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7-19 22:54唐爱龙黄秋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物联网校企合作

唐爱龙 黄秋勇

摘要:从物联网教育现状分析出发,探索培养物联网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有效模式。柳州工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养、理论课、实训课、实习等环节进行重构,形成物联网专业创新型、工程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工科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联网;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3-0143-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education, the effective mode of training excellent engineer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explored.By 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constructs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formul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eacher training, theory courses, practical courses, practice and other links to form a new innovative and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The reform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raining excellent engineers in engineering specialty.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he Internet of things;Personnel training;outstanding engineers;Teaching mode

1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要求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1]。卓越计划2.0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要求新定位和全面提升。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根据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数据,在未来几年,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将会在20万以上。而全国每年物联网毕业生不足10万,明显供不应求。然而,一方面人才紧缺,一方面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却感叹:物联网工程师真的紧缺,大学毕业生根本没办法直接上岗,招聘进来的物联网专业毕业生还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2]。物联网专业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工程师人才?这是高校物联网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物联网教育现状出发,以柳州工学院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模式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物联网卓越工程师的方法。

2物联网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的物联网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着层次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同时,课程设置陈旧,设施跟不上,岗位需要的专业應用技术相对不足,毕业后无法马上胜任企业项目相关工作[3]。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教学方式上,目前高校教师主要是采用理论课一本教材讲到底、实验课老师演示操作,学生跟着练习的教学模式。期末考核以试卷的形式为主,学生背几个概念,背几个程序命令就能通过。这样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以至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打瞌睡玩手机,期末狂背书背题目应付考试,大学变成了应试式教育、功利化学习[4]。

(2)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需求。物联网是一个较新的专业,目前高校还没有专业的物联网教师,主要是计算机或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教师授课,教师对物联网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选择的教材和授课内容就没有办法很好地贴合物联网专业的需求。很多高校也进行了校企合作办学,然而传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流于形式,只是单纯让企业的人来上一两门课程,很难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培养出卓越的物联网工程师,不仅仅在于理论学习和简单的实验验证,更需要具有实践及创新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5]。在卓越计划2.0背景下,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从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校企联合培养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工程师。

3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卓越工程师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采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6]。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能停留在引进硬件资源上,更要发挥双方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商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硬件资源和教学软件资源共建,共同授课,共同编写教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深化校企合作。

(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在以国家质量标准为基础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加。要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来重构课程体系,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加大对通识实践课、应用实践课的比例,适应产业与技术的发展,努力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只有如此,培养的人才才能充分与产业行业现实需求相吻合。

(2)共建资源,共编教材

目前市場上的教材都是偏理论的多,为了更好地贴合工程师人才的培养需求,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建设教学硬件和软件资源,共同编写教材和教辅资料,开发与行业实际项目相关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所学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建设优质课程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优质的资源保障;课程建设应该要体现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体现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体现产教融合的模式,建设面向新工科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物联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3)合作培养师资

目前物联网专业的师资都比较短缺,一方面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兼职授课,另一方面可以派遣教师到相关企业兼职顶岗,把课堂设在企业生产一线,实现互聘互助,合作培养教师队伍。

(4)改变授课场地和考核方式,共同指导实训与毕业设计

部分课程可到企业授课,让学生了解到实际应用场景和课程的核心知识,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具有“工程性”。考核方式也应充分吸收企业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重视实践过程,重视实践成果。

大四学生第七学期的大实训全部聘请企业工程师带领学生做实际的工程项目;学生也可以选择赴企业接受工程实践训练。毕业设计采用学校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的方式,课题选自工程实践,让学生真实地做面向社会的项目。

4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实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学生呈现知识主要是通过陈述讲解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教材基础知识。“一本书”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深度,也制约了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宽度。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相分离,学校教学与行业要求相分离,不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地方高校更应该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准确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解决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上要做出以下改变: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材的理论知识要对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在教学时应结合行业需求,把教材知识与行业知识相结合,把基础知识融合到实验实训当中,用基础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掌握理解理论知识。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理论学习基础之上的,不能为了实践经验而忽视理论学习,物联网工程师的培养也不能只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理论和实践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教师在授课前应该设置清晰的教学目标,用明确的行为方式陈述,这样可以提醒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什么,又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要求提供测评标准[7]。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放弃传统满堂灌,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通过讲授、提问、答疑、实验、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8]。

(3)实行项目式教学与“课赛结合”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也是与培养学术型人才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实行项目式教学要以课程为基础,创设仿真或者真实的工程环境和条件。

实施“教学——竞赛——教学”的“课赛结合”教学模式,通过比赛促进教学,用比赛来验证教学成果。

5关注教师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物联网专业是新兴的专业,缺乏专业的教师,目前都是由电子信息或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课程,存在着工作量大,所授课程跟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问题,教师所教内容与自己所学或所研究的内容不相关,授课时就难以扩展知识,容易单纯照本宣科,所以教学管理部门安排教学任务时应尽量保证教师所学与所教统一,使教师的学术水平在教学中能充分呈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其次,开课数量太多会使教师由于消耗太多的精力而产生职业倦怠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让教师尽量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教学,教师才能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去充分考虑课堂设计,考虑如何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师个人也应该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相关联,围绕教学开展科研,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从部分教学内容中找到科研的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同时,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面。

6结语

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善于创新、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强的工程型人才,在此需求下,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柳州工学院物联网专业依托本地产业,进行“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改革,首先深化了校企合作,关注教师发展并优化教学模式。改革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职场竞争力。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为工科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Z].2019.4.19

[2] 物联网智库,《企校合作成为物联网人才输出新动力:物联网行业不缺人,缺的是人才!》[Z].2019.5.23.

[3] 郭文俊,杨泽民.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软件,2020,41(1):102-105.

[4] 洪志忠,别郭荣.学习素养视域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6):64-71.

[5] 姚行艳.“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下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思考[J].科技视界,2019(11):25-26.

[6] 尹天鹤,陈志荣.面向产教融合的数据工程类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94:98.

[7]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 高江勇.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发生——为何需要及何以实现互动式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1):84-90.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物联网校企合作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