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覆土压膜栽培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1-07-07 12:55王一博周宇飞曹敏建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出苗率覆土覆膜

王一博 周宇飞 曹敏建

(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2.辽宁绿丰花生玉米研究所,辽宁 铁岭 112518)

近年来,东北地区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发展势头强劲。然而东北地区花生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与内蒙古为邻的农牧农林交错地带,气候干旱冷凉,冬春风沙严重。花生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防止风蚀,增产效果显著[1~6]。地膜覆盖有不同的方式,过去的覆膜方式是无孔膜覆盖,但因幼苗不能自动破膜出土,需要大量人工进行引苗[7,8]。后来采用有孔膜覆盖,虽然不用引苗,却因保温保水防风效果较差,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9]。采用苗带膜上压土法,即播种后覆膜,在苗带膜上压宽高各5 cm 左右土带,因有土带的压力作用,能防止大风揭膜,苗带膜上压土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革新[10,11],它解决了花生覆膜引苗的技术难题,该项技术在生产上得以应用[12,13]。但是苗带压土法在许多风沙地区也难以实施,因春季连续7、8 级以上的大风,膜上的土带会被吹走,甚至连膜掀起,大垄双行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可有效增加膜上载荷,而且土带压在沟中,有效减轻了土带被风吹走的风险。本试验通过花生双沟覆土压膜方式栽培试验,探讨其对花生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东北风沙区花生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于2019 年在辽宁省昌图县古榆树镇进行。该镇位于与内蒙古、吉林两省区交界处,沙性土壤,气候冷凉,春季常常出现7、8 级以上的大风,花生常年种植面积0.8万hm2,是重要的花生产区和集散地。

供试品种为青花6 号(308),生育期120 d,种子发芽率为97.2%。供试黑色地膜由鲁冠塑料提供。硫酸钾型花生专用肥(N-P-K 为10-15-15)和磷酸二氢钾为辽宁东亚肥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5 月5 日播种,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和传统覆膜方式(对照)均为大垄双行,宽行距60 cm,窄行距(垄台上行距)40 cm,株距16 cm,125 000 穴/hm2,每穴2 粒。每区4大垄(8 行),宽4 m,长50 m。两种覆膜方式交替排列,3次重复,共6 个区。每区面积为 200 m2,面积总计1200m2,每区土带长为400m(50×8),土带总长2400m。

底肥为辽宁东亚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硫酸钾型花生专用肥(N-P-K 为10-15-15),施用量600 kg/hm2。盛花期开始每隔20 d 左右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共喷3 次。采用黑膜覆盖,膜上喷洒扑乙除草剂,用量2 000 ml/hm2,仅为裸地栽培用量的1/3 左右。田间管理与大田同。

以传统覆膜方式即常规无孔膜苗带压土法为对照。双沟覆土压膜方式是用花生播种机筑床,床上开两行播种沟,覆土压膜于沟中,顺播种行压种沟内。具体做法是:采用联合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筑床、施肥、开沟、覆膜、覆土、播种、镇压、喷除草剂等作业。苗床高12 cm、宽100 cm;施肥器将肥料施于种子侧下方10 cm 处;床上开沟两行,行宽40 cm,沟深4 cm;开沟后覆膜,然后人工覆土填满双沟压住地膜,膜在床上呈“W”状,轮状播种器沿双沟刺破沟底地膜将种子播于土中,播深5cm;镇压后覆土厚度约4 cm。

1.3 调查与测定项目

1.3.1 引苗的百分率与出苗率 调查记载不同处理人工引苗的百分率,直至出苗期结束。至出苗期结束,一次性调查不同处理的出苗率。

1.3.2 土壤含水量 取两穴花生之间深度0~10 cm 处土壤,每区随机取3 点,共取9 点,取样测定5 次,5 月9日至7 月22 日取样,烘干法测定。

1.3.3 植株生长状况 9 月21 日测定主茎高,第一侧枝长,用烘干法测定茎叶干重和根系干重。

1.3.4 产量及产量性状 用常规方法测定荚果产量、双仁荚果率、饱果率、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收获风干后测定,各区取100 m2计算荚果产量,单株饱果数每区随机取10 株(单粒荚果2 粒为1 粒);每区取300 个荚果,测定双仁荚果率、饱果率,称重计算百果重,剥壳后称重计算百仁重和出仁率。

1.4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进行数据整理和计算各性状的平均值,所列数值均为各性状数据3 次重复平均值。2018 年与2019年试验结果趋势相同,取2019 年试验数据撰写论文。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沟覆土压膜栽培对人工引苗率与出苗率的影响

双沟覆土压膜方式的人工引苗率仅为7.7%,而对照的人工引苗率高达88.5%(表1)。可见,对照因土带遭受大风的破坏,花生幼苗不能顶膜自动出土,需要人工引苗,而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土带被压在沟内,土带保存相对完好,起到压膜引苗的作用,幼苗能自动出土,人工引苗率低。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出苗率(97.1%) 比对照(81.3%)增加19.4%,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1)。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出苗率明显提高。

2.2 双沟覆土压膜栽培对花生根际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由图1 可知,两种覆膜方式土壤含水量有差异,至5月24 日第2 次测定,对照的土壤含水量仅为12.6%,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土壤含水量为15.1%,至6 月11 日第3 次测定,对照的土壤含水量仅为12.2%,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土壤含水量为14.3%,以后的几次测定,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调查各时期花生根际土壤含水量高于对照3.6~19.8 个百分点。双沟覆土压膜方式不但具有较好的保水作用,而且能有效的利用降水,雨水可从膜上流入沟中,无效小雨也能变为有效,甚至早晨的露水都能渗入根部,所以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

2.3 双沟覆土压膜栽培对花生植株生长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双沟覆土压膜方式的单株分枝数为11.8 个,对照为10.4 个,差异达显著水平;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根系干重和茎叶干重,双沟覆土压膜方式明显高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可见,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植株的田间长势优于对照。

2.4 双沟覆土压膜栽培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如表3 所示,荚果产量、双仁果率、饱果率、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双沟覆土压膜方式比对照分别提高18.7%、4.3%、10.7%、10.3%、5.8%和2.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

表1 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植株的引苗率和出苗率Table 1 The artificial emergence rate and seding emergence rate of peanut plants with double ditch cover and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图1 双沟覆土压膜栽培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Figure 1 Soil moisture content with double ditch cover and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表2 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植株的生长状况Table 2 Growth conditions of peanut plants with double ditch cover and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表3 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Table 3 Yield and yield-related characters of peanut with double ditch cover and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3 结论

干旱冷凉地区花生覆膜栽培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技术措施,但因春季大风的影响,传统覆膜栽培尚有一定的困难[4,14]。双沟覆土压膜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改革,本试验结果表明,双沟覆土压膜栽培方式,提高了花生的出苗率,减少了人工引苗率。双沟覆土压膜方式的出苗率为97.1%,比对照提高19.4%;花生根际土壤含水量较对照高3.6~19.8 个百分点。双沟覆土压膜栽培方式的分枝数、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根系干重和茎叶干重等植株长势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产量及产量性状中荚果产量、双仁果率、饱果率、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分别比对照增加3.3%、4.3%、10.7%、10.3%、5.8%和2.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冷凉风沙地区,花生采用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将膜上土带压在沟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带被大风吹失,保护地膜压,保证幼苗自动顺利出土,几乎不用引苗。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这种覆膜方式不但具有较好的保水作用,而且能有效地利用降水,无效的小雨,甚至露水都能沿着地膜渗入根部。双沟覆土压膜方式出苗率提高,植株长势增强,产量、百果重、百仁重明显增加。双沟覆土压膜栽培技术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出苗率覆土覆膜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大球盖菇四种覆土的比较试验
三七育苗播种覆土镇压装置的研究设计与试验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