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美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探究
——以杭州市下城区老年学堂为例

2021-07-12 15:31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质性武林银杏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

现代社会发展表明,科技并不能单一存在而是与艺术并存,素质教育需要更多地融入美育的成分,社区美育作为现代美育的重要组成,起源于国外,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国内。我国在社区美育的办学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探,但仍存在局限和发展特点不够明确等问题。因此本文以下城区社区学院为例,结合质性调研方法对老年社区美育进行分析,试图为今后社区美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积累实践经验。

一、社区学院美育的背景与现状

社区学院源自美国,在高等教育机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4年,上海金山社区学院建立,这意味着该种高等教育形态正式步入我国。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效仿,开始创办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给国内高等教育的群体化、民众化铺设了一条路径。社区学院美育则旨在面向一定社区范围内,指导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且帮助社区居民追求完善“真”“善”“美”的理想人格,从而形成蓬勃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目前,全国各社区学院中的老年群体正成为社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社区学院因地制宜创建与其历史文化环境相符的老年学堂。社区在老年美育学堂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逐步扩大教育特征与优化管理体系,如开设多类型美育课程以及针对特定人群开展小班教学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社区美育教学举措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增强社区美育的凝聚力。

二、“武林银杏”老年学堂美育特点与模式

1.“武林银杏”老年学堂美育特点

普化性是“武林银杏”老年学堂美育的最鲜明特点。它拥有学堂教研组、教务管理组、班长团队组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众多教师与学员资源及丰富的学习载体。使当地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满足下城老年市民美好教育的需求,提升老年教育的品味,切实社会美育中老年社区的方向。

老年学堂挖掘民间艺术使民家资源形成特色,充分利用民家工作室的有利条件,除开设许多基本课程以外,努力发展有关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不断将民家资源带入课堂。目前已进行的课程有“爱护地球绿色生活——精油皂制作新课程体验”“爱如其花,经久不凋——永生花饰品制作新课程体验”“不忘师恩,喜迎中秋——拓印制作新课程体验”和“悠悠重阳情,浓浓文化蕴——活字印刷新课程体验”等。

老年学堂在传承民家资源、发展传统文化与艺术,促进文化繁荣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老龄群体在社区中积极参与社区各类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可以从中受到正面的教化,产生文化认同,增强其对社区美育活动的参与度。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社区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载体。

2.“武林银杏”老年学堂美育模式

作为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年学堂,在社区领导的具体指导及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下城区老年学堂创造了以“精准服务教育对象、健全完善课程机制、课程资源建设推广、实地调研相辅相成、民家资源开放共享”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发展模式。

“武林银杏”老年学堂采取精准滴灌(小班化)教学形式,做到有的放矢。教学管理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各有教学侧重的四支讲师队伍和若干个现场教学点从而达到培训资源集体化的目的。不仅如此,突出实践性和开放式特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格局,实现全程化培训跟踪服务。设置初、中、高三级培训班级,覆盖培训对象成长的各个阶段。

“武林银杏”老年学堂使用先进的“四式”课程模式,即“订单式学科”“互助式团队”“流动式教室”和“开放式课时”。“订单式学科”指通过定期向辖区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习需求,依据需求导向开设相应的课程,保证了课程的实用性;“互助式团队”指在老年学堂带领下,各班通过建立自己的班级学习互助群,依托互助共同体起到相互促进、共同学习的效果,改善传统学习的模式;“流动式教室”指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打造更广阔的学习舞台,突破传统教育教学固定场所的局限,大胆尝试开展流动教学点,使老年学员足不出户便可体验老年教育乐趣;“开放式课时”指根据课程需要设置合理时间,打破45分钟课时的思维定式,扩大了教育资源的供给范围。

数据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通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武林银杏”老年学堂在“享学下城”微信平台上提供“一站式”移动性学习服务,同时提供社区、学校、企事业相联结的互助模式,为老年人终身学习提供“家门口”的学习服务。老年学堂秉承着“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学理念,其中“走出去”是指教学研讨培训,通过组织师生前往桐庐红石湾、荻浦、杭帮菜博物馆、琵琶湾等地,观古村文化,谈教学路径,提升自身知识;“请进来”则是通过在教学开放日,开设免费公益课。这种内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扩大了教育资源供给,提高了老年学堂的流动性,推动了老有所为计划的进行,并且老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与管理者的服务水平与时俱进,有助于“武林银杏”品牌的打造与推广。

与民家工作室共同合作也是老年学堂的教育模式之一。“武林银杏”老年学堂积极响应“1050工程——民师民家工作室”评选,通过每年公开评选10个民家工作室,用于示范、引领群众互相学习,带动下城区老龄群体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民家工作室还通过举办各种课程线下线上活动,为老年学堂提供学习平台,进而推动社区美育发展。

三、以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调研“武林银杏”老年学堂

1.质性研究方法内涵与设计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结论根植于调查的实证研究,以访谈和实地调研为主要方式,重点在于与他者沟通及理解。

而本次研究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组成,以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学院、天水街道和武林街道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主要从老年(50岁及以上)个人基本情况、老年美育学习现状、社区活动内容层面进行调研。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美育学习经历、参加美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意向的美育课程、参加社区美育活动的目的以及希望开展社区美育活动的时间段和频率等。

2.从质性研究结果剖析老年学堂

通过调研结果发现影响美育活动选择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女性群体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普遍比男性群体高,被调查的女性占到了87.69%;下城区老年群体受教育主体是61—69岁年龄段,占到了41.54%,该人群也是参与的主体,70岁以上参与学习活动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少;在填写调查问卷的老年人中,美育学习需求人数最多的是具有初中和高中学历的老年人,这说明具备一定知识基础而又未达到较高学历的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最为强烈,而具有小学学历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最少,这也说明知识水平高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美育学习需求。

3.老年学堂存在的问题

“武林银杏”老年学堂美育活动缺少灵活性与针对性。虽然老年学堂在微信平台上提供“一站式”移动性学习服务,支持线上服务和线上学习,但是活动在实际举办时多采用线下方式,且由于社区场地资源有限,只能满足小部分老年群体的美育学习需求;线上美育活动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进行,但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熟练程度和网络依赖程度不高。因此需要寻求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以老年群体学习需求为导向的美育课程。

四、“武林银杏”老年学堂的发展策略

扩大教育服务供给,实现老年学堂与各街道、社区学习点共享美育课程和教育资源。“武林银杏”老年学堂身处下城区社区学院,它面向老年人开设了绘画、书法、传统手工艺、摄影、舞蹈、声乐等美育课程。对于其他下城区下属街道和社区学习点资源不足的问题,老年学堂不应把目光只停留在社区学院中,而是重视各街道和社区学习点联动,共享学习资源,完善整个下城区的美育体系,做到解决社区学院场地紧张、资源有限而无法丰富美育课程的问题。

努力形成以老年群体美育学习需求为导向的美育课程和教学形式。老年人一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美育课程及活动,但是否有人陪同也是他们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年学堂依托质性调研手段,从而了解老年人真正的美育需求,不断改善现有的美育课程和美育活动,做到真正以老年群体美育学习需求为导向的美育课程和教学形式。

美育课程以及活动形式要凸显多样性和灵活性。突破传统单一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结合户外教学内容,试图让老年学员走出课堂,感受自然;增设实操类的学习内容,鼓励学员亲自动手;尝试将艺术的形式内容融入社区生活中,让老年学堂不仅以课堂的形式面向大众,还体现“多元,跨界,互动,融通”的活动理念,使学员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

五、结语

本文以下城区社区学院“武林银杏”老年美育品牌为例,分析其美育特点及教学模式,创新地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具体以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形式,有针对性的选取50岁以上老年群体为调查对象,挖掘出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是决定老年美育开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质性调研结果,从受访者的心理与客观条件出发,总结出老年社区美育的发展关键是扩大教育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形式,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发掘出老年群体的需求导向是美育课程和教学形式的根本因素。

注释:

①民家也称民间艺术,指由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掌握了既定传统风格和技艺的普通老百姓做的艺术、手工艺和装饰性装饰物。一个国家或地区均可能产生出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

猜你喜欢
质性武林银杏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护士工作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银杏
“旅游理论建构与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腊月里的银杏果
叮铃铃,叮铃铃
我喜欢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