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

2021-07-11 08:12周玉梅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4期
关键词:结合策略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生

周玉梅

摘 要:近几年由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使不少学生走上了歧途,每每看到网络上这类关于中小学生出事的消息,都感到心痛和惋惜。鉴于此,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明智的选择,也是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策略

不管是学生思想品德还是心理健康,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它与文化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有时候被列于文化课之上。可惜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把重心倾向于文化课,甚至只要学生成绩优秀,老师就忽略或者淡化了他们身上的缺点,这是我们教育教学中万万要不得的偏见和认识。我们知道,现在社会环境与以往不同,学生面对的诱惑很多,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误导,再加上学习压力大,家庭教育不当或者交际能力欠缺,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等,这些都容易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使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影响学习成绩,阻碍他们的进步和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借助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此,笔者就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思想品德的主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合

现在的中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上的压力,再加上他们把难得的课余时间都用在玩手机游戏或者看短视频上,使学生对手机之外的事物变得漠不关心。比如,家长饭做好了叫几遍都上不了桌,上了桌手机也是不离手;再比如,在课堂上坐着,心里却想着今天打到第几关了,根本不想好好听讲,会造成什么后果,父母期望、老师的辛苦全被他们抛诸脑后。长此以往,学生变得自私、自我、脾气暴躁、不善沟通,也不懂感恩等。这不但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鉴于此,作为思想品德老师,我们就要结合相关感恩主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比如,学生集体唱《感恩的心》,再让学生讲讲自己经历的值得感恩的事情,或者谈谈身边发生的一些不懂感恩、不理解他人的自私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引起的后果等。再让学生就一些特殊的事件进行深入的讨论。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认识,也能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使他们懂得感恩,并知道自私不但是一种品质问题,更是一种心理问题,从而不断改变,使他们从思想到心理都有所提升。

二、挖掘思想品德與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素材

其实思想品德教育是很灵活、很广泛的,不管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都有很多关于思想品德的教育素材,也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素材。所以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新闻事件或者影视作品的片段,让学生观看再讨论。比如,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男主人公的行为,既有品德上的问题,也有心理上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教育素材。截取一个经典的片段让学生观后进行讨论,不但能深化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识,也能使他们认识到心理疾病对人性的扭曲,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这样不但能实现思想品德的教育目的,也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能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平台,可是有时候由于老师对课堂气氛营造不太关注,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给学生的压力就会非常大,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所以,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课堂气氛的和谐、轻松,增强学生的体验感。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学习德育的同时,心理上也不会产生压力,不会产生厌学或消极的状态。其次,老师要注意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的营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出积极、阳光的心理和性格。最后,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需求,从心理上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就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总之,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把它们结合起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只要老师注意方式方法,抓住切入点,选好主题,一定能实现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教育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庄晓卉.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王宗胜.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之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

[3]居林.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一代(下半月),2011(8):111.

猜你喜欢
结合策略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生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