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2021-07-19 08:09沈丽左洪庆
吉林蔬菜 2021年2期
关键词:棚室线虫药剂

沈丽 左洪庆

黄瓜又名胡瓜,是张骞出使西域是带回来的,后改为黄瓜。黄瓜已成为各地常见蔬菜之一,为了可以在冬季吃到新鲜美味的黄瓜,北方实行保护地栽培方法。但黄瓜种植和生产中受到各种病虫害侵扰,生产味道鲜美的黄瓜,关键要做好黄瓜病虫防治工作。

1 黄瓜霜霉病

黃瓜霜霉病是世界性分布病害。黄瓜保护地栽培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病害。霜霉病菌由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其潜育期短,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叶斑病。一旦条件适宜,病情发展飞快,导致叶片枯死。一般减产30%,严重减产过半,甚至全株枯死。

1.1 症状:整个黄瓜生育期,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茎等处。叶片发病生退绿斑,潮湿时生黑霉;成株发病,生水渍状淡绿或小黄斑,扩大变淡褐;病斑湿度大有黑色霉层。

1.2 发病条件:棚室内通风不及时,温湿度控制不适宜,致棚室内湿度过高,昼夜温差大,造成结露,叶片有水滴露珠,导致病害发生和流行。

在栽培管理上,由于栽培地低洼,植株栽植过密,导致通风不良,肥料施入不足或栽培时浇水过多,都易促使病害发生和蔓延。

1.3 防治方法:保护地栽培黄瓜应改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注重管理第一原则,适当结合药剂保护进行综合防治。

1.3.1 改善栽培管理。黄瓜种子要采用温汤浸种方法,应用55℃水烫种半小时,浸种后洗净捞出,放在28~30℃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当有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培育壮苗要采取大棚中加装小拱棚(或大棚电热温床)的方法进行育苗。适度保持黄瓜苗龄约45天,维持棚室温度20~25℃,保持夜温在16℃。当黄瓜株高达到15厘米左右,茎节短粗秧苗健壮,具有5~6片真叶,且有60%植株出现雌花时即可进行定植,此期苗子健壮抗性较强。

栽培管理上要注意加强棚室密闭管理,白天温度可以控制在28~30℃,夜温保持20℃。进入初花期注意放风管理,白天温度维持在25℃,但达到30℃时就要及时通风,夜温维持13~15℃,不低于10℃即可。结果期温度,晴天白天保持25~30℃,夜温14~15℃。

黄瓜在定植一周后及时浇灌缓苗水,当根瓜坐住后实行蹲苗管理,促进根系下扎发育。当根瓜长约15厘米,及时结束蹲苗,浇一次小水,根瓜采收后要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

根瓜及时采收后还要及时进行追肥管理,不能脱肥。中后期可以给植株叶面喷洒0.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促进植株良好生长,增加抗病能力。

生长前期要注意通风管理,随气温升高要加大通风量和延长放风时间并注意适当放夜风。霜霉病发生初期可采用高温灭菌方法处理2~3次,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控制霜霉病发生。

其它管理主要是要注意插架整枝和绑蔓,使龙头摆在南高北低的斜线上,在黄瓜植株达到25片叶时适当进行摘心处理。

1.3.2 药剂防治。霜霉病发生非常迅速,易于大流行,因此喷药防治需要及时及早进行。定植前对幼苗要集中先喷洒1次药剂予以防范,也称为带药移苗。定植后,可视历年发病情况,结合大棚环境条件,适当喷药。喷药间隔期和次数,应视天气和棚室环境决定。防病喷药时要做到细致周到,发病叶片双面都应喷到,要重点喷药保护好植株中上部的叶片。

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尔多液。

2 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各地栽培中都有发生。由于轮作困难和大棚迅速发展,此病在保护地黄瓜栽培中日趋严重,也是黄瓜栽培中的重要病害。

2.1 症状:生长期发病,以开花、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幼苗未出土即腐烂,或出土不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萎蔫下垂,茎基变褐溢缩,发生猝倒死亡。

多数病株开花结瓜期显症状,下部叶片发黄向上发展,病株生长缓慢。后期病株茎基表皮纵裂,节部及节间黄褐条斑,潮湿时,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茎和根部变黄褐腐烂,极易拔起。

2.2 发病条件:枯萎病菌在土壤中菌量稳定增长,连作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地温偏低以及耕作粗放,管理不善,整地不平等,对黄瓜根系发育不利,发病都较重。

黄瓜品种的抗性差别、棚室温度以及土壤酸碱度等都是诱发病害发生因素。

2.3 防治方法

2.3.1 嫁接防病。黄瓜枯萎病菌寄生专化性较强,一般对北方黄瓜侵染力较强。利用南瓜根系达到抗病以至免疫防治效果,应用嫁接方法是解决该病的重要技术手段。

2.3.2 选择应用抗病黄瓜品种,这是主要的技术方法。

2.3.3 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种植也是必要的栽培管理方法,一般要至少实行3~4年轮作期才会具有较好效果。栽培苗床应用2~3年后就应适当调换地方或改换新土进行育苗。

2.3.4 改善栽培管理。选用优质抗病黄瓜种子,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栽培地需要进行深翻整平,结瓜管理前要适当控制棚室内浇水。结瓜盛期可适当浇水,多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多采瓜,增加经济收益。后期植株管理上要进行控水,注意氮、磷、钾适当配施,不要偏施氮肥,追施的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

2.3.5 药物防治是一种辅助的预防措施。播种前应对发病重地块或苗床事前进行药剂处理,使用苯莱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敌克松等药剂,以1∶100比例配成药土,每亩药土1.25千克。

3 黄瓜白粉病

白粉病阴天易发。苗期以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发病愈早损失愈大。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干枯。

3.1 症状:发病初叶片的正反面生有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连片,布满白色霉层。灰白色病斑生小黑点。植株叶片变黄、发脆、干枯。一般从植株底部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白粉变为灰白色,造成植株叶片枯黄、卷缩,一般叶片不发生脱落。

3.2 发病条件:病原萌发适温为20~25℃,需要较高湿度。由于保护地易形成湿度较大和空气不流通条件,非常适宜发生白粉病。

如果棚室栽培管理粗放,施肥灌水不当,尤其使棚室内土壤偏施过多氮肥的地块,其植株徒长,利于发生病害。

3.3 防治方法:选择应用抗病黄瓜优质品种和加强棚室内栽培管理,结合药剂综合防治能较好地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生产上可以使用45%百菌清烟剂进行熏烟处理,每亩每次施用250克。

预防病害使用药剂:40%杜邦福星50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7%加瑞农600~80O倍液,一般可以7~10天喷洒1次,交替连喷3~4次即可达到防效。

4 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病危害黄瓜根部,造成较大幅度减产。

根结线虫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辣椒、番茄、茄子、菜豆、白萝卜、大白菜等多种蔬菜。

4.1 症状:危害根部,初期植株似缺肥状,植株矮小、结果较小,叶片黄化,果品质量较差;高温时植株发生萎蔫,早晚或经过浇水后可恢复正常状态。病情继续发展蔓延,直至植株發生枯死。

黄瓜侧根及须根有许多大小不等瘤状根结物,根部粗糙不规则。肿大根体内可见乳白或淡黄虫体。

4.2 发病条件:根结线虫大多分布在30厘米深土层内,以5~30厘米深度耕作层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最多。一般地势高燥、疏松透气、盐分低的土壤最适宜线虫存活。

4.3 防治方法:线虫土壤中可存活3年,轮作不易做到灭杀,必须从育苗时就注意进行防治。需采用大田无病土进行育苗。重病棚在夏季休闲时,可对棚内灌透水铺旧膜,棚室密闭20天,棚室土温升40℃以上,较好地杀死土中大多线虫。植株收获后及时将病棚植株全部深埋或予以烧毁,不使用发病植株残体做肥料,深埋病株消灭线虫。病地用过的农具等物品擦洗干净,防止传播病菌。

药剂防治。播种或移栽前,采用低毒高效环保农药10%福气多颗粒剂,每亩用1.5~2千克,开沟20厘米施入混土定植,可有效防止线虫侵入,或杀死线虫,持效期长久。定植后用阿维菌素或毒死蜱灌根。每株灌0.5升,连灌2~3次可控制危害。

参考文献

[1] 鲍玉玺,梁夫华,王立开,贾学娥,傅杰.黄瓜保护地栽培中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18(02):10.

[2] 樊红婧.保护地黄瓜病害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01):28.  [3] 徐士铁,赵阳.科学合理安排蔬菜种植茬口创收增效[J].吉林蔬菜,2012(04):15.

[4] 张雪辉,唐蕊.邢台地区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调查[J].现代农村科技,2009(11):16.

[5] 许凤娟.冬暖式蔬菜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果菜,2013(10):15.

猜你喜欢
棚室线虫药剂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小虫子带来的长寿启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根结线虫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无题
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
“修复大神”维生素C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
高维寒带棚室食用菌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