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及对策

2021-07-12 07:45熊彦哲
科技视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塔楼消防工作办公

熊彦哲

(上海市宝山区消防救援支队,上海 201901)

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其功能性以及规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体高并且现代化程度也逐渐地提高,因为建筑自身高度相对较功能相对较多所涉及的相关设备也相对较多,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若是出现火灾,在没火实施以及人员的有效疏散方面相对较为困难,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方面还有人员方面的损失出现。 近些年来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城市火灾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高层、超高层火灾占有相当比例。

1 超高层建筑的特点

我国的建筑设计规范将建筑高度达到100 m 以上的建筑被视为超高层建筑,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度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得其消防上的相关设备以及标准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要求。 据统计,上海市虹口区共有100 m 以上的超高层公共建筑13 幢,而且上海白玉兰广场作为浦西第一高楼其高度达到320 m。 以上海白玉兰广场为例,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北外滩黄浦江沿岸地区,与陆家嘴隔江相望。 总建筑面积42 万m2,其中地上26 万m2,地下16 万m2,其中涉及到了一座办公塔楼以及一座酒店塔楼,酒店塔楼高度在172 m 具体的层数在39 层, 而办公塔楼的楼高在320 m 并且其层高在66 层。 其办公塔楼建筑有以下特点。

1.1 建筑体量较大

该办公塔楼内共有69 个楼层,标准层面积约为2200 m2,最大进深15 m,标准层净高超3 m,吊顶使用易拆卸智能吊顶。 建筑裙房也有较大规模的体量,约为10 万m2的购物中心,其主要功能包括IMAX 影院、品牌零售、精品超市、儿童天地及餐饮娱乐等。 该建筑内使用功能繁多且建筑体量大, 因此主要可燃物的种类和荷载也会较多, 如办公塔楼内主要有办公家具、窗帘、地毯、纸质文件档案、装修材料、电器设备等。

1.2 疏散途径多样

建筑主要疏散途径包括避难层、直升机停机坪及疏散楼梯。 按规范要求设置的避难层作为避难间及设备用房使用。 同时建筑顶层设置直升机停机坪,可作为屋面避难人员的疏散使用。 超高层办公塔楼内的疏散通道通常情况下是建设成环形的走道,该类型的走道非常有利于人员的紧急疏散;疏散楼梯通常情况下是朝向两个不同方向进行疏散走道的设置,通过该种方式从而便于建筑内人员在进行紧急疏散的过程中起到分流的效果尽可能地防止出现疏散过程中出现逆流造成拥堵的情况。

2 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通常情况下结构上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并且结构形式多样化、使用功能繁多,并且在建筑材料、空间大小及配套设施等方面与传统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因而火灾发生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

2.1 火势易造成立体蔓延

相对于普通建筑而言,超高层建筑的内结构要复杂很多且内部空间的储存容量大、荷载大。 一旦发生火灾,若建筑防火封堵、分割不到位的,极易形成大规模的立体燃烧。 加上高楼受气压和风速的影响,使火势更猛烈,蔓延更迅速,风速对于风力影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建筑的楼层越高所承受的风力影响也相对较大。 在该环境下,超高层建筑出现的火灾大多数是呈敞开式燃烧,由于风速以及风力方面的影响使得没火难度相对较高。

2.2 人员难迅速疏散逃生

由于超高层建筑垂直疏散距离长且人员集中,因此当其一旦有火灾出现,展开人员的疏散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在具体的疏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多。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均在100 m 以上因此消防人员在处理火灾的过程中到达火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员来讲很难实现在短时间内有效疏散与快速逃生。 但是超高层建筑一旦失火其产生的浓烟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建筑内蔓延,该情况下将会使得建筑内部的相关人员的疏散变得更为困难。

3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难点

3.1 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明晰

超高层建筑一般为多家使用的综合性建筑,建筑的具体产权还有使用涉及面相对较广,该种情况下极易造成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以及相关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严重制约了超高层建筑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 有的单位消防供水管路长年不测试, 影响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的供水效果;然而消防工作通常情况下是由安保部门负责的,然而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安保部门管所具有的权限相对较小,管理层往往会忽视掉安保部门的管理,以至于其在反应消防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以至于严重制约了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动态火患频发消防设施故障多

超高层建筑因其建筑体量较大、 使用功能繁多,极易导致各类动态火灾隐患的发生:一是安全疏散通道不畅。 例如部分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被损坏且常处于开启状态,疏散楼梯间及前室改为储藏室使用。 二是消防设施未保完好。 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内部一些分探测器异常、防排烟系统部分送风口工作状态异常等情况的出现,因此一旦出现火灾消防设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 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养不到位

超高层建筑相对于其他类型建筑而言,其消防设施更为繁多且智能化程度高, 故而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也更高。 然而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消防安全管理人,其物业管理人员往往会存有消防意识淡薄,对消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未明确或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各项消防制度和消防档案不齐全等问题,反映到具体行为上就是对自己所管理或负责的建筑或部位的实际情况无法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对平时消防安全培训和各项演练的重视程度不高, 且消防技能低下, 发生火灾时不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灭火施救。

4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对策

4.1 加强消防责任落实

根据现阶段我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展开对超高层建筑要认真落实“党政同责、行业监管、单位主责、齐抓共管”的消防安全责任制。 从而进行消防责任的明确划分,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要具体到个人,特别是经营参与众多尤其超高层民用建筑,建筑产权所有人以及建筑的具体使用人员与参与建筑日常管理的物业部门应当进行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针对消防安全管理进行相关组织的合理构建,从而有效地开展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当与当地消防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2 加强日常防范措施

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部门还有内部各单位应当正确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进行消防责任的明确划分,使得责任能够具体到个人,以及消防制度得到确切的落实。 同时还应当结合超高建筑自身的主要特点以及相关场所的具体情况,进行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合理制定。 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对其设施设备展开定期性的检查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还应当对消防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改造升级。

总之,现代城市的超高层建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大势所趋,然而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还不够到位的现状、紧急情况时超高层建筑疏散和处置都极其困难等特点,都要求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应急管理, 必须做到思维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技术手段创新,从而努力预防和减少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塔楼消防工作办公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重视消防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鹿特丹The Sax塔楼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万象和项目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