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太空的航天英雄

2021-07-09 17:37本刊综合
人民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刘伯明聂海胜乘组

本刊综合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汤洪波准备奔赴发射场。(宿东 摄)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北京时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聂海胜:三次“飞天”见证载人航天灿烂征途

回首自己的航天路,神舟十二号指令长聂海胜心生感慨:“20多年,3次‘飞天。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每一大步里。”

1998年1月,聂海胜光荣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入选,并不意味着拿到“太空入场券”。神舟五号飞行任务,聂海胜成为备份航天员,与飞天梦擦肩而过。不久之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提上日程。这次,能不能入选?聂海胜曾在心里问了千百次,而答案只有一个:继续努力,绝不放弃!

每次载人飞行航天员乘组的选拔,都要“重新洗牌,从零开始”,这意味着,作为“神五”备份的他,和战友们又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经过高强度的训练,他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在单项考核中,出现了整个考核中难得一见的满分。最后,聂海胜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乘组。

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120小时,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神六”任务的圆满收官,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顺利完成。而聂海胜也在成为航天员近8年的时间里第一次圆梦太空。

“神六”之后,聂海胜迎来了飞天生涯中的第二个8年。这期间,他先后获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航天功勋奖章”、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荣誉待遇都有了,又已近知天命之年,为什么还要飞?“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聂海胜说,“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接受挑选,为祖国出征太空。”

2013年4月,聂海胜和张晓光、王亚平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乘组。这次任务由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带领两位没有太空飞行经验的战友出征太空,同时,他还承担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手控交会对接,被喻为“太空穿针”。这对航天员的认知、操作技能、风险预判和心理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战。6月23日8时26分,继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首次完成“太空穿针”后,聂海胜再次验证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前后、左右、上下、滚转、俯、偏航……聂海胜操作手柄,对飞船6个维度12个方向进行动态、实时、精确控制。10时整,神舟十號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7分钟后,两个飞行器连接成组合体,对接成功。

2014年,聂海胜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他与全体航天员坚持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确保了各项训练任务和重大试验任务圆满完成。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航天员群体荣获“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称号。

“他正直坦诚、谦虚随和、朴实厚道,是一位难得的好战友、好领导、好大哥。”这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2019年12月,聂海胜再次拿到“太空入场券”,和刘伯明、汤洪波一起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并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长、操控难度大,对选拔训练要求显著提高。

已50岁有余的聂海胜一直跟其他航天员一样——训练,训练,再训练。经过地面大量的训练和在轨预试验,所有程序已经滚瓜烂熟,所能想到的各种意外情况都做了预案,这一次,聂海胜信心百倍。6月17日,他与刘伯明、汤洪波一起,踏上了飞天征程。这是聂海胜第三次飞向太空。

刘伯明:再度飞天为国出征

再度飞天的刘伯明或许会想起,1998年1月5日作为第一批航天员来到航天员大队,面对鲜红的国旗庄严宣誓的时刻——“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

刘伯明家中兄妹6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改变命运,唯有苦读。高中时刘伯明就读的学校,距离家有9公里。他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走读。黑龙江的冬天格外长也特别冷,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骑车非常困难,刘伯明经常是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艰难求学路,成了他的训练场,磨砺了他顽强的性格。

1985年3月,空军到刘伯明就读的依安县一中招飞。全县仅刘伯明入选。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空军某训练基地,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13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凡是动脑筋的事刘伯明都爱“掺和”。进入航天员队伍后,刘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个刁钻的专业问题,从此被这名教官“免提”,并获得了“小诸葛”的绰号。

在神舟五号任务中,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没被选入任务梯队的刘伯明,为了弥补差距,把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所有的专业书籍都找出来,进行复习回顾、系统梳理,写下了六七十万字的心得体会。

2005年,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的刘伯明,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代表祖国出征太空,光荣的背后一定是汗水浇灌的‘长征路。”刘伯明说,“只有认真总结提高,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早日圆梦。”

2007年,刘伯明入选神舟七号任务乘组。2008年9月25日,他与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一起奔向太空。

探索太空,是勇敢者的事业。在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中,应该有这样一段记录:2008年9月27日,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

那次“太空漫步”,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开启舱门时,翟志刚用力拉了几下,舱门没有反应。此时,飞船即将驶出测控区,必须尽快打开舱门。这时,刘伯明递过来一把开舱辅助工具。在刘伯明的协助下,翟志刚使用辅助工具终于打开了舱门。

推开舱门,航天员们的耳机里突然传来“轨道舱火灾”的报警声。轨道舱内的刘伯明和返回舱内的景海鹏第一时间检查了所有设备,并且判断此时轨道舱处于真空状态,是不可能发生火灾的。事后分析表明,轨道舱火灾警报只是一场虚惊。

“那个时候,我和志刚目光对视,彼此心领神会。他毫不犹豫地出舱,我也果断调整舱外活动计划,先将一面五星红旗递到他手中。”刘伯明回忆说。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刘伯明说,“就算再也无法重返地球,我们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2019年12月,刘伯明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这次任务出舱时间大幅增加,任务更加复杂、艰难,挑战和考验也不会缺席。我们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刘伯明说。

信心和底气,来源于刻苦的训练。在加压后的训练服里,每一次“举手投足”都非常吃力;身着水下训练服模拟失重训练时,每次都要训练几个小时……

面对考验,刘伯明总会想起读书时通往学校的那9公里无数次“摔倒又爬起来”的求学路。“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铺就了飞天之路,是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送上了太空。”刘伯明说,“我期待亿万国人随我们一起体验,我心飞翔!”

汤洪波:飞行追梦人

46岁的航天员汤洪波终于迎来自己的出征时刻——

6月17日9时22分,他和战友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火箭的托举下飞向太空。这是汤洪波的首次太空飞行。

汤洪波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听着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长大,心里早早种下一个英雄梦。

1995年秋,校园里的一纸招生通告让汤洪波心潮澎湃:空军招收飞行学员。“我要守卫祖国的蓝天。”体检、考试、政审,一路“过关斩将”后,汤洪波顺利被录取。可入学后,汤洪波遭遇了学业上的“拦路虎”——体能成绩班里垫底。如果体能通不过,就会被淘汰。怎么办?一个字:练!汤洪波每天风雨无阻,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一年后,他的体能成绩从垫底“跑”到了优秀。“我一直加倍努力,争取实现更大进步。”汤洪波说。

空闲时,他总是拿着飞机模型一遍遍比划起飞降落;夜深人静时,他还在脑子里一次次“演练”操作飞行,琢磨眼手脚如何更好地协调。就这样,他的飞行成绩经常获得满分,战友们都评价他是“教科书式的飞行员”。

2009年,我国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此时已经担任飞行大队大队长的汤洪波义无反顾报了名,并于2010年成功入选。“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汤洪波说。

天空太空,一字之差,却是巨大的跨越——航天员要完成体质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等8大类上百个课目的训练。这些训练既挑战学习能力,更挑战生理与心理极限。

2019年12月,汤洪波梦想成真,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可模拟失重训练,一度是汤洪波“迈不过去的坎儿”。“训练服加压后像一艘人形飞船,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的活动。”汤洪波说,“刚开始,我一穿上训练服,心里就特别烦躁,恨不得马上出来。”

那段时间,汤洪波寝食难安。“训练都完成不了,还谈什么飞天呢?”他在心里暗暗自责。起初,汤洪波不敢把这种自责和痛苦告诉家人和同事,怕大家替他担心。后来,他请教执行过出舱任务的刘伯明,并且请工作人员把训练服的温度尽量调低,让心情冷静下来。经过多次训练后,他终于越过了这道难关。“经历过这些极限考验,以后哪怕再难再苦,也都能扛过来。”汤洪波说。

对于这次飞行任务,汤洪波很有信心。他說:“首先,我一定要确保每个步骤都零失误;其次,保证每天身心健康,以免让地面的工作人员担心。”

一路走来,妻子夏宜一直给予汤洪波支持和鼓励。来到航天员大队后,大量的学习训练使得汤洪波没空照顾家庭,夏宜独自一人边工作边带孩子,从不给他拖后腿。夏宜在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服工程室工作,她参与了这次任务舱内工作服的研制过程。“航天员在我心中,航天员的安全在我手中。这是航天员中心科研人员对航天员的庄严承诺,也是我最真挚的祝福。”夏宜说。

猜你喜欢
刘伯明聂海胜乘组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聂海胜荣获八一勋章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The August 1 Medal Winner — Nie Haisheng“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获颁航天功勋奖章
聂海胜:三飞太空,57岁再探苍穹
出舱活动7小时 太空“工匠”显身手
太空漫步
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在主题会议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