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道歉秀”让人不爽

2021-07-11 11:09夏芯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汕尾市镇街汕尾

夏芯

近日,广东汕尾陆丰市一副市长上电视公开检讨一事引发热议。自2017年起,因环卫整治排名倒数第一等问题,陆丰市每年都有副市长或市委常委在电视上公开检讨。年年检讨年年倒数,称其为“道歉秀”一点不为过。

其实,上电视检讨并非汕尾首创,難说是“创新”,且这种形式也有过争议。去年11月,贵州一名女教师因违反交规被作为“反面教材”,上电视陈述了一段检讨,被批是另一种不文明。汕尾如果想把这项工作抓实,就不应为了检讨而检讨,而应好好想想怎么整改。

之所以这么久没整改,是因为上电视检讨形式的背后,有一套“程式”。汕尾市自2016年启动创文工作以来,实行“一月一主题”测评,每月排名最末的区(市、县)、镇街(场)及相关单位,都会通过电视台曝光,单位责任人都要上电视公开检讨。

汕尾市有6个区(市、县),除了陆丰市,汕尾市城区、海丰县等地也曾“吊过尾巴”,副区长、副县长也都上过电视公开检讨。也就是说,每个月总有一个区(市、县)排名最末,就像“流动黑旗”一样,只是陆丰市“中奖”勤了点。

而打开“汕尾手机台”客户端,可以看到镇街一级的曝光与单位负责人上电视检讨更加频繁。内容也是一样的固定程式,全是曝光脏乱差点位、检讨人自报家门、总结问题和改进方向的“三段式”。

不得不说,干部们也许人人都有诚意,可是人人都以检讨的方式表达诚意,就显得在搞“平均主义”,反而不够诚意了。这次不是陆丰,也会是另一个区县,反正也都差得五花八门,说的还是那些话。

这样的形式,是在考验公众的耐心吗?公众希望看到的,是政府部门能够举一反三、以点带面,通过一个点位的曝光,推动一个方面的整治,从而带动城市环境提升,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频频曝光相似的问题,只会让人感觉政府部门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方法。当地轮番上演这样的“道歉秀”,看似在自降身段,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实则是不痛不痒,甚至是自诩“道歉光荣”的自我感动。

这样的程式,也很难说真能激励最后一名。“谁比谁差”的评价导向,颇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崩坏感。如果要避免上电视公开检讨,只要超过倒数第一就可以,不求出彩,但求无过。长此以往,大家都朝后看,不朝前看,便没有真正的第一和倒数第一,所有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一个地区如果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对下可以搞排名,但在激励机制上不应把“不做最后一名”作为一种底线,而要形成“向第一名看齐”的导向,让“高个”理直气壮往前走,让“矮子”不好意思“吊尾巴”。

比如,今年湖北省委制定政策,大力提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干部:新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市),党委书记符合提拔任职条件的,优先提拔担任(市)州领导班子成员并兼任县(市)党委书记。对排名靠后的县(市、区),由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召开督促会。

在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下,干部队伍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相信群众自然能看得到变化,这比任何表态都来得实在。

猜你喜欢
汕尾市镇街汕尾
常海燕作品
Critical Translation of One Clip of Subtitles in the Film of Annie Hall
东莞园区统筹镇街联动协调发展研究
网络背景下加强镇街档案管理探析
老区速递
汕尾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