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师者的柔情,成就一场美丽的蜕变

2021-07-20 10:45王梦茜
教育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班主任同学老师

王梦茜

李迪,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正高级教师,全国知名实战派班主任,获得第六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省首届最美教师。主要作品有《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智慧应对班级棘手问题》等。

今年4月,郑州科技工业学校教师李迪获得第六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当主办方致辞时说到“今年开了先河,有了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李迪在台下不禁满眼泪花。她走上领奖台,难掩激动地说:“面对诸多优秀的普教老师,我总有深深的自卑。因为我是一名职业中专的老师,我从来没有培养出博士、硕士,我的学生能成为遵纪守法、拥有一技之长、能养家糊口的合格公民,我就心满意足了。职校的老师很难出成绩,职校的学生也很难因成绩被关注。”

1994年,李迪大学毕业,在一所初中教音乐。三年后,学校转型为职业中专,开设了幼儿教育专业。音乐、舞蹈由初中的副课,一跃成为该专业的主课。学校领导认为专业课老师担任班主任,有利于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李迪作为当时学校唯一一名音乐老师,便这样开启了她的班主任生涯。如今重温过往的带班回忆,李迪是一半感慨,一半欢喜,那些欢笑、那些气恼、那些温情的抚慰、那些和学生闹矛盾时的哭喊……通通都化作内心的滋养,温暖、照耀、充盈着她的人生,让她每次带班时都能毫不犹豫去“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讲起学生的故事,李迪就止不住话匣子。她的学生原先多是农村留守儿童,如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其中离异家庭的孩子也占了较大比例,学生家庭情况比较复杂,“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部长篇小说”。我们的对话便从2018级的两名学生开始。

冉冉入学初期,与同学乃至老师沟通时,总是恶语相向。后来李迪了解到,她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家庭。冉冉从小父母离异,妈妈远走他乡,爸爸在她上小学时去世,她跟着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还有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姑姑,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奶奶当环卫工人的微薄工资。“这个家庭的悲伤是你难以想象的。因为极度缺乏爱与安全感,冉冉将自己变成了一只小刺猬。”

另一个女生亚亚,每天一下课,就跑到同学们面前问:“我要去食堂了,你要不要我给你捎个东西?”她天天帮同学们买东西,因为每天买的东西太多,有时候买错了,还会受到同学的指责。后来亚亚的妈妈告诉李迪,亚亚的爸爸在她5岁时出车祸去世了,亚亚的爷爷奶奶总是和孩子说“看住你妈妈,别让她走了,走了就不要你了”,以致亚亚非常缺乏安全感,长此以往,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每当我看见亚亚在班里一个一个地问同学要捎什么东西时,我就特别心疼,她想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对班级是有用的。”

两个同样缺乏安全感的女孩,一个变成了小刺猬,一个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在李迪带过的学生中,有许许多多曾经受过伤需要疗愈的孩子。“你不能嫌弃他们,因为你不知道孩子的起点在哪里,也不知道他们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我能做的就是在陪伴他们的三年里,尽可能地多给予一些爱。孩子们有了进步,我为他们欢呼;进步不了,我依然接纳他们的现状,不去抱怨,耐心一点,等着他们慢慢成长。或许他们在学校的这三年进步得不明显,但只要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善意,那么至少走向社会后,他们会记得,在上学期间曾经被人温暖过,而不是被嫌弃过。”

李迪很喜欢一首诗,觉得道出了教育的真义——我爱你/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经跌得面目全非的路/而你却执意想要去/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诉你不能去/而是给你准备好最耐穿的鞋/备好雨伞/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第五条街道有小偷/去吧/回来家里有饭。“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职业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让孩子在试错的过程中得到成长,给予孩子抱持性的环境,告诉他‘你成功,我会为你高兴,你经历困境,我也能接住你,与你共渡难关。”

温暖、爱与疗愈

为了当好一名中职班主任,李迪从2008年开始一直学习心理学,并充分将所学运用于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中。她设计了一堂主题为“亲爱的同学,我来陪伴你”的班会课,一方面希望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希望对学生幼年时期形成的创伤有所疗愈。她将班里学生分为若干组,其中两人互为搭档(A和B),还邀请了部分家长参与活动。第一个环节,同学A戴着眼罩在教室里行走,组长或家长在周围保护。李迪的配音富有情感张力:“想象一下,这是我们一生要走的路。在黑暗里,你什么也看不见,你不知道前方的路是坎坷,还是平坦……在人生的长河里,我们的路,需要自己一步步走,沟沟坎坎也罢,大风大浪也好,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只能自己承受。”第二个环节,同学B上场,拉住同学A在人群中行走,让其感受被人保护着的安全感。李迪引导道:“想一想,在你成长的十几年中,都有哪些人拉过你,扶持过你?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这些人是谁?”第三个环节,所有人都戴着眼罩在人群里行走,一旦摸到谁的手,就狠狠甩开,让每个人体验被拒绝的感受。第四个环节,李迪让每个人都去拥抱碰到的那个人,说一声‘谢谢你,很高兴遇到你。第五個环节,每个人凭着感觉去寻找自己的搭档,找到后,相互牵手在人群中行走。在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环节里,学生及家长们都敞开了心扉。

班长珊儿站起来说:“我在一个人蒙着眼睛走路的时候,很孤独,很难受。我想到了我的身世,从小我的父母就离异了……”她的声音渐渐哽咽,在李迪的怀里哭了起来。小米站起来说:“当我蒙着眼睛走路,大家都推我时,我就想起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我总是被同学们欺负……”李迪过去抱她,又让她的搭档抱她,并告诉她:“没事了,你已经长大了,那些事情再也不会出现了……”当过去的伤痛被场景再现,同时感受温暖与拥抱,便是一种很好的疗愈。

淑静的妈妈站起来说:“活动中,我放开了女儿的手,没想到,我一放手,她就被人撞了一下,还被踩了脚,我特别心疼……”此时李迪道:“现在同学们来这里上学,你们的妈妈在远方,她们纵然不想放手,却不得不放手让你们自己闯荡。当你们遇到困难时,妈妈会一直默默守候着你,心疼着你。但是她们不能代替你……”教室里的孩子们,都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忍不住落泪。班会课持续了很久,晚自习早已结束,外面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李迪再三保证第二天可以继续分享后,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散场。

猜你喜欢
班主任同学老师
我的班主任①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们的班主任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