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1-07-19 22:54高和平叶伟马瓯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3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高和平 叶伟 马瓯瑞

摘要: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该文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目标,探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策略,探索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的方法途徑,为同类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TP3-4;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3-0108-02

1 背景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的基本遵循,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方针[1]。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共创效应,达到多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如何在课程中挖掘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最终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育人目标[2-3],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职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一年级的公共基础课,涉及内容全面,受众学生广泛,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条件。如何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各个部分的知识内容充分挖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案例将其融入课堂,将工匠精神、科学思维、创新创造、爱国爱家等品质素养融入课程,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等[4],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目标。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概况

计算机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成为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基本考量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基础课。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Word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技术、新兴计算机技术等内容,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操作方法,能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计算机的软硬件操作,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同时提高学生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组织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专业的职业操守、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毕业后以良好的专业素养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中。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面临着自身的教学困境。课程授课内容范围涵盖广泛,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并不是特别理想。根据调查走访,很多企业反映入职的毕业生计算机基础素养并不高,跟预期存在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重心放在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对公共基础课缺乏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较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授知识脱离实际工作,教学手段单一,造成课程效果不理想。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方法指导。

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内涵与目标

课程思政的本质核心是立德树人,它是“隐性思政教育”的外显体现,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孤岛”现象,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深入挖掘和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5],充分发挥课程的隐性育人价值,突出课程思政的艺术性,以身示范、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地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无形中提升思想素养[6]。

围绕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最终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统一。结合课程自身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内涵贯穿于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方案、课堂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将爱岗敬业、科技报国、科学思维、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等正能量精神如盐入水般植入学生心中。

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4.1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深入充分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将思政融入课程的关键。生搬硬套时事热点,脱离课程本身的课程思政不仅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反而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色优势,准确定位思政内容切入点。采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紧扣时代潮流、贴合课程专业内容的思政元素,才能引发教师和学生的共鸣,进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领域多,学生受众涉及专业广泛,因此可以从不同专业多维度设计思政内容。如在讲解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系统知识内容时,可以讲解计算机发展史上各类操作系统,同时引入中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学生最为熟悉的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对于其他操作系统以及国产操作系统知道甚少。通过介绍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发展历程,向学生传递历代中国科研人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国际局势变化,美国过各种方式限制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国产操作系统麒麟、鸿蒙的发展不仅打破技术垄断,而且保障了信息安全,为中国操作系统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课程中教师结合身边的新闻时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祖国国力的提升,激发爱国情怀,同时感受到未来的挑战与自身的责任担当,在无形中渗透思政教育效果。

4.2 结合多种教学方式

课程思政是一种旨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教育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如何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进行细化到不同的学科不同章节内容,要求教师去探索更多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从而达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通过情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第二课堂等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渗透敬业爱岗精神、爱国爱家情怀,提升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1)情境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围绕教师设计的主题,利用贴合工作生活的实际情景进行知识的探索。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提升技能的同时,无形中将正能量的品质内化于心。例如在PPT教学环节,设计公司发布新产品前的市场调研汇报场景,设定学生的角色是公司的一名员工,帮助公司制作推广新产品PPT演示文稿。通过在具体场景中的角色代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的同时提升了集体荣誉感。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行主题设计—素材制作—排版布局—文稿展示各个环节依次递进,完成场景任务。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提升了自信心,提前感知职业素养。

2)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励学生去自主探索、求证、发现。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程设计阶段将思政元素打散融入开放式的任务中,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过程中习得的知识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无形吸收隐性地思政元素。例如针对Excel数据透视表教学内容,教师课前下发针对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分析数据。在没有结果导向的前提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中,通过对基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消费情况调查问卷分析,让学生正面看待自己的消费情况,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3)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团、企业、社区等校内外团体,以主导的身份参与到实际的项目活动中,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学校组织成立学生社团,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团队进行多样化自主探索,从而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校外拓展阶段学校可以联系周边街道社区,教师带学生队伍分批次分主题对街道社区人员进行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现场教学。培训内容可以根据社区具体需求,从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排版、PPT制作、Excel数据处理、新兴技术宣传普及等方面选取。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参与到社区培训活动,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创造能力的发展,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不断提升。

4.3 提升教师思政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的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内容的提供者,更应该是课程艺术的设计者以及参与者。随着高校课程思政的推进,教师应將课程思政内化为教学自觉,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能力和教学技能,而且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政能力。

具备育人意识是教师在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只有教师具备了立德树人的育人意识,才能系统性、计划性地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会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专业技能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教师要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培训,实现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内容互相融会贯通。思政素养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核心要求。教师应加强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训,并养成思政元素的凝练与积累的习惯,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常态化。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受众,提炼思政元素,设计教学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感受课堂的魅力,引导学生实现价值精神的探寻。

4.4 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检验课程思政开展效果的重要手段。课程评价方式应与课程思政的总设计保持同向性,以促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可持续发展[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构建教学评价机制时应注重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的创新,打造多元化多维度评价机制,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在评价内容上兼顾全面和重点突出,考核内容突出对专业技能和学生品质素养的检验。有意识地在考核内容中考查学生爱岗敬业、科技报国、科学思维、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等品质素养。评价形式上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终结性考试,可以采用过程性分阶段考核方式,实现平时考核与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积极探索项目式作品考核、小组合作考核、以赛代考等多种方式,完成思政元素从融入转化提升的过程。

5 结束语

在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是注意课程思政成果巩固。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长期形式,因此课程思政过程中的较好的经验、优秀的方案、创新的设计要进头脑、进课堂、进教学、进大纲,实现成果累积和固化,为长期的思政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第二是要坚持自然无声的课程思政,在合适的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并且使用学生悦纳的语言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避免生搬硬套、刻意机械。

参考文献:

[1] 徐振剑.高校开展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113-117.

[2] 杨兴坤,王英.论三位一体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17):42-45.

[3] 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59-62.

[4] 孔德宇,孔若阳,张磊.课程思政在高校计算机通识课中的应用——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8):114-115.

[5] 黄俊,季燎原.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9):32-33.

[6] 罗云芳.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8):148-150.

[7] 王亚萍.《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改革的几点思考[J].智库时代,2020(10):146-147.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