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2021-07-20 05:56贺光辉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人行横道盲道井盖

贺光辉

(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北武汉 430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无障碍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无障碍环境建设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关注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构建“平等、友善、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20%。其中视力残疾126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4.86%;听力残疾205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

由此可见,日益增长的残障人士数量,对我国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视觉障碍者的出行特征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残疾人主要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研究表明,人和动物主要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因此,视力残疾对这一群体的生活影响是最大的。

在视觉障碍者中,盲人是行走最为困难的群体之一。盲人对城市道路和建筑设施的环境感知,主要通过手、盲杖和脚的触感,声音、气味仅为辅助作用。因此,连续设置的无障碍设施,对盲人的正常通行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视觉障碍者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弱视者和有光感者,除触觉、听觉、味觉外,他们还能辨识对比度较为强烈的颜色变化。因此,在无障碍设施的前进方向上,采用颜色明亮、对比度强烈的条纹,可以给弱视者的通行提供较大的便利。

红绿色盲人群对信号灯的颜色变化识别困难,其他方面与正常人无异。

2 我国城市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总的来看,无障碍设计规范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设计、管理人员对无障碍设施的细节关注度较低。同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相比,我国的无障碍设施整体依然较为落后。

下面笔者对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2.1 缘石坡道

城市道路缘石坡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①缘石坡道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存在较大高差;②坡道的宽度、形式、位置不够合理。

根据经验,这一问题在老城区较为突出,新城区出现的概率较小,主要是道路建设年代久远,设计、管理人员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对无障碍设施的规范性、合理性问题也日益关注,上述问题出现的概率只会越来越低,产生的影响也会日益减小乃至消除。

2.2 盲道

我国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中,盲道设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共性问题:

(1)人行道上的盲道经常被侵占。这种状况的产生一方面是人们的意识较淡薄,未能认识到盲道对残障人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管理养护不到位,相关部门未能及时清理、移除盲道上的障碍物。

(2)人行道上的盲道被电力、电信等井盖打断,地下通道中的盲道被水沟盖板打断。这种状况的产生,通常是设计过程中各专业未能及时沟通导致的。

(3)盲道在避让障碍物或交叉口处进行无谓的“蛇形”转折,给视力障碍者辨认方向造成负担,影响视障者通行安全。

(4)人行横道、社区出入口处无盲道,人行道两侧的盲道系统未能有效连接,视障者无法安全、便捷地通过。

(5)行进盲道仅能提示前后方向,无法告诉盲人具体方位,易导致盲人难以辨别方向而走错道路的情况。提示盲道除了指示盲道的起点、终点和转折外,又要提示公交站、地铁、人行横道的入口,还要提示银行、商店、厕所等特殊设施的位置。提示盲道代表的信息过多,可能让使用者感到迷惑,无法准确获知周边环境信息。

(6)盲道的颜色比较杂乱,有的用黄色,有的用深灰色,有的用麻灰色,少部分用白色(不锈钢)。盲道过于杂乱的色彩,给弱视人群辨认盲道带来困难。

(7)公交站台设置在侧分带时,人行道和站台之间的盲道无有效连接。视障者无法安全、便捷地从人行横道穿过非机动车道(见图1)。

图1 人行道和公交站台无连接盲道

3 对以上问题的优化建议

3.1 对缘石坡道的优化

《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的高差宜为零;有高差时,高出车行道路面不超过10mm;优先选用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宽度应与人行道宽度相同。

《武汉市街道全要素设计导则》建议,慢行交通在道路交叉口、人行横道等存在高差变化区域,应设置坡道平顺过渡,坡口与车行道间的高差必须为零;缘石坡道的有效宽度应不小于人行横道(含自行车过街)宽度,条件允许时,优先采用全宽式单面坡形式。

因此,笔者建议城市道路缘石坡道均采用全宽式单面坡形式,坡道的有效通行宽度不小于人行横道(含自行车过街)宽度,坡口与车行道间高差为零,坡道坡度不大于1:20。

3.2 对盲道的优化

3.2.1 盲道被侵占和盲道“蛇形”转折问题

盲道被侵占的问题,应从宣传、管养方面入手,提高公众对残障者真实处境的认识,减少侵占盲道的行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辖区盲道的巡视和维护。

盲道需要转折时,转折路线应合理、顺畅,避免在短距离进行多次转折。

3.2.2 盲道被井盖、水沟盖板打断问题

盲道与井盖冲突时,可考虑采用特殊井盖替换一般井盖,特殊井盖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可正常铺设盲道砖,保证盲道连续不中断;下层使用特殊承重材料,以确保行人的安全。特殊井盖的承重能力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见图2)。

图2 双层电力井盖

盲道被水沟盖板打断时,可考虑在盖板上贴盲道条(贴)。盲道条(贴)的颜色、纹路、尺寸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3.2.3 人行横道、社区出入口盲道缺失问题

人行横道、社区出入口处无盲道,人行道两侧的盲道无法有效连接,视障者无法安全、便捷地通过。因此,建议对现有盲道进行优化。

(1)采用突起振动标线。根据《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突起振动标线的突起部分高出路面3~7mm,盲道的纹路凸出人行道路面4mm高。因此,人行横道、社区出入口处盲道可采用突起振动标线进行设置。突起振动标线应采用黄色,标线突起部分应高出路面4~5mm。

(2)采用盲道条(贴)。除采用突起振动标线设置盲道外,还可以在人行横道、社区出入口处设置盲道条(贴)。盲道条(贴)应为黄色或橙色;为减少雨天盲道条湿滑程度,应采用带防滑纹的盲道条(贴)(见图3)。

图3 人行横道盲道(车行道)

3.2.4 对现有盲道类型的优化

(1)增加方向指示盲道,即“盲道指北砖”。“盲道指北砖”可设置在行进盲道的起点、中点、终点及其他适当位置,间隔以20~30m为宜,用于指示北方向。盲人可通过踩踏“盲道指北砖”时的足感分辨北方向,正常人也可以通过“盲道指北砖”辨别方向(见图4)。

图4 “盲道指北砖”

(2)在银行、商店、厕所等重要设施附近增加盲道“信息指示砖”,同时配套设置盲文信息指示牌或语音提示装置。“信息指示砖”可采用两个十字交叉的横向条纹表示。

3.2.5 对盲道色彩的优化建议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盲道的颜色宜采用中黄色,宜与其所在人行道铺面的颜色形成对比,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因此,设计人员应遵照规范规定,根据人行道铺面颜色,选用中黄色或与黄色相近的深色系盲道砖,尽量避免选用灰色、白色(不锈钢)等浅色系盲道砖。

3.2.6 对人行道和公交站台之间盲道连接问题的建议

若公交站台设置在侧分带,人行道与公交站台之间设有非机动车道。设计人员应考虑对无障碍设施进行细化设计:在公交站台(靠近站牌处)和人行道设置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应相对设置且过路距离最短,坡道之间应设置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上应设置盲道。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人行道与公交站台之间的盲道,可通过人行横道盲道连接成“闭环”,方便视障群体安全、便捷地搭乘公共交通(见图5、图6)。

图5 公交站台、人行道缘石坡道

图6 公交站台、人行道之间的盲道

4 结语

要打造一个“平等、友善、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完善的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这要求城市建设各相关方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立法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把控:要逐步完善与无障碍设施有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无障碍设施完善、完好地发挥作用。在规划、设计阶段,应注重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实施阶段,应严格遵守规范、设计文件的要求施工,不能麻痹敷衍。邀请残疾人联合会和残障人士代表参与图纸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无障碍设施才能完好、完善、系统地发挥其应有作用,为残障人群安全、便捷地出行提供应有的保障。

猜你喜欢
人行横道盲道井盖
井盖上面智慧多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到底怎么“让”
盲道
小井盖学问大
人行横道线上行人和机动车通行路权分析
井盖上的艺术
盲道上的思考
世界各地创意人行横道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
盲道?停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