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声机》

2021-07-19 03:43
音乐爱好者 2021年5期
关键词:谢利尼诺夫拉赫玛

● 指挥家雅尼克(Yannick Nézet-Séguin)渐渐步入中生代行列,这期杂志中有他的长篇访谈,非常值得一读。如果要寻找同马勒关系密切的乐队,人们首先会想到维也纳爱乐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那么同拉赫玛尼诺夫关系密切的乐队呢?那恐怕就是费城交响乐团了。拉赫玛尼诺夫分别作为钢琴家和指挥家,同费城交响乐团灌录了自己作品的录音,这些都是拉赫玛尼诺夫作为演释者所留下的无可替代的资料。作为该乐队新一代的掌门人,雅尼克接续了费城交响乐团同拉赫玛尼诺夫的缘份。正如他所说,拉赫玛尼诺夫在世时,人们认为他的音乐过分守旧。可如今,人们关注的不再是这个问题,而是作曲家想通过音乐传递出的信息。同时对于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人们的误读也是由来已久。雅尼克最初接受的是钢琴家的训练,研究过拉赫玛尼诺夫本人的演奏录音后,他指出那种情感节制的表现,以及在需要时做出最为轻柔的弱音的演奏,同臃腫式的滥情效果毫无关系。

● 另一篇访谈的被访者,是英国钢琴家谢利。或许这位钢琴家从未成为大明星,但却可称得上是乐坛中的常青树。最初,谢利和其他很多青年钢琴家一样,对录音事业艰难地进行开拓。但相较许多后辈同行,他的幸运之处在于:一方面彼时唱片工业的繁荣还未结束,CD时代又刚刚开始,某些唱片公司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则是他遇到了能够赏识他的公司,录制了大量唱片。谢利从一开始就录了许多拉赫玛尼诺夫的独奏作品,后来更是灌录了协奏曲全集。目前,不少人对谢利的印象来自这位钢琴家灌录的一些十九世纪的冷门作品。他指出,灌录这些曲目是很有价值的,毕竟,我们如今所感知的“十九世纪的钢琴音乐”,其实只是有限地反映出了当时舞台上的面貌。

● “月度唱片”的位置属于齐默尔曼的新录音,他与赫鲁萨指挥的班贝格交响乐团合作灌录了马蒂努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齐默尔曼可以说是当代小提琴家中独特而又非常令人敬佩的一位。早年,他与穆特堪称德国小提琴界的金童玉女,但其受关注度却实在难以同穆特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齐默尔曼作为常青树的地位愈发明显。小提琴不同于钢琴,往往对演奏者身体机能的要求十分严苛,因此小提琴家离开自己的高峰期普遍比钢琴家更早。然而,齐默尔曼却成为了音乐圈中坚强形象的代表,他与BIS合作,陆续发行的新录音记录下了这位大师持续探索的轨迹。

● 再版录音推荐的内容涉猎多款套装唱片,弗朗索瓦的百代全集有专文介绍。目前,华纳整理了百代的录音遗产,陆续重发经典的手笔每每让人赞叹。弗朗索瓦的演奏常常被大家贴上个性强烈且近乎颓废的标签,反观当下越来越多根本站不住脚的个性演释不断涌现出来,人们或许更应该反思弗朗索瓦的艺术为何能够成为一代经典而流传至今。钢琴高超的演奏技艺竟掩藏在他的个性色彩之下,仔细聆听,确实足够让我们惊奇了。先前,百代曾将他的录音集结发行一次,这回华纳正式以全集规格推出,还收入了几张现场录音。

猜你喜欢
谢利尼诺夫拉赫玛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救赎与反抗
——论《绿皮书》中的他者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喧嚣与孤独的彼此救赎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