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大格局,真故事*
——动画片《海兽之子》的技术美学解析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人文动画

(青岛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海兽之子》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多层次美学意蕴的表达,彰显出独特的技术美学特征。该片于2019年6月于日本上映,又于2020年11月在中国上映,观众反响平平,但评论界评价较高。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大众和学者的专业能力和关注点不同,另一方面在于他们都没有发现本片真正的价值场域——本应雅俗共赏的技术与美。本文将从技术美学角度解析该动画电影在自然、人文以及哲学层面的艺术表达。

一、技术创造自然之美

“法国著名哲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图像社会,其主要特点在于通过电子科技手段制造出的‘仿像’来营造一种“超真实”的审美幻境”。影片《海兽之子》通过精湛的动画制作和高超的电影配乐给观影者带来绝佳的视听享受,但更值得称赞之处是其能够有机地协调调度二维平面、三维空间以及四维时空,让观影者徜徉在多维度的自然景观中,并在故事发展中进行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思考。

影片《海兽之子》最先呈现的是二维平面下的自然风光,它给观影者以第一层的自然之美。影片中的自然之美主要来自宁静美好的海边小镇、郁郁葱葱的森林、五彩斑斓的珊瑚群等,本片的故事也由此展开。影片的女主琉花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海洋作为自由的一种物象表达,一步步地吸引女主靠近。假期开始的第一天,女主从学校巷口跑出后的一连串动画表达体现了导演对于镜头运用的挥洒自如以及对观影者视觉热点的细腻拿捏。镜头首先切换到面向观众的竖直道路上,通过横竖方向道路的大角度场景切换、人物与场景的双图层设置来营造一种真实的立体空间效果。不同于强调3D建模所带来的立竿见影地立体空间真实感,如在动画片《恶童》《蒸汽男孩》中对建筑物和工业化产物的三维立体表现形式,影片《海兽之子》选择了自然的二维平面表达。

3DCG技术自从在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中完美运用之后,受到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家的狂热追捧,同时涌现出许多特效华丽、内容空洞的影片。苏月奂在其文章《3D电影产业悖论解析》就指出并深刻分析了当下3D电影高票房和低质量的悖论,其中低质量主要指立体形式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和故事内容的虚假、空洞和俗套。但是,影片《海兽之子》却没有随大流,而是坚持沿着一条用最优质技术打造最高水平影片的孤独之路前行。

影片《海兽之子》的第二层自然之美来自3DCG技术下的立体空间感。为了满足观众对“更真实的幻觉”的好奇和期待,3DCG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新技术在传统动画电影体系中也在不断地磨合创新,迸发出无穷可能性。影片《海兽之子》将海洋作为主要叙事元素,其对海洋景观以及海洋生物的塑造应用了三维立体风格。在海洋场景的视觉表达中,绮丽科幻的高饱和度色彩、三维构筑的海洋生物给整个画面增加了灵动与真实性。画面中那些波光粼粼的海底地形正是应用了3DCG技术中的材质贴图和光效渲染使制作时间大幅缩短。在这里,新技术因为它的合理应用而散发出新的光芒。

影片《海兽之子》最后展现的是驾驭在三维空间之上的时间维度,给观影者以第三层次的自然之美。女主琉花从一个普通中学少女到作为海之祭典的嘉宾见证宇宙诞生的成长过程中,时间这一四维概念的展现,让观影者不仅沉浸于二维和三维技术带来的视听盛宴而且在时间维度上使其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本是同根生。原作五十岚先生非常擅长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他说:“对我来说,不是刻意选择了自然的题材,只是当把心中所想画出来时,自然而然地便成这样了”。艺术作品往往都是作者价值观的体现,五十岚先生的创作怀着对自然的向往和敬畏,这同样也会激起观影者去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纵观这几年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以传统手绘风格为主,3DCG技术为辅的创作手法被形象地称之为2.5D动画模式。影片《海兽之子》在现代数字技术的选择上,能够理性结合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的优缺点对自然景观进行多元塑造,技术美学的多元性得以体现。在满足观影者对“超真实”审美幻境的喜爱的同时也给影片制作者带来了便利,通过技术与影片的完美融合完成电影的价值输出。

二、技术雕刻人文之美

影片《海兽之子》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展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海洋图卷,但其更为奇巧之处在人文之美的内外表达上。电影作为一种传播情感的媒介手段,本片中不乏人物之间的矛盾纠纷和情感流露,但总给人一种若有似无的存在感。比如剧中女主与父母之间的家庭关系,海洋学者吉姆对海、空的人文关怀以及女主琉花与海、空之间的友谊等。这时不免就会有人提出质疑,既然影片没有浓墨重彩的凸显人物之间的情感,那么人文之美从何而来?

《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一切由人的文化活动而给人以美感的,都可称为人文美。首先,影片《海兽之子》的人文之美从矛盾性而来。女主父母在寻找女儿下落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家庭观念薄弱、海洋学者吉姆在为海与空寻找延长生命的方法中渐渐明了人类科技的渺小、女主希望海与空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影片《海兽之子》产生这种含蓄的人物情感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理解成天性使然。日本国家领土狭小且由岛屿组成,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致使他们的居住空间有限,自由奔跑的过程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情绪的释放与解脱。并且根植于他们民族文化之中的矛盾性是一直存在的,比方说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男主人公哈尔既可以在对抗黑暗魔法势力面前展现冷酷凶狠的一面,也可以在女主苏菲的面前展现温柔细心的一面。从日本的民族性角度来分析,矛盾构成了美的一种展现形式,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这种看似矛盾却又合理存在的人文之美了。

其次,影片《海兽之子》的人文之美从移情而来,移情属于日本三大传统美学之一的物哀。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笼罩在淡淡的忧伤之中,哀思成为影片的基本氛围,女主琉花对于物哀的领悟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看鬼火时,感叹它的绮丽美好,赞叹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绚丽夺目的事物,但此时女主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真正内涵。第二次看到在夜晚中闪着耀眼蓝色光芒的海洋却做了充满哀思的感叹:“好美,发光是因为希望被找到啊。绚丽的光芒却不知为何有点寂凉,或者说是悲伤。”结合自己的境遇,琉花为如此美景无人欣赏而惋惜,光芒虽耀眼但短暂,它只有在黑暗中拼尽全力的闪烁亮光才能弥补即将消逝的时间局限,也正是这无尽的夜色反衬出耀眼的光芒。作为观影者的我们在了解日式美学之后也能够体会物哀中的感人所感和真情流露。

影片《海兽之子》的人文之美从内、外两个角度共同塑造,无论是从影片中人物情感的矛盾展现,还是从观影者们结合日本文化内涵的思考解读,这种由外而内的逐层深入体验也验证了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所说的人的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思的延伸。现代数字技术下的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电影,应当成为人类思的一种外在延伸。

影片《海兽之子》之所以能够给观影者带来不同于主流商业动画片的情感共鸣,日本动画电影体系的良性循环功不可没。首先,动画导演渡边步是这部漫画的忠实粉丝,在改编创作时以忠于原作为主要原则;并且发行这部影片的STUDIO 4℃工作室也是“本着制作精良,具有独特鲜明艺术风格的动画影片”为核心思想的。其次,日本PIX动画有限公司的滨田功先生也表示:“日本动画业界的技术表现呈多样化态势,根据作品的风格和导演的意图,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具有很高的自由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日本动画界,由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者、技法娴熟的制片和导演们以及秉持突破创新为己任的发行公司组成的一贯到底的动画电影体系,才能不拘泥于技术束缚,创作出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的可能性。

影片《海兽之子》所展现的人文之美正面回击了现代技术美学思辨下只有奇观没有内涵的愚见,同时也印证了高鑫提出的“技术美学的最高表现应该既包括物之美,也包括人之美”。

三、技术晕染哲学之美

影片《海兽之子》讲述了女主琉花作为海之祭典嘉宾的身份结识了祭典参与者海与空并在智者蒂蒂的指引下窥探海洋奥秘的故事。全片围绕“我们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这一人类本源性问题展开叙述,伴随着故事剧情中的四次回答,隐藏在蓝色大海之下的哲学思考渐渐浮现。

影片中有关人类本源问题的前两次回答都发生在海之祭典之前,因此影片前期使用质朴严谨的二维手绘以及基于“照相写实风格”的计算机生成图像来共同构建意境唯美的海底世界,旨在为揭开宇宙诞生的秘密做全片的情感铺垫。

在长达两分钟的故事背景介绍之后,“浩瀚繁星,大海乃众星之母。”这句话以旁白形式正式出现。这时影片定格在由一艘小船、天空和平静的海面组成的画面,紧接着画面中的海平面浮现出许多漫画中表达层次效果的排线,然后各种海洋生物涌出海面,画面渐渐转变为静态的彩色漫画,最后片名—“海兽之子”出现在大荧幕上。这样的动画过场不同于以往充满视觉冲击的表达,定格动画和线稿上色的表现手法虽在视觉方面放慢了剧情节奏却恰当地符合本片的哲学思考主旨,并辅以久石让大师作曲的《海之幽灵》中的乐曲片段:弦乐器的升降调与管乐器的悠扬浑厚在听觉方面也给观影者定下了观赏本片的情感基调--宁静平和。

祭典嘉宾琉花与祭典参与者海和空首次相遇后,“浩瀚繁星,大海乃众星之母。”这句话伴随着鲸的歌声第二次出现。画面从岸边潜入海底,光线变暗,视线变模糊,海底的一切向你涌来。当观影者开始怀疑是否在看一部海洋纪录片时,手绘的巨型鲸鱼又将你拉入动画空间,鲸鱼眼部特写镜头的运用与片名出现时的排线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处摄影写实风格的场景塑造对比手绘表达更能渲染出海洋的神秘感,给观众带来奇观性画面的同时,也为海洋孕育宇宙论的解答做了情感上的再次铺垫。

女主在智者蒂蒂的帮助和指引下找寻祭典中心,在此过程中“浩瀚繁星,大海乃众星之母。”第三次出现,故事正式进入高潮部分。女主将陨石成功激活后在意识模糊中看见了有着空身形的黑色人影,“空”告诉琉花:“你的使命已经完成,陨石觉醒,它是一切旋涡的中心。”故事在这里也给前文出现三次的歌声做了解答,“浩瀚繁星,大海乃众星之母。”这是生命诞生的歌曲,那因出生而欢愉的歌。

“浩瀚繁星,大海乃万物之母。”第四次诞生之歌的吟唱将故事推向了真正的高潮—海之祭典。影片《海兽之子》在宇宙诞生的表达上采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计算机生成图像来展现宇宙诞生中的火劫模型假说。在描绘宇宙诞生的场景时,包含世间万物的陨石出现在画布中央,从四周出现的蓝绿色烟雾渐渐将陨石包裹住,之后幻化为卡拉比-丘流形,卡拉比-丘流形不停变换并缩小,最终消失。首先,该场景描绘下的宇宙诞生场景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并且卡拉比-丘流形所代表的火劫宇宙观只是宇宙诞生理论中的一个猜想,宇宙起源假说、宇宙循环论等都是人类的未知领域,那么这里技术的呈现就不仅仅局限于电影艺术层面,而且扩展到物理学、天文学等学科领域,技术的高度学科融合性借由传播媒介—电影充分展现。

影片《海兽之子》通过诞生之歌的四次吟唱对人类起源的哲学问题进行层层解答。假借女主琉花的奇幻经历为切入点,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基于科学理论依据所营造的奇观画面,构建了生活场景下的哲学命题这一奇特展现形式,给观影者们带来了精神洗礼的同时,哲学之美也由此徐徐展开。影片《海兽之子》以动画电影的题材对哲学命题做了实验性的呈现,给动画电影业界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以期未来有更多的创作者创作出艺术与哲学相交融的优秀作品。

注释:

①来自日本kusakanmuri植物品牌对五十岚大介先生的一次采访.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人文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我的动画梦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人文社科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