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动对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供给的影响及对策

2021-07-20 07:55张传娜张晓晖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吉林省

张传娜 张晓晖

摘 要 人口变动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从总量上看,吉林省人口数量持续减少;从结构上看,吉林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下降,老年人口占比持续增长;从各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数量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受众人口数量不会减少。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的重任,从吉林省人口预测结果可以预期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因此,需提前谋划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和规模,充分利用“互联网+”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问题,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的社会契合度。

关键词 人口变动;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供给;PADIS-INT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11-0017-05

人口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1]。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深受人口变动的影响。预测人口变动趋势,分析人口变动给高等职业教育供给带来的影响,对于改善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水平,保障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个体的受教育权,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意义深远。

一、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供给现状

分析教育供给现状通常从学校数量和规模、教师数量、办学基本条件、经费支持等方面着手。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数据来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

(一)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稳定,规模处于扩张阶段

截至2019年,吉林省共有26所高等职业院校。从规模来看,近5年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呈现增长趋势,见图1。可以预期,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的指导下,在高职扩招背景下,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基本条件持续改善

办学基本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其中硬件包括校区面积、教室、宿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等,软件则主要指师资力量。吉林省2015-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基本条件情况见表1。从表1来看,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基本条件,无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在持续改善。尤其是生师比,近两年已经接近2004年《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规定的普通综合类本科院校生师比的下限,表明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处于不断壮大中,有利于职业教育向内涵发展转移。

(三)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总体上看,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均经费收入呈现增加的趋势,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表明吉林省相关部门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但是,通过对比经费收入与经费支出可以发现,近5年中有3年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存在大量缺口,见图3,吉林省需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二、对2020-2030年吉林省人口规模及分布的预测

本文参照孙百才等(2018)[2]的研究,使用国家卫计委PADIS-INT人口预测系统对吉林省2020-2030年的人口情况进行预测。

(一)吉林省人口总量及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进行人口总量及年龄结构预测时,相关参数设置如下:

基础人口数据。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標准时点。普查登记吉林省总人口为2745万人,其中:男性1390万人,女性1355万人。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预测采用的是以5年为间隔的各地区分性别人口年龄分布数据。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2010年,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6.18岁。同期,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略长于全国平均水平。通常认为,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有利于延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基于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良好预期,可以认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持续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会逐渐变小。本文参照孙百才等(2018)的假设,认为到2030年,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8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2岁。

生育水平。东北地区人口具有生育率低的特征。当前,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极低生育率地区[3]。本文分两步确定2020-2030年吉林省的总和生育率:第一步,估计2011-2019年吉林省的总和生育率,以便确定吉林省总和生育率的大致水平;第二步,计算2011-2019年吉林省的总和生育率平均值,作为2020-2030年吉林省的总和生育率。通过估算,2011-2019年吉林省的总和生育率在0.4%~1.25%,平均值为1.01%。本文以1.01%作为2020-2030年吉林省的总和生育率。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2010年,吉林省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11∶100。假设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出生性别比例将逐渐下降,直至达到105∶100的自然出生性别比例水平。基于此,本文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确定为105∶100。

人口迁移。净迁移率参照戚伟等(2017)[4]的研究,吉林省每年的净迁移人口约为10万人。

设置好相关参数后,首先对2011-2019年吉林省人口规模进行了预测,预测的吉林省人口规模与统计年鉴中的偏差最大值为0.15%,表明预测结果较为准确,相关参数的可靠性较高。对2020-2030年吉林省人口规模预测情况见表2和表3。

(二)对吉林省人口总量及年龄结构预测结果的分析

从总体上看,2020-2030年吉林省人口规模将会继续缩小。预计到2030年,吉林省人口总数将为2471.96万,比2019年减少近222万人,减少比例超过8%。

从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吉林省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少子化的变动趋势,其中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根据预测,2020年吉林省61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约为21.70%,到2030年这一比重将达到35.14%,增加近14个百分点,与总体上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趋势基本一致[5]。在老龄少子化趋势作用下,吉林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呈现下降的趋势。根据预测,吉林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将从2020年的67.29%下降到2030年的57.12%,下降比例超过10个百分点。可以预测,未来吉林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三、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适龄人口预测分析

本文参照孙百才等(2018)对不同教育阶段人口的年龄划分,对吉林省各阶段教育适龄人口规模进行测算,见表3。其中:3~6岁为学前教育阶段,7~12岁为小学教育阶段,13~15岁为初中教育阶段,16~18岁为高中教育阶段,19~22岁为高等教育阶段。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还有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作用,尤其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的重任。基于此,本文将23~60岁确定为有继续教育和培训需求,属于高职扩招的范畴。

(一)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适龄人口规模相对稳定

从表3来看,2020-2030年吉林省19~22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相对稳定,均值为76.46万人。从变动趋势来看,2020-2029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处于下降阶段,预计到2029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与均值的偏差将达到3.71万人。但是,203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将会回升,达到77.97万人,基本回到2020年的水平。

(二)吉林省高中阶段适龄人口规模呈U型变动,总体上以增加为主

预计2020-2030年吉林省16~18岁高中阶段适龄人口规模呈U型变动,其中:2020-2026年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2026年达到底部;而2026-2030年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量将逐渐增加;2020-2030年吉林省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量变动总体以上升趋势为主,预计2030年将比2019年增加近10万人。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量是高等教育阶段招生规模的风向标。可以预计,未来吉林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还会有一个显著的上升期。

(三)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规模稳中略降,义务教育两个阶段学龄人口变动差异显著

虽然总体上预计2020-2030年吉林省0~14岁儿童的规模处于下降阶段,但分具体教育阶段来看,每个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规模呈现出的趋势又略有差别。3~6岁学前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规模总体上处于下降阶段,但下降趋势比较平稳;7~12岁小学阶段的学龄人口规模预计在2028年以前的变动趋势是下降,而在2029年和2030年陡然上升;而13~15岁初中阶段的学龄人口规模与小学阶段刚好相反,在2028年以前主要的变动趋势是上升,2029年和2030年陡然下降。

通过对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的分析,总体上可以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等职业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将维持现有水平或略有增加。

(四)高职扩招政策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张

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重任。2019年,在高职扩招背景下,吉林省教育厅联合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制定了《关于做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吉教联[2019]21号),指出要科学分配扩招计划,重点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

综上,基本可以确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将继续保持黄金发展态势,无论学校规模还是培养人才数量都将保持扩张状态。

四、吉林省人口变动对高等职业教育供给的影響

如前文分析,未来吉林省人口变动的主要趋势是:人口总量持续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下降,而老年人口占比持续增长;可以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受众人口数量不会减少。在这样的人口变动背景下,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供给面临如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应如何满足人口变动需求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老龄少子化问题逐渐加剧,都对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以质量提升弥补数量的减少。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校企合作水平不高、程度不深,以2019年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数据为例:有合作企业的专业占专业设置总数的比例为61.81%,还需提高;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占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非常低,仅为3.51%。这两方面因素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者高质高效满足企业需求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老龄化问题加剧,需要社会培养更多的护理、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但是,从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来看,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以2019年为例,仅8所院校开设了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的相关专业,在校生总人数为85人,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吉林省《关于做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吉教联[2019]21号)特别提出在学前教育、护理、家政、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2020年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相关专业招生人数达到382人,将近2019年的3倍,但是相比于庞大的老年人群,依然杯水车薪。

(二)高等职业教育面临较大的供给缺口

假设吉林省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流入流出数量基本一致,可以根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估计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从表4可以看出,2015-2019年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占吉林省18~60岁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从0.55%提高到0.72%。2019年以来,在高职扩招政策指导下,高等职业院校规模扩张更加迅速。假设2020年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占吉林省18~60岁人口总数的比例提高到0.85%,并假设该比例以后每年递增0.05%,据此预测吉林省2020-2030年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见表5。

以2019年在校生人数为基准进行预测,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供给的各项缺口见表6。

五、对策建议

一是科学预测未来人口变动趋势,提早谋划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和布局。对于教育供给而言,生源不足可能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而生源超过教育资源能够承载的最大值则可能带来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教育资源供给过度导致的浪费,还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导致的短缺,都会对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为此,相关部门需建立人口变动动态监测体系,科学预测未来人口变动趋势,并据此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供给规划,保障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效率的提升。

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资源供给模式,缓解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职业教育“互联网+”资源供给平台作为连接线上线下、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方式[6],能够极大缓解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尤其可以极大满足利用工作之余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社会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网上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反复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提高学习有效性。

三是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由政府办学向社会办学、职教集团办学转变,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的社会契合度。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职教集团办学之路是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落到实处的最有效措施[7]。吉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立足现状,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对相关养老服务型人才的需求,用劳动力素质能力提升应对而数量减少造成的不足。

参 考 文 献

[1]庄西真.职业教育应该密切关注人口普查的结果[J].职教论坛,2020(11):1.

[2]孙百才,蔡翼飞,高春雷,等.2016-2030年人口变动及城乡、区域分布对教育供给的影响研究[J].教育经济评论,2018(3):14-39.

[3]李雨潼,王正联.东北地区未来人口变动对区域内住房需求的影响分析[J].人口学刊,2020(6):49-57.

[4]戚伟,刘盛和,金凤君.东北三省人口流失的测算及演化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7(12):1795-1804.

[5]于明霞,邓宇.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47-52.

[6]贺书霞,冀涛.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模式选择与优化[J].河北职业教育,2020(6):5-12.

[7]马文革.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课程创新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20(6):22-24.

猜你喜欢
吉林省
奔跑的小浪花
蒲公英和毛毛虫
秸秆禁烧这些事 吉林人要知道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吉林省经济状况浅析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吉林省经济状况浅析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施行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ies in student sports
反腐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