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初发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的效果探讨

2021-07-09 06:31史新炜杨卫利介卫君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言语障碍神经

史新炜 杨卫利 介卫君

脑卒中后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构音障碍是常见的一种,占脑卒中患者的30%~40%[1]。构音障碍是由神经病变,导致发音器官神经肌肉出现肌肉麻痹、肌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等病变[2]。言语训练干预可重建神经递质活动性,解除远隔功能抑制,恢复患者语言功能,但发挥的作用有限,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效果不佳[3]。电刺激干预通过刺激流刺激运动肌肉和神经,调节发音肌的收缩,从而恢复患者语言功能。本文旨在探索初发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给予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对其干预效果及对言语功能、生命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9例初发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1.48±6.73)岁;体质量指数19.27~30.1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97±3.82)kg/m2;脑卒中类型:脑梗死30例,脑出血14例。观察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2.13±6.58)岁;体质量指数19.81~30.42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06±3.97)kg/m2;脑卒中类型:脑梗死29例,脑出血1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4];符合构音障碍评定标准[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训练依从性差。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言语训练干预,由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言语训练。指导患者噘嘴、鼓腮和呼吸训练;复述、描述和表达;听写、抄写和描写;执行指令训练、听辨音训练和词图匹配训练;朗读单词和朗读短文。1次/d,30 min/次,5次/周,持续训练8周。观察组增加电刺激干预,通过神经和肌肉刺激理疗仪(德吉奥有限责任公司),电极片并置于喉结两侧,对患者发音肌进行电刺激,治疗参数设置为双向方波,输出强度0~15 mA,波宽700 ms,频率为30~80 Hz。刺激强度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节。1次/d,20 min/次,5次/周,持续训练8周,训练期间电话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效果: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5级:为基本痊愈;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提升2~3为显效;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提升1级为有效;未达有效标准为无效。干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言语功能: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Frenchay dysarthria assessment,FDA)、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center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评估,FDA评分越高,说明构音功能越接近正常。CRRCAE评分越高,说明语言功能越好。③生命质量: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ith 100 question,WHOQOL-100)评估,评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言语功能指标和生命质量指标)以(±s)表示,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干预有效率)以率表示,疗效等级资料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构音障碍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构音障碍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构音障碍干预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FDA评分和CRRCAE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DA评分和CRRCA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DA评分和CRRCAE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FDA评分和CRRCAE评分比较(±s)单位:分

注:FDA=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CRRCAE=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FDA评分 CRRCAE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4 7.16±4.38 11.39±4.18* 52.36±5.97 65.17±6.27*观察组 45 6.85±4.72 13.92±4.43* 51.84±5.73 71.39±6.13*t值 0.321 2.772 0.419 4.731 P值 0.748 0.006 0.675 <0.001

2.3 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WHOQOL-100=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4 62.82±9.54 75.93±10.36*观察组 45 63.27±10.13 86.24±10.82*t值 0.216 4.592 P值 0.829 <0.001

3 讨论

构音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由于脑血管发生意外后,损伤机体上运动神经元,引起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导致构音器官肌肉肌力下降以及肌张力上升,从而引发患者言语症状异常[6]。言语训练是构音障碍患者的基本干预方法,通过面部肌肉训练纠正肌张力、肌力、肌肉控制和运动协调等异常,从而改善患者言语功能,但发挥的效果有限,患者言语功能恢复效果不佳。通过电刺激,可改善患者中枢突触增强,重新建立运动反射弧,从而促进患者构音功能恢复[7]。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构音障碍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言语训练干预通过对患者的面部肌肉进行训练,有效改善患者喉、舌和口等部位功能,与构音功能有关神经和肌肉的支配能力、耐磨度和敏感度得到改善,促进舌头的运动能力恢复,改善患者构音障碍症状。电刺激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或神经,使其产生节律性收缩,肌肉的张力得到改善,患者颈部肌肉营养供应及血循环得到加强,改善一系列神经反应,促进信号的传导,延缓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有效调控舌群反射机制,从而改善患者构音障碍症状[8]。观察组患者FDA评分和CRRCAE评分高于对照组,言语训练干预通过刺激受抑制的神经通道,改善患者舌、唇和口等功能,从而恢复患者构音器官功能。电刺激通过对患者颈部肌肉进行刺激,使相应肌肉产生被动节律性收缩,加强颈部肌肉营养供应和血循环,恢复其正常的代谢水平,改善患者异常的肌张力,促进患者恢复传导功能及神经兴奋,抑制神经变性的发生发展和肌肉废用性萎缩,有利于神经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进而恢复患者言语功能[9]。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言语训练干预通过发音、呼吸等训练,纠正患者肌张力、肌力和肌肉控制等异常状态,协调发音肌正常运动,从而改善患者构音障碍症状。电刺激干预通过对运动肌肉和神经进行刺激,引起肌肉的收缩。电刺激作用于痉挛肌使其收缩,增加感受器兴奋度,冲动信号经中间神经元,传入脊髓前角细胞,反射性抑制强烈收缩的肌肉,通过痉挛肌交互抑制作用,有效抑制其拮抗肌,促使机体受累的神经细胞进行有效代偿,恢复坏死的脑细胞功能,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10]。

综上所述,初发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给予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可纠正构音肌异常状态,使神经肌肉产生被动节律性收缩,从而可有效改善患者构音障碍症状,促进患者言语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言语障碍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神经”病友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