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媒专业的动漫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2021-07-12 15:31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动画软件专业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20)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媒体市场人口缺口巨大,但同时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直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传媒学院重视理论培养,更是坚持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传媒人才的职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媒体市场的分析和调查发现,动漫专业相关技术深入到各行各业,而动漫专业人才更是供不应求。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传媒学院多次从高校学术会议交流中吸取经验,一直坚持对教学培养计划的创新改革,最终,在网络新媒体、广告学、传播学等传媒专业中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了增强该课程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学院以16级、17级、18级等不同专业的动画设计和制作课程为研究对象,最终根据课程反馈和课程成果为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传媒专业的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

动画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广泛,不仅需要了解专业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动画视频的基本理论,同时需要掌握大量的制作软件技能。动画专业的学生一般需要2-3年的软件学习,需要掌握平面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视频软件Premiere、After Effects,以及二维动画制作软件Animate和三维软件MAYA等。动画人才一般都是通才,具备的技能多,且市场也需要多元化的技术人才,因此,市场上相关的理论教材和软件教材大量出版,淘宝和视频平台都有大量软件课程视频。但是,所有的教材和教学视频都是针对培养专业的动画人才设计的,学习过程不仅课时量巨大,而且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普通的非动画专业的学生,没有办法把掌握的技术匹配到自己的专业技能中去,他们通常为了某一个效果,要把几个技术学习一遍。这种不成体系的学习,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打击学生对动画技术的积极性。而教材的购买也十分为难,市场根本没有针对某些专业出版的教材内容,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纸质版的内容更是晦涩难懂,根本无法解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加上艺术类教材比一般专业教材贵很多,这更是雪上加霜,让学生对动画产生一种距离感。

(二)课时量设置不合理,班级学生过多

专业的动画技术人才至少需要三年的培训,每门课时量至少有64节,而专业的一门软件课达到128个课时量,动画人才的所有技能都是积少成多,熟能生巧后的结果。大量的课时学习是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基本。然而,传媒学院的动画设计与制作的课程的课时量只有64个课时量,特别是一学期16周,每周只安排4节课,课程时间间隔久,且时间也不能够完成太多的技术点学习。虽然,学院重视动漫设计课程的展开,已经实施了最高课时的教学要求,但是,这与专业的动画技术学习过程有着巨大的差距,为教学任务的安排带来了压力。此外,一般的艺术类专业班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艺术课程的创新能力,学生人数控制在20左右,上课可以实时与老师互动交流,并头脑风暴创意想法。但是,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为文化班级,学生人数至少为50人。课堂中要保证50多人能够掌握理论知识,也要都能够掌握技术操作,确保在学期末交出成熟的动画类作品,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带着大部队完成从未接触的领域的任务。时间和人数的问题,是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需要直面的困难,也为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挑战。

(三)学生设计功底薄弱

传媒学院开设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专业有传播学、广告学、网络新媒体等专业,这些学生都是以文化高考入学,大量没有经过美术基础训练和没有相关艺术修养的学生进入设计类专业,这些学生对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学习和掌握设计软件的进度慢,同样的知识需要比拥有设计功底的学生需要更久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审美素养差,审美素养是审美主体对形式美感的认识与评价能力以及创造与表达能力等,它对美的判断力,创造与表达能力包括对美的想象力、对美的外化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艺术美感;空间造型能力差会导致空间构成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差。师范类的学生大多都是女生为主,她们对软件技术不感兴趣。学生们缺乏一定的软件基础和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导致艺术创新意识不够,设计性不够,甚至缺少一下趣味性,一味地根据老师的要求和目的完成任务,为动画设计的创新性培养带来困难。

二、传媒专业的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

(一)定位清晰,实施合理的培养计划

根据以上课程教学的问题,需要调整教学模式,首先就是要清晰定位。作为非动画专业的学生,动画设计与制作不是为了超过动画行业的人才,而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字媒体时代的技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其次,要合理规划培养计划,科学细化教学内容。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把整个学习计划进行拆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项目进行重点学习操作,并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协作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

教学模式第一阶段以理论知识为主,虽然没有合适的教材,那就需要从所有的动画教材去重新整理教案。把动画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用一些游戏和小练习去传达。比如拍摄自己生活中的小动作,尝试绘制自画像,从而观察自己的样貌和细节;并制作动画手翻书,快速理解动画原理。让学生在趣味中接受动画这种形式和掌握动画原理。第二阶段以软件学习为主。作为计算机技术,软件的学习必不可少。但是,课时量较少,在众多的专业软件的选择中,我们需要“取长”,技巧针对项目来学习。例如,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公众号动态标签,只需要用PS平面软件中的动画轴功能完成。在前5周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下,中期只需要花5周,就可以快速掌握软件技巧。这样软件的实用性就大大为网络新媒体专业达成实践创造力。第三阶段以综合实践项目为主。动画是综合性艺术,它讲究项目的制作流程规划。项目制作不仅可以提高动画设计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毕业能够快速适应团队的环境做好准备。

(二)针对专业特性,明确培养目标

在技术的学习中,学生同时着手动画项目的策划工作。根据不同专业性质,教学内容则是“把握重点,紧跟热点”充分发挥动画技能为信息服务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实用性的认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去,深入到学习中去。

媒介融合是传媒市场大方向,数字媒体动画技术将会成为打破行业壁垒的手段。2014年,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网站千龙网首次创作习近平漫画形象“习大大”,并得到官媒的认定,发表了《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等一系列的动画、漫画新闻作品。动漫的创作形式让枯燥的新闻变得生动、有趣,也拉近了主席与百姓的距离。可见,动画技术能够为媒介融合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创新价值。因此,传媒学院的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则根据16级广告学、17级传播学、18级网络新媒体三个专业特性,设置了不同的动画项目目标。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学现实困难,对动画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课程开展了多项传统课堂教学转化为实践型、操作型、应用型的尝试。1.2016级广告学的动画设计课程模式

根据广告行业特性,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广告创意和广告实践的能力。许多优秀的广告,都以动画的形式来展现,比如洗发水广告中的三维动画特效,还有“脑白金”广告中的动画形象的设计,都深深印在观众的脑海里,引导观众的消费能力。动画的形式也多用在网络广告中,一般都会通过FLASH软件制作网页广告。为了提升广告学的动画设计的创意思维,课程目标分成为两大方面,一方面通过学习FLASH软件制作一下简单的GIF图;另一方面,参加广告比赛的动画短片类别,用一下简单易操作的动画形式创作动画短片。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动画形式给广告带来的便利。

2.2017级传播学的动画设计课程模式

虽然传播学偏理论研究,但是很多学生都进入到传媒行业中。根据往年的毕业生调研报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了传媒的运营岗位,他们大多负责图表设计或者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因此,为了让传播学的学生掌握媒介传播的特点,课程特意根据环境需求,开办了“教师节动画形象设计主题”活动。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卡通人物设计,为传媒学院20名老师设计动画形象,以“我爱我的老师”主题推送公众号,阅读量达到上万流量,深受大家的欢迎。活动不仅提升了传媒学院的认知度,增强了师生感情,也增加了学生对动画形式的兴趣,切实做到了教学实践的意义。

3.2018级网络新媒体的动画设计课程模式

网络新媒体专业比传播学专业更讲究时效性和时代性。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也是网络新媒体专业掌握的实践项目。作为具有个人特色的自媒体公众号,里面的网页动态标签也就应该具有特性。因此,网络新媒体专业的课程模式着重制作动态标签的学习,同时还加为国家防疫活动助威,设计了“我爱我的国”的卡通形象主题活动。

三、结语

教学改革后的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打破了传统动画技术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的性质,调整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则是“把握重点,紧跟热点”充分发挥动画技能为信息服务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实用性的认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去,深入到学习中去。切实做到课程融于专业实践需求,以更针对性、更科学性、更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为传媒类人才提升技能价值。高等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教育改革进一步增强了知识的价值,最大的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潜力,保障传媒专业学生在如此竞争大的市场下迅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猜你喜欢
动画软件专业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禅宗软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我的动画梦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