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双效迷向散发器防控南疆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效果初探

2021-07-13 02:27罗树凯梁虎军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食心虫苹果园化学防治

罗树凯,梁虎军,刘 容,陈 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阿拉尔 843300)

0 引言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50 年代就被我国列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至今仍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1];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又名东方果蠹蛾、桃折梢虫等,是一种世界性的蛀果害虫[2,3]。二者主要以幼虫蛀食为害苹果、梨、沙果、桃、杏、李、枇杷和海棠等的果实,使果品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时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造成严重经济损失[4]。

苹果和梨是新疆阿拉尔地区主要的林果种类,其主要害虫为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应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当前绿色防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备受人们重视。本试验于2019年在阿拉尔苹果园和香梨园应用混合双效迷向散发器(一种新型绿色生防产品,通过释放高浓度信息素干扰昆虫交配,快速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对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进行持续迷向防治观测,旨在明确混合双效迷向散发器对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无害化防治和性信息素防治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新疆塔里木河中上游流域的阿拉尔地区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试验地点为第一师十二团14 连苹果园,树龄22 年,株行距为4m×6m;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香梨园,树龄25 年,株行距为4m×5m。果园管理正常。

1.2 试验材料

混合双效迷向散发器是内含高浓度缓释性信息素的两端封闭的透明塑料管,每根含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性外激素(270±20)mg,其中苹果蠹蛾信息素含量为20±1%,梨小食心虫信息素含量为33±1%;缓释载体长度(200±5)mm,外管径(2.3±0.2)mm,内管径(1.5±0.2)mm。监测用苹果蠹蛾性诱芯主成分为反,反-8,10-十二碳二烯-1-醇;梨小食心虫性诱芯主成分为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诱捕器类型为桶式诱捕器(以上全套材料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时间为2019年4月6日至9月10日。分别设2 个处理:(1)迷向示范区:苹果园面积约6hm2,香梨园面积约8hm2,4月6日在每棵树距离地面1.7m左右的外围树枝上悬挂2根混合双效迷向散发器,7月5日更换一次。(2)常规化防对照区:在距离迷向示范区250m以外的区域,且布局在上风口,面积约2hm2。

在每个处理区各选择0.3hm2相对靠内、方正的果园,悬挂苹果蠹蛾及梨小食心虫性诱捕器各10个,诱芯每月更换一次。各处理区农事管理措施一致。

1.4 防效调查

1.4.1 迷向效果调查

4月10日至9月10日每5d观察一次,记录对应的每一诱捕器所诱到的苹果蠹蛾及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头数。

迷向率(%)=(对照区诱杀虫量-迷向区诱杀虫量)÷对照园诱杀虫量×100[5]

1.4.2 蛀果率调查

幼果期(5月10日)及果实采收期(8月15日)分别对各处理区进行蛀果率调查,每处理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各选1 棵有代表性果树,调查整棵树果实及蛀梢情况。

1.4.3 化学农药使用情况

记录示范区和对照区全年防治病虫害农药使用情况。

1.5 数据统计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 进行数据统计和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合迷向防治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成虫诱集效果

2.1.1 苹果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诱集效果

如图1 所示可知,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在苹果园中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对照区全年共诱集苹果蠹蛾142.2 头/诱芯,迷向防治为37.2 头/诱芯,迷向率为73.84%。化学防治诱集到的苹果蠹蛾成虫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中旬,峰值出现在4月20日,平均诱集量为31.00 头/诱芯,迷向防治处理的苹果蠹蛾高峰期与之基本一致。

图1 苹果园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动态Figure 1 Population dynamics of Cydia pomonella L.and Grapholitha molesta in apple orchard

对照区全年共诱集梨小食心虫305.4 头/诱芯,迷向防治为68.8 头/诱芯,迷向率为77.47%。梨小食心虫越冬成虫诱集数量最多,化学防治出现3 个诱蛾高峰,最高峰值出现在4 月10 日,平均诱集量为48.80 头/诱芯;迷向防治仅在越冬代出现明显峰值,之后诱集的成虫量一直较低。

2.1.2 梨园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诱集效果调查

如图2 所示可知:化学防治诱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数量高于迷向防治。此外,梨园中虽然也可以诱集到苹果蠹蛾,但诱集数量明显低于梨小食心虫。对照区全年共诱集苹果蠹蛾93.2头/诱芯,迷向防治为7.05头/诱芯,迷向率为92.44%。与图1相比,在梨园中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数量较多,苹果蠹蛾相对较少。化学防治诱集到的苹果蠹蛾峰值在6月9日,为8.60头/诱芯。

图2 梨园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动态Figure 2 Population dynamics of Cydia pomonella L.and Grapholitha molesta in pear orchard

对照区全年共诱集梨小食心虫891.6 头/诱芯,迷向防治为63.4 头/诱芯,迷向率为92.89%。化学防治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峰值出现在4月15日,为84.60头/诱芯。

2.2 混合迷向法防治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蛀果率调查

如表1所列可知,在苹果园和梨园中,迷向防治法可减少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在5月10 日为害初期时,作用效果开始显现;8 月15 日为害高峰时,混合迷向法防治两种害虫蛀果效果优势明显。

表1 混合迷向法防治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蛀果率调查结果Table 1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fruit boring rate of Cydia pomonella L.and Grapholitha molesta by mixed isotropic method

3 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所用混合双效迷向散发器对苹果蠹蛾及梨小食心虫均有一定的迷向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90d,在4月初和7月初各悬挂1次,可有效干扰苹果蠹蛾及梨小食心虫成虫交配,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减少蛀果率,缓解防治压力。

使用迷向法防治,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但是迷向技术受湿度、风力、风向等诸多环境因素影响[6-8],且不能直接控制幼虫危害,因此,在使用迷向技术防治的同时,结合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控,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9]。

猜你喜欢
食心虫苹果园化学防治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秋季苹果园管理技术要点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食心虫真能吃人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