增设清仓线、上限线等标识,详见图10。

图10 拌和厂标准化管理

3 结语

“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是打造品质工程的基础环节。项目通过试点攻关,形成项目标准要求并加以落实,有效提升了项目“两区三厂”建设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标准化水平。项目在策划部署、过程监督和使用跟踪过程中,对“两区三厂”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作以总结,可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是推进项目建设本质安全的有益实践。

猜你喜欢
两区厂区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小型开关设备厂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截钢筋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探讨厂区地面大面积填土的加固处理及软黏土的利用
厂区铁路运输优化仿真关键技术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