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2021-07-12 07:45毛洁芸
科技视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危害性火电厂风险管理

毛洁芸

(浙江浙能镇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宁波 315208)

0 引言

安全作为电力企业的立足之本, 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切实加强电力安全管理。其中,风险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措施,将其运用于电力安全管理之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优势。 基于此,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和了解, 积极将其同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 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积极优势。

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1 风险的内涵

从本质上说,风险就是一种危险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出现的后果。 提前了解风险,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完善自身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充分保证生产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果企业在发展、运营过程中不了解风险,不正确对待风险,会导致风险事件失去控制,进而埋下隐患,隐患随着时间因素和其他因素的长期作用, 又会导致事故的出现。 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消极影响,值得重视和注意。

1.2 风险大小的决定因素

风险有大有小,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大型风险和小型风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统筹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而影响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系统自身的危害性因素,系统自身的漏洞越多、危害性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越有可能出现事故。 其次,还与造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有关,这就需要日常管理措施来遏制。 风险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比例也是影响风险大小的一大因素。 如果风险位于人员众多、财产数量大的区域,一旦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容易埋下安全隐患,造成事故发生,从而使得事故损失和破坏性大大提高,也就成为大型风险事故。最后,风险大小还与时间因素有关。如果对风险放任不管,时间越长,风险越大,越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出现[1]。

2 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步骤

2.1 前期准备

火电厂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前,应充分考虑风险目标规划。 这就需要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对企业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目标,以及具体的针对性政策,保证企业的实际风险管控具有可行性、针对性。

2.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开展安全管理的初步工作,需要相关人员严格落实。 以 GB 6411、GB/T 13861、DL/T 518.1、GB/T 45001、《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作为识别依据,对火电厂生产系统和生产环境进行有害性、风险性的识别, 并且要尽可能把风险识别细化到具体作业活动和岗位。

2.3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进一步了解风险危害性、破坏性的关键举措。 其需要工作人员对风险进行专项调查,充分了解风险的现场影响,对相关数据进行捕捉、分析。 而不同类别的风险需要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够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作为初始筛选工具, 对较大及重大风险可以用LEC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详尽评价。

2.4 风险等级判定

风险等级判定是决定工作人员风险管控优先度的关键内容,工作人员经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之后,对火电厂实际的风险情况有了细致、 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凭借相关数据和具体情况,将风险分级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等类别。 分级工作之后,还需要利用颜色进行标识,突出风险等级的可视化程度。 借助这些工作,能够让工作人员意识到火电厂生产工作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并且这一风险同其他风险有何联系,从而利于相关人员落实风险管控工作,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2]。

2.5 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就是对火电厂风险因素最直接的应对措施。 分级、分专业建立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真正做到一厂一册、一部一册、一班一册、一岗一册。 同时将风险分析与预控措施与工作票、操作票挂钩,与检修作业文件包挂钩,与外包工程开工条件及交底挂钩。 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自身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任务落实针对性措施,就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危害性和出现的可能性。 工作人员也可以直接通过隔离危险源、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对风险因素进行监视以及利用技术手段控制风险联系等方式,降低风险的等级,并将风险的危害性持续弱化,从而为火电厂正常生产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并推动火电厂安全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发展。

3 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3.1 主动转变电力安全管理理念

火电厂在开展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时,应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将风险管理的效率优势凸显出来。 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缺乏重视,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其整体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 基于此,要充分提高火电厂安全管理水平,就应该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 从概念意义上的认识,到优势、劣势以及对火电厂生产发展的意义都应该充分了解。 其次,在落实风险管理措施时,还应该将风险管理同火电厂实际生产相结合,对风险管理的理念进行更新,实现与时俱进。 最后,相关管理人员要深化风险评价工作, 对风险问题进行细致了解,而对于一些错误的风险管理手段要及时改进,以免进一步激化风险问题的危害性,对火电厂发展和运行带来消极影响[3]。

3.2 积极构建风险管控数字化体系

相关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通过当前的信息技术进行针对性处理, 利用技术优势实现风险的有效管控,全面构建风险识别数字化体系,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火电厂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将这一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归类,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风险管控。另外, 这一数字化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连通优势,能够在横向、纵向两方面实现互联。 横向方面,能够及时联系到相关监督监管部门,纵向方面能够及时联系到政府安全生产网络体系,实现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的双重管控,为火电厂的安全生产打造出坚固的防护壁垒,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

3.3 保证风险管控的系统性、全面性

风险管控不仅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还涉及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 对此,火电厂负责人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对风险管控的系统性有全面认识,积极落实全员参与、全体负责的风险管控系统。同时,要将风险管理融入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所有环节能够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开展,突出管控的统一性和系统性。 其次,还要保证风险管控的全面性,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对于风险种类有全面认识,不同的风险问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实现风险管控的针对性处理,提高风险管控质量[4]。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风险管理融入于火电厂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对此,相关人员应引起重视,深入了解风险管控的具体步骤,并选择合适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予以应用、落实,保证风险管理能够同火电厂的工作实际相契合,达到预期的管控效果,促进火电厂的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危害性火电厂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危害性
河南丹江口库区滑坡危害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铜钱草危害性的研究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几点研究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及根源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火电厂节能分析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