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框剪高层楼房精确转体定向拆除爆破

2021-07-15 05:37蒲文龙公文新刘启进赵子琪
工程爆破 2021年3期
关键词:楼体导爆管高压线

蒲文龙,刘 洋,公文新,刘启进,周 静,赵子琪

(1.黑龙江科技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22;2.哈尔滨恒冠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80;3.陕西中爆检测检验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000)

1 工程概况

1.1 周围环境

待拆除爆破的楼体(23层烂尾楼)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北马路13号。该大楼北侧距离北环辰能五金城67 m;西侧距离民用高压线6 m,距宝宇天邑澜湾小区门市房40 m;南侧距离高压线10 m,距离建筑工地35 m;东侧距离弃用的多层楼房6 m,距离北马路小学85 m;楼房50 m范围内无任何地下管网设施(见图1)。

图1 爆区周围环境Fig.1 Surroundings of the blasting area

1.2 建筑结构

待拆主楼四周为砖砌裙楼,该楼总建筑面积约33 350 m2,主楼长50 m、宽29 m、高87 m,共计24层,其中地上23层、地下1层。1层层高4.6 m,2层层高4.0 m,3~23层层高均为3.5 m(21层层高5.3 m),6排承重立柱由北向南分别编号为A轴~F轴,由西至东为1~6轴,1~2层圆柱直径为1.2 m,方柱每边长为1.0 m,3~10层方柱每边长为0.9 m,11~23层方柱每边长为0.7 m(见图2)。

图2 楼房框剪结构平面Fig.2 Building frame shear structure plane

剪力墙结构由2个电梯井、1个楼梯间、1个管道井及1个设备间所组成,位于楼中心东西两侧,相距3.5 m;6~23层东侧剪力墙结构中的设备间变为电梯井。剪力墙结构面积为9.5 m×6.9 m,墙内藏有暗柱,1~4层剪力墙壁厚25 cm,5~23层剪力墙壁厚20 cm,砖墙37 cm。

1.3 工程特点及难点

待拆除楼房西侧6 m处和南侧10 m处为道外区域几十万户供电的高压线,高压线高度约10 m,东侧6 m位置为多层楼房,北侧67 m处为北环辰能五金城。该待爆工程最大的技术难点为:西侧、南侧高压线和东侧建筑物距离待爆楼体非常近,楼房倒塌范围非常有限,要求精准控制楼体倒塌方向,并防止塌散物砸坏临近高压线。

2 爆破方案及切口设计

2.1 爆破方案

基于精细爆破的理念和建筑物失稳倾倒的基本力学原理[1-3],根据爆体结构、周围环境和安全要求,提出北偏东“精确转角”定向倾倒和原地坍塌相结合的倒塌模式,采用高位切口三段切割精确控制楼体转角约为北偏东15°。楼房拆除的基本思想:三段切割五段延时,边倾倒边下坐,即达到阻尼下坐缓冲落地。

2.2 切口设计

1)切口位置。根据待拆楼房高度和北侧允许倒塌范围,确定11~12层为上切口位置,定向倾倒楼层部分的高宽比为1.63;根据待拆楼房地下一层的空间容量条件,确定3~6层和1~2层为中下切口,确保防止塌散物对临近高压线和建筑物的冲击破坏。

2)切口高度。倒塌方向的切口高度Hp通常不小于墙厚δ的2.5~3倍,即Hp≥(2.5~3)δ。根据实际,确定第1切口高度(11~12层)为4.6 m;切口角度为9.01°;第2切口高度(3~6层)为11.2 m;第3切口高度(1~2层)为3.0 m(见图3)。

图3 楼体爆破切口Fig.3 Blasting cut of the building body

hp≥k(Bmax+Hmin)

(1)

式中:k为经验系数,1.5~2.0;Bmax为立柱截面的最大边长,取1.0 m;Hmin为临界破坏高度,按照大柔度杆考虑,Hmin=12.5d,d为立柱的竖向主筋直径,本大楼立柱配筋直径为d=0.025 m(螺纹钢),即Hmin=0.315 m。

经计算得:hp=1.97~2.63 m。

根据实际,确定1~2层立柱的爆高为3.0 m;3~6层立柱的爆高为2.8 m;11~12层立柱爆高分别为:2.3、1.28、0.64 m。

4)楼房倾倒可靠性验算。爆破切口内的立柱失稳闭合后,楼房的重心必须偏移至楼体以外才能保证其倾倒可靠性[7](见图4),由图获得计算式:

图4 楼房倾倒可靠性分析Fig.4 Building dump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2)

(3)

式中:LX为切口闭合楼房重心偏移楼体外边缘距离;Hp为爆破切口的闭合高度,2 m;β为爆破切口闭合角,3.945°;B为大楼倒向宽度,29 m;ZC为大楼的重心高度,43.5 m。

将有关参数代入式(2)得重心偏移至楼体以外的距离为:LX=16.79 m,满足楼房倾倒要求。

在北京,大量建设项目没有考虑对水的滞留,缺少滞水、蓄水设施。 例如北京 2012 年“7·21”暴雨,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本次暴雨接近历史极值,尽管受灾严重不完全是因城市硬化率高造成的,但如果能像日本东京那样大量建设储水池,应该能有效缓解灾情。按北京城区 400km2,“7·21”北京城区平均降水量200 mm计算,总降水量超过8 000万m3。如果在全市建设一万个储水池,每个储水池容积5 000 m3(占地下平面 1000m2,高 5 m),就能收集5 000万m3的水量,极大地减缓道路积水量,给市政管网排水争取时间。

2.3切口参数设计

运用精细爆破的理念,切口爆破参数采用精确设计[7-8]。根据爆破体的材质、几何形状和尺寸、结构类型、施工条件和对爆破效果的要求,采用差异化爆破设计方法;并通过现场试爆调整优化爆破参数。根据不同立柱尺寸及层位分别采用“十”字形、“中”字形和四方形水平孔,梁、柱结点布置向下倾斜45°布孔,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立柱爆破参数Table 1 Blasting parameters of column

3 起爆网路及楼体转角计算

3.1 起爆网路

本次楼房拆除爆破采用导爆管簇联复式立体交叉起爆网路,形成以四通连接网路为主线,簇联网路为底层支线的闭合网路,每个药孔内装填2发导爆管雷管,每楼层的接力点用四通联为两条独立的导爆管网路,上下楼层之间的网路用6根导爆管贯通(见图5)。

图5 起爆网路Fig.5 Detonating network

采用半秒延时导爆管雷管,整个楼房拆除分为5段起爆,每段间隔时间为0.5 s,其中,11~12层楼3段起爆时间分别为0、0.5、1 s,3~6层楼第4段起爆延时为1.5 s,1~2层楼第5段起爆时间为2 s,起爆范围如表2所示。

表2 起爆范围Table 2 Detonation range

3.2 楼房转角偏移计算

根据经验公式,倒塌方向偏移角度应满足以下公式:

(4)

式中:L1、L2为承重立柱的距离;α为偏移角度。

第1响楼体重心偏移角度承重立柱间距离L1为8.4 m、L2为36 m,将L1、L2代入式(4)后,偏移角度α=13.13°。楼体重心向北倒塌至10、15、20 m处,分别向东偏移距离为2.3、3.5、4.7 m。

第2响楼体重心偏移角度承重立柱间距离L1为17.3 m、L2为36 m,将L1、L2代入式(4)后,偏移角度α=25.67°。楼体重心向北倒塌至10、15、20 m处,分别向东偏移距离为4.8、7.2、9.6 m。

第3响楼体重心偏移角度承重立柱间距离L1为8.4 m、L2为7.2 m,将L1、L2代入式(4)后,偏移角度α=49°。第3响后剩余3根立柱完全支撑不住楼体质量,对楼体力的作用微乎其微(见图6)。

图6 三响偏移角度Fig.6 Offset angle of three initiation

4 预处理及安全防护

4.1 预处理

为保证本楼房顺利倒塌,减少爆破工作量和炸药用量、减小爆破振动危害效应,利于主爆体的定向倾倒与解体,对能够预先拆除的部位实施预处理,具体预处理项目为:楼房外部西侧6楼以下裙楼。楼房内部1~2层的楼板、剪力墙、承重砖墙、楼梯及旋转楼梯;5~6层、11~12层的楼板、剪力墙、承重砖墙。爆破切口内的楼体西侧1~6层的主楼外部承重砖墙、立柱及圈梁;11~12层所有砖墙。

4.2 安全防护

1)阻尼式下落技术。采用三切口五段半秒延时起爆技术,控制一次最大起爆药量使楼房充分解体,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振动、塌落触地振动和爆破冲击波等有害效应。

2)爆破切口用4层草垫子2层金属网外挂1层建筑绿网防护,并在西侧和北侧保护目标设置防护围挡,防止飞石破坏临近高压线及建筑物。

3)为进一步减少楼体倒塌触地振动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在楼体倾倒范围铺设8 m高土堤,并在倒塌位置周围开挖减振沟。

4)充分利用地下室吸收大量的触地冲击能量,减少振动强度和影响范围,并尽可能把倒塌后的爆堆控制在地下室的空间内。

5 爆破效果

待爆楼房周边200 m范围内为警戒区域,从设计到实施起爆共历时25 d,施工钻孔2 178个、钻孔深度879.2 m,使用炸药300.6 kg、雷管4 356发。

通过无人机航拍结果可知,楼房从失稳到坍塌历时14.7 s,起爆后楼房整体向北偏东约15°倒塌,塌散范围约为23 m,北侧对面北环五金城、西侧和南侧仅6~10 m高压线、距离爆体6 m多层楼房均安全无恙,爆后解体充分利于爆渣清运,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效果(见图7)。在周围保护目标附近布设了6个振动监测点,测得振动速度最大值为1.31 cm/s,在《爆破安全规程》要求的安全阈值范围内。

图7 倒塌效果Fig.7 Collapse effect

猜你喜欢
楼体导爆管高压线
搭建我们的“幼儿园”
红砖厝装饰元素在近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楼体及嘉庚建筑为例
月亮站在高压线上充电
导爆管等效缩比模型过载特性研究
山上一群猴
直升机载毫米波雷达高压线防撞处理研究
框架结构楼梯的震害分析与设计对策
特殊压力条件下非电导爆管传爆速度的研究
塑料导爆管的研究与制备
导爆管雷管网络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