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分析

2021-07-11 07:16佟心鑫
中国商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区块链发展

佟心鑫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已走过了十年历程,其中离不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不断推进。本文通过数据横向、纵向研究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趋势现状,结合研究具体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得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区块链;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3(a)--02

1 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趋势

1.1 随着时间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日趋活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2016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63.61万笔,金额4.36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2544.40笔,金额174.47亿元。

2017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125.90万笔,金额14.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92%和233.67%。

2018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144.24万笔,金额26.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7%和81.71%。

从数据可直观看出,虽然2018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数量与金额呈上升状态,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日趋活跃。

1.2 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区域集中性有所改变

1.2.1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外部区域结构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整理得出,如表1所示。

2016年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中香港地区占比53.6%,2017年占比降至49.7%,2018年降至40.5%,虽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外部区域的主要组成为中国香港,但其比重逐年下降。

这说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外部区域不再集中于我国香港,而是扩大与其他更多区域进行结算,使人民币跨境结算外部区域发展更加均衡。

1.2.2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内部区域结构

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整理得出,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上海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在总占比始终高居前位,占比逐年上升,说明上海地区是国内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主要参与者,且地位日趋重要,2018年占比将近总业务的一半。同时深圳发展趋势也较乐观,而江苏、浙江等地的占比逐年下降,江苏地区2017年同比下降8.47%,2018年同比下降51.28%,下降幅度逐年增加;浙江地区2017年同比下降13.95%,2018年同比下降10.25%。

综上所述,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内部结构主要集中在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发展迅速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而江苏、浙江等地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贡献逐年下降,则内部结构区域集中性较强,发展较不均衡。

1.3 经常项目逐渐转向资本项目

这体现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不再是主要依靠对外贸易收支与非贸易往来,而是注重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结合,减少贸易合作变动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波动影响,使我国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稳定发展。

1.4 跨境结算系统使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有更多的主动权

目前我国建设的基础设施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跨境现钞调运。建立我国的金融基础设施,使我们不再仅仅依靠对外贸易以美元结算,我们的计费渠道不再仅仅依靠SWIFT系统。

2 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业务方式

2.1 业务方式的种类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方式主要有托收、信用证和汇款。

2.2 业务方式的不足

2.2.1 内部不足

跨境人民 币结算业务内部不足主要指业务方式本身的风险。

(1)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方式效率低,体现在托收、信用证、汇款方式费用高、周期长。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跨境支付的每笔交易成本保持在7.21%的基础上,不同国家的货款结算时间为3~5天。比如信用证从开立、交款、审核、回款均有流程,环环相扣,而每一个环节都要收取手续费,并且还有材料的准备,必然会增加客户的交易成本。

(2)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风险大。传统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方式交易流程冗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因此发生操作性风险的可能性大。另外,托收、信用证、汇款方式使银行成为交易者之间的媒介,并且使银行之间的业务联系密切,一旦一家银行经营不善倒闭,那另一家银行也会受到影响,进而使出口方在货到付款的情形下会面临人财两失的风险。

2.2.2 外部不足

(1)跨境人民币结算在贸易货币议价方面缺乏主导权。在贸易方面,中国产品与企业在各国竞争中还不够强,缺乏主导权。我国中小微企业出口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这就使得中国外贸部门的规模大,但不能占据强有利地位,导致很多企业在贸易中使用了人民币结算,却仍然使用外币(主要是美元)计价。

(2)银行跨境业务创新能力低,企业使用人民币计价进行跨境结算的意愿不足。《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在面临汇率波动时,虽然2018年坚持人民币计价的境内企业数比例较2014年 (为3%)有较大提高并维稳,但是实际比例仍然较低,不到20%。

不仅是企业由于缺乏国际竞争力,导致其在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时,对人民币的计价主导权低;还由于银行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的低创新力,主要集中在基础清算、资本项目等,使得企业只以低意愿使用人民币计价。

(3)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无法满足金融需求的要求。在金融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需求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使得配套建设有待提速。虽然我国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CIPS)在很大程度上使人民币跨境结算拥有主导权,但目前该清算系统的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且实行全额实时结算模式,在结算机制方面不够完善,仍存在较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

(4)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存在投机性。《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首付月度情况表与境内人民币汇率走势图对比显示,2018年2月境内人民币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此时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表现为净流入,因此类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境内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实际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应当是以实际的商业结算为基础,剧烈的资本流动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造成冲击。

3 发展建议

3.1 應用区块链技术

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安全性”“去监管”的特点,应用于结算业务。如应用于信用证业务:受益人与开证人在一个区块链系统里,开办信用证的用户把信用证的有关内容在智能合约里进行保存。此时受益人准备货物并且发货,在系统里把需要的单据进行录入。在业务里关联到的相关保险、检查等部门,用这种去中心记账的方法把自己范围内的交易内容进行录入,一起写到这一次交易的区块链里。当开证人拿到所需的货物时,智能自动化的完成对单据数据内容的检验,把数字资产进行交接转移。受益人在货物发出后,能使用系统网络对于货物的实时信息有一个及时地掌握,一直持续到收到货款。

3.2 提升银行等支付机构的创新能力

增强创新能力,使银行等支付机构逐渐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如技术能力较强的大型支付机构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新业务。

3.3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在我国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上,大力改进现有的传统业务,丰富国际清算系统的业务类型,更加匹配需求侧不断发展的要求。

3.4 警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投机性泡沫

跨境结算要用于实际贸易活动,因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本国居民对外币需求可以归结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交易性需求源自于本国居民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最稳定的推动力来源于真实需求所导致的货币需求。

参考文献

刘越,孟萍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5).

蔡思隽.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突破口[J].中国外汇,2019(17).

中国银行开封分行杨素燕.人民币跨境结算助推其国际化进程[N]. 河南日报,2019-08-21(008).

王庆龙.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张雪.区块链在商业银行跨境清算中的应用研究[D].保定:河北金融学院,2018.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区块链发展
区域发展篇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