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晚稻品种在浏阳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

2021-07-12 01:35情,王杰,谢敏,戴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沙市恒丰晚稻

黄 情,王 杰,谢 敏,戴 典

(1. 浏阳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浏阳 410300;2. 浏阳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湖南 浏阳 410300)

水稻生态适应性是指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品种应对环境变化或逆境的抵抗能力及稳产能力。现代水稻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对地理位置、温度、水分、光照以及土壤肥力等的适应性[1],这对水稻品种的推广、区域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种性安全是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影响农民增产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3]。为了解湖南省大面积推广的晚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2019年在浏阳市沙市镇(丘陵区)和大围山镇(山区)进行了晚稻品种生态适应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于2019年在浏阳市沙市镇团农村(丘陵区)和大围山镇北麓园村(山区)2个不同生态类型地点同时开展晚稻品种生态适应性试验,前作为早稻。供试品种为由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统一安排的55个晚稻品种,分别为农丰优909、金优88、湘优269、早优粤农丝苗、泰丰优736、玖两优259、锦两优华占、桃优205、裕优852、吉田优华占、卓优华占、沪优2号、玖两优305、深优5105、五优5013、仁5优1号、H优7601、早丰优33、玉晶91、丰优9号、安丰优5466、玖两优3号、荣优18、惠两优7408、深优5620、玉针香、泰优粤占、中青优2号、岳优3700、银两优丝苗、五优821、丰两优晚三、深优9577、吉优258、吉优225、荃早优丝苗、润优华占、五丰优T025、五优61、安丰优6101、惠两优998、天优998、五丰优5466、科优8440、隆优534、玖两优47、中优218、深优9586、恒丰优1179、泰优98、隆优4945、五优308、五优103、泰两优华占、德两优华占,依次编号为WJGA01~WJGA55。以深优9586作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方法

每个品种种植面积200 m2,按照编号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同时每个品种在试验点周围成片种植667~1 333 m2,所有品种采用“五统一管理”,同期播种、抛秧、施肥,生产栽培同当地大田管理一致;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市级病虫情报防治统一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对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南方黑条矮缩病不进行药剂防治,单项田间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内完成。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调查项目包括全生育期,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构成要素和倒伏情况以及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情况。

在水稻生长关键期特别是收割前,由浏阳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粮油部组织种子、粮油、植保、土肥、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对参试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现场鉴定,按品种序号填写附表,对存在种性缺陷的品种出具专家书面意见。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晚稻品种的生育期

由表1显示,沙市镇团农村点各品种生育期在113~121 d,其中生育期为121 d的品种有深优5105、安丰优6101、中优218;由表2可知,大围山镇北麓园村各品种生育期在114~122 d,其中生育期为122 d的品种有沪优2号、深优5105、玉晶91、丰优9号、五优61、安丰优6101、天优998。浏阳地区一季晚稻生育期为118~125 d,根据试验结果,沙市镇团农村点有裕优852、沪优2号、玖两优305、深优5105、五优5013、仁5优1号、H优7601、早丰优33、玉晶91、安丰优5466、荣优18、惠两优7408、银两优丝苗、吉优258、吉优225、荃早优丝苗、润优华占、五丰优T025、五优61、安丰优6101、天优998、五丰优5466、隆优534、玖两优47、中优218、恒丰优1179、泰优98、五优308、五优103的生育期适宜浏阳地区;大围山镇北麓园村点有锦两优华占、桃优205、裕优852、吉田优华占、卓优华占、沪优2号、玖两优305、深优5105、五优5013、仁5优1号、H优7601、早丰优33、玉晶91、丰优9号、安丰优5466、玖两优3号、荣优18、惠两优7408、深优5620、玉针香、泰优粤占、中青优2号、银两优丝苗、五优821、深优9577、吉优258、吉优225、润优华占、五优61、安丰优6101、天优998、五丰优5466、科优8440、隆优534、玖两优47、中优218、恒丰优1179、泰优98、隆优4945、五优308、五优103、泰两优华占的生育期适宜浏阳地区。

2.2 各晚稻品种的有效穗

从表1可知,沙市镇团农村点农丰优909、玖两优305、仁5优1号、玖两优3号、泰优粤占、润优华占、五丰优5466等品种的有效穗数最多,分别为324、326、326、322、322、319穗/m2;隆 优534、中 优218等品种的有效穗数较少,分别为 230、214穗/m2。表2中,大围山镇北麓园村点农丰优909、锦两优华占、仁5优1号等品种的有效穗数较多,分别为317、321、325穗/m2,沪优2号、五优5013、荣优18 、 五优61、安丰优6101、科优8440、隆优534、中优218等品种有效穗数较少,分别是230、233、232、251、236、227、230、222穗/m2。有效穗数主要由前期分蘖数决定,水稻的有效穗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在240~370穗/m2较为适宜。

2.3 各晚稻品种的穗粒性状

2.3.1 穗粒数 沙市镇团农村点各品种中,玖两优259、吉田优华占、玖两优305、丰两优晚三、吉优258、隆优534、恒丰优1179、泰优98等品种每穗粒数较多,分别为190、165、175、169、175、176、166、165粒/穗;农丰优909、H优7601、玉晶91、丰优9号、玉针香等品种穗粒数较少, 分别119、118、94、112、114粒/穗;大围山镇北麓园村点各品种中,吉田优华占、丰两优晚三、吉优258、科优8440、隆优534、恒丰优1179等品种的穗粒数较多,分别为162、165、160、175、172、166粒/穗;农丰优909、H优7601、玉晶91、丰优9号、荣优18、玉针香等品种穗粒数较少,分别为115、118、94、112、114、110粒/穗。穗粒数一般在120~190粒/穗较为适宜。

2.3.2 结实率 沙市镇团农村点各品种中结实率低于75%的是湘优269、银两优丝苗、五优821、安丰优6101、科优8440、中优218;大围山镇北麓园村各品种中结实率低于75%的有泰丰优736、润优华占、安丰优6101、天优998、深优9586、泰优98,分别为72.6%、73.6%、72.2%、74.8%、71.9%、71.6%。

2.3.3 千粒重 从表1可知,各品种的千粒重有明显差异,沪优2号、玉晶91、中优218等品种的千粒重较重,分别为 31.9、32.5、30.0 g,玖两优259、吉田优华占、惠两优7408、德两优华占等品种的千粒重较轻,分别为22.8、20.8、22.9、19.5 g;从表2可知,沪优2号、玉晶91、中优218等品种的千粒重较重,分别为32.0、32.7、30.0 g;玖两优259、吉田优华占、德两优华占等品种的千粒重较轻,分别为22.8、20.9、19.5 g。

表1 2019年各晚稻品种在沙市镇团农村(丘陵区)的种植表现

表2 2019年各晚稻品种在大围山镇北麓园村(山区)的种植表现

2.4 各晚稻品种的产量

沙市镇团农村点各品种中,产量差异明显,其中早优粤农丝苗、裕优852、卓优华占、仁5优1号、玖两优3号、丰两优晚三、吉优258、惠两优998、科优8440、恒丰优1179、五优103等品种的产量均在600 kg/667m2,湘优269、荣优18、玉针香、五优821、五优61、安丰优6101、天优998、中优218、德两优华占等品种的产量均在500 kg/667m2以下。大围山镇北麓园村点各品种中,裕优852、卓优华占、仁5优1号、恒丰优1179、五优103等品种的产量均在600 kg/667m2,金优88、泰丰优736、玖两优259、五优5013、玖两优3号、荣优18、玉针香、泰优粤占、五优821、深优9577、润优华占、五丰优T025、五优61、安丰优6101、天优998、中优218、泰优98、隆优4945、五优308、德两优华占等品种的产量均在500 kg/667m2以下。

2.5 各晚稻品种的倒伏情况

除沙市镇种植的锦两优华占有轻微倒伏现象外,其他品种均未发生倒伏。

2.6 各晚稻品种的病害发生情况

在沙市丘陵环境中,55个品种均未发生稻瘟病与白叶枯病;深优9577、五优308发生轻度稻曲病,其余品种未发生;金优88、湘优269、吉田优华占、深优5105、安丰优5466、深优5620、五丰优T025、安丰优6101、天优998、隆优534发生轻度南方黑条矮缩病,其余品种未发生;发生轻度纹枯病的品种有农丰优909、桃优205、五优5013、早丰优33、玉晶91、荣优18、惠两优7408、深优5620、玉针香、五优821、深优9577、吉优225、荃早优丝苗、五优61、天优998、五优308,其余品种未发生。

在大围山山区环境中,55个品种均未发生稻瘟病与白叶枯病;稻曲病轻发生的品种有惠两优7408、深优5620、岳优3700、银两优丝苗、丰两优晚三、五优61、五丰优5466、科优8440、隆优534,稻曲病偏重发生的有五优821;南方黑条矮缩病偏重发生的品种有金优88、泰丰优736、润优华占、中优218、隆优4945,中度发生的品种有H优7601、早丰优33、玉晶91、荣优18、丰两优晚三、五丰优T025、五优61,未发生的品种有玖两优259、裕优852、卓优华占、仁5优1号、玖两优3号、玉针香、泰优粤占、惠两优998、科优8440、恒丰优1179、五优103、泰两优华占,其余为轻度发生;纹枯病轻度发生的品种有金优88、湘优269、玖两优259、玖两优305、深优5105、五优5013、玉晶91、丰优9号、安丰优5466、荣优18、惠两优7408、深优5620、玉针香、泰优粤占、五优821、安丰优6101、惠两优998、天优998、五丰优5466、科优8440、玖两优47、深优9586、隆优4945、泰两优华占、德两优华占,纹枯病中度发生的品种有农丰优909、泰丰优736、桃优205、玖两优3号、五优61、五优308。

2.7 其他缺陷

在沙市丘陵环境中,湘优269发生轻度钻心虫;锦两优华占发生轻度稻飞虱;中青优2号含杂;德两优华占整体表现差。

在大围山山区环境中,科优8440、隆优534、玖两优47、中优218、深优9586(CK)中额5个品种开幕粘虫严重;玖两优259、润优华占、银两优丝苗、德两优华占这4个品种含杂;深优5105、H优7601、惠两优7408、丰两优晚三这4个品种株型披散,玉针香、泰优粤占、银两优丝苗这3个品种有颖花退化现象;玉晶91分蘖能力差;卓优华占株型较高,有倒伏风险;玖两优305、深优5105、H优7601这3个品种株型偏矮;德两优华占早衰且生育期偏短。

3 小结与讨论

3.1 不同生态环境对晚稻生育期的影响

55个品种在两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生育期均在122 d以内,整体而言,同一晚稻品种在沙市镇(丘陵区)比在大围山镇(山区)种植的生育期短1~4 d。

3.2 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抗性表现

所有品种在种植期间,全部未发生稻瘟病与白叶枯病,沙市镇(丘陵区)个别品种发生了较轻的南方黑条矮缩病,大围山镇(山区)有金优88、泰丰优736、润优华占、中优218、隆优4945这5个品种发生了较严重的南方黑条矮缩病,五优821发生了较严重的稻曲病。除沙市镇种植的锦两优华占有轻微倒伏现象外,其他均未发生倒伏,这与今年秋季高温少雨天气有直接关系。

3.3 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产量分析

55个品种在沙市团农村和大围山镇北麓园村的产量表现有所不同,大部分品种有效穗数差异不大,但泰丰优736、玖两优305、早丰优33、玖两优3号、荣优18、润优华占、隆优4945等品种的有效穗数差异较大,对比两地同一品种的穗粒数,只有玖两优259、玖两优305、润优华占这3个品种存在较大差异,除了锦两优华占,其他品种的千粒重差异不明显。整体而言,这55个品种中,裕优852、卓优华占、仁5优1号、H优7601、丰优9号、银两优丝苗、隆优534、恒丰优1179等品种在两地种植后的产量差异不大,而五优103在沙市和大围山的产量差异虽然较大,但分别达到了616.78和662.27 kg/667m2;裕优852、卓优华占、仁5优1号、恒丰优1179、这4个品种在沙市(丘陵区)和大围山(山区)种植后产量都在600 kg/667m2以上且差异不大,H优7601、丰优9号、银两优丝苗、隆优534在两地的产量分别在520~544 kg/667m2。

3.4 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的晚稻品种

综合各品种的田间表现,认为裕优852、卓优华占、仁5优1号、恒丰优1179、五优103、H优7601、丰优9号、银两优丝苗、隆优534这9个品种在沙市镇(丘陵区)和大围山镇(山区)种植后,产量较高且稳定,但H优7601、丰优9号、银两优丝苗、隆优534这4个品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整体抗病性不强。而裕优852、卓优华占、仁5优1号、恒丰优1179、五优103在产量、抗病抗倒伏等方面,均表现较好,建议在浏阳地区进行推广种植;而泰丰优736、荣优18、五优821、润优华占、五优61、中优218、德两优华占不仅产量低,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整体表现较差,不宜在浏阳地区推广种植,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沙市恒丰晚稻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晚稻帖(外一首)
庆祝建党100周年
党的100年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广州乘车海南路上
无人机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